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70章 高老师的教学课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70章 高老师的教学课

作者:冰川火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3:43:59 来源:小说旗

你可真是个出卖同志的阶级敌人!

高远咬牙切齿看着她,手骨节攥的咔咔响。

同学们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高远这段儿在中文系出了大名,前些日子,《中国青年报》刊发文章——《一名大学生编剧的成长之路》,文章详细描写了高远创作《瞧这一家子》的心路历程。

把他夸奖的天上有地上无,如同文曲星下凡。

报纸一登,在同学们中间引发轰动,整个中文系都跟着与有荣焉。

梁左在一旁起哄:“远子,这就是你的亲哥们儿?亲哥们儿好啊亲哥们儿妙,亲哥们儿捅刀子呱呱叫。”

恨得高远又想掐死他和她了。

陈贻焮一点生气的意思都没有,他也在笑,说道:“高老师,你这个观点倒是蛮独特的,字面的意思我能理解,所谓渣男,指的是一个对待感情不负责的男人。

你站起来说说,徐志摩怎么就渣男了?”

北大的治学就是如此开放,老师们允许你有不同观点,并且欢迎你发表自己的看法。

高远一看躲不过去了,站起身先端起茶缸子喝口高末,然后冲陈老师羞赧一笑,说道:“让先生见笑了,您既然点了学生的名儿,那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陈贻焮微微一笑,踱步下了讲台,一伸手,说道:“请吧。”

这是一节大课,加上其他系前来旁听的同学,300多口子人济济一堂。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高远脸上。

高远一点都不虚,清清嗓子后朗声说道:“不可否认,徐志摩的确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子,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精通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

但更不可否认的是,他就是一个抛弃发妻儿子,爱上有婚约的姑娘,甚至疯狂追求有夫之妇的浪荡公子哥。

张幼仪,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吧?”

叶君远笑着说:“徐志摩的前妻嘛,这我们还是知道的。”

高远冲他一笑,说道:“叶叔说得对,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前妻,一个端庄贤淑、恪守妇道的好女人。

张幼仪13岁那年就与年长他3岁的徐志摩订了婚。

1915年两人成亲,1918年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长子,然后呢?徐志摩丝毫不顾念为家庭操碎心的发妻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以追求学业为名远渡重洋,去英国留学了。

其实从两人结婚后徐志摩就对张幼仪横挑鼻子竖挑眼,他无时无刻都想着挣脱家庭责任,去追求他那所谓的自由与浪漫。

他成功了,但家中父母却不忍看着张幼仪独守空房,一封封信件寄往英国,给他施压,让他来信邀请张幼仪前去英国,与他一起生活。

老徐承受不了沉重的压力,在1920年冬给张幼仪写了信,请她去英国跟自己团聚。

张幼仪自然是欢喜的,乘风破浪好几天抵达了大洋彼岸,没成想迎接她的却是徐志摩对他愈发的冷漠和嫌弃。

徐志摩对张幼仪直言不讳,说她思想守旧、缺乏情趣,说没有爱情的婚姻让他窒息。

他几次三番要求和张幼仪离婚,哪怕张幼仪那时已经怀上了他的次子。

其实大家都知道啊,老徐之所以非要休妻,是因为他看上了年仅16岁的林徽因,正在拼了命地追求人家。”

“高老师,不好意思,我打断你一下。”黄蓓佳举起手说道。

“蓓佳你说。”

“我不太同意你这个观点,徐志摩和张幼仪组建的家庭属于封建包办婚姻的产物,徐志摩去英国留学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打破思想桎梏,渴望自由与浪漫的婚姻这没错吧?”

“这是没错的,但他错在哪儿呢?他错就错在你既然不喜欢人家张幼仪,人家去英国后你就应该跟她摊牌啊,你怎么还好意思腆个大脸跟人家上床呢?

哦,你老婆怀上你的孩子了,你又爱上了年轻貌美的林徽因,然后打着热烈向往纯粹、高尚的爱情,渴望与爱人在精神上高度契合的幌子把一纸离婚协议拍在孕妻面前。

大家伙儿说,这他妈是老爷们儿能干出来的事儿么?”说到激动处,高远带了脏字儿。

梁左显然是个非常优秀的捧哏,他点着头说道:“那肯定是个男人就干不出如此浑蛋的事情来。”

陈建功说道:“好在林徽因还是清醒的,她在跟徐志摩处了一段儿后,貌似看透了徐志摩的本性,拒绝了他热烈的追求后毅然回国,但是咱们这位老徐同志是个多情的种子啊,人家一扭头儿就爱上陆小曼了。”

女生大多是浪漫主义者。

小查还西子捧心朗诵了一段儿:“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没有说出的话走了。我回国了,伦敦使我痛苦……

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

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

高远笑道:“所以说,丫看似多情实则无情,瞧把人家姑娘给吓的,宁愿离开伦敦,也不愿跟他伦敦。”

男同学们哈哈大笑。

女同学们望着他:你说的是什么啊,我们听不懂呢。

陈贻焮笑着拍拍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他说道:“看来高远从人性的角度上对徐志摩的分析和解读令大家耳目一新,高远的观点是:徐志摩是个渣男。

我同意他的观点,并且在这堂课上我也可以加个佐证。

1924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相识于京城。

陆小曼是社交名媛,精通琴棋书画,且擅长交际。

她与徐志摩相识那会儿,已经与王赓结婚了。

徐志摩是受王赓之托陪伴陆小曼参加社交活动的,二人接触渐多,一起参加活动,探讨艺术,便互生情愫,最后结合在了一起。

但这也不能改变徐志摩是第三者插足,破坏别人家庭的无耻败类这个观点。”

他的话引起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时,下课铃打响了。

陈贻焮笑得像个弥勒佛似的说道:“今天貌似聊歪了,不过我相信大家还是有很大收获的,感谢高老师给我们做的分享。

好了,下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