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72章 我要当奶奶了?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72章 我要当奶奶了?

作者:冰川火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3:43:59 来源:小说旗

高远对陈建功几个说道:“我今晚不回寝室睡了,回家去准备准备。”

陈建功乐了,“你还真打算把我们几个当贵客招待啊?”

高远呲牙一笑,道:“也没打算整得太隆重,炒几个小菜,咱们包顿饺子呗。”

梁左笑着说:“包饺子好啊,这时节的韭菜很新鲜,包韭菜鸡蛋馅儿的呗。”

高远点头道:“没问题,我回去准备着,你们明天上午早点到,地址知道吧?”

“知道,学院路30号院10号楼2单元301。”梁左门儿清。

“得嘞,走了,明天见。”高远把布书包往车把上一挂,蹁腿上了车子,一路火花带闪电地朝南门骑行过去。

“这辆大28,早晚有一天得被高老师蹂躏散架喽。”看着高老师远去的背影,陈建功感叹道。

那几个货听了这幽默的话,都放声大笑起来。

“去图书馆吗?”葛兆光问道。

“嗯,去图书馆。”梁左回答。

即便明天是周末,即便他们中有好几个家就在京城,他们也不回家,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或者去未名湖畔读书。

他们以燃烧的激情,点燃了刻苦求学的新风尚。

不像某个人,上大学跟玩儿闹似的。

上课都得抽时间。

偏偏老师们还都特支持。

吕乃岩老师曾经在一节课上专门提到过这件事情,他说:“你们不要眼红高远同学,有能耐,你们也创作个让电影厂相中的剧本出来。

到时候,别说北影厂和八一厂这些在京机构了,上影、长影、峨影跟我们要人,我们也乐意放。”

好家伙,吕老师这话直接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作**。

他们绞尽脑汁地想故事、搞创作,班里几名同学还成立了编剧小组,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凑在一起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搞集体创作。

结果……

搞了个寂寞。

他们发现,故事不是那么好想的,剧本也不是那么好写的。

这玩意儿得有生活,要不然,硬写出来也空洞无物,别说打动电影制片厂的专业收稿编辑了,自个儿看了都觉得尴尬。

于是乎,一大批同学果断放弃了创作剧本的想法,转头去体验生活了。

他们体验生活的方式也很特别,周五晚上,要么去参加舞会,要么去看内参电影,快乐的不得了。

却说回到家的高远一进门就看见老妈在厨房里做饭。

他把布兜子放在沙发上,悄悄凑过去,刚想开口大喊一声……

张雪梅猛地回过头来,板着脸说道:“臭小子又来这套恶作剧,你想吓死我啊?”

高远抱着老妈的肩膀嘿嘿傻笑,“这不是许久没见到母亲了,十分想念,给您个惊喜嘛。”

“滚边儿去!你表达对老思念之情的方式就是把老母亲吓出心脏病来?你可真孝顺啊!”

“诶我明白了,您儿子之所以有强大的创作天赋,敢情根子在您这里呢,您这口才,绝了嘿,我竟无言反驳。”

老妈白他一眼,手上动作不停,运刀如飞,一根黄瓜很快被切成薄片,“少拿好听的甜乎你妈,我还不知道你,一说软乎话保准在外面惹了祸。

老实交代吧,你又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混账事,今儿回来寻求老妈的庇护了?”

高远翻个白眼儿,道:“在您眼里儿子就这么不着调吗?我都多大了,能干什么人神共愤的混账事啊。”

“跟年龄大小有个屁关系,你保不齐就……儿砸,你不会是跟哪个姑娘处对象,没控制住,把人家的肚子搞大了吧?”

张雪梅一脸惊恐,我要当奶奶了?

您这脑洞,我也是服了。

高远忙说道:“没有没有,您想哪儿去了,我这段时间都待在剧组里,要不就回学校上个课,这您都知道啊,我根本没时间处对象的。”

“你待在剧组里我才更不放心啊,文艺界漂亮姑娘多,乱花渐欲迷了你的狗眼,你小子又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主儿,那些个思想开放的小姑娘们冲你勾勾手指头,你热血一上头,说不定就……”

“没上头,我对灯发誓,绝对没上头。”

“没上?”

“没上!”

老妈你仿佛在开车啊。

张雪梅瞧着他,见他不像在撒谎,心下稍安,又问:“今儿怎么想起来回家了?”

高远从外套内兜里摸出信封来,主动上交,“您儿子有本事,又挣稿费了。”

张雪梅放下刀,转过身,结果信封打开,往里看了看,一沓大团结,惊喜道:“哟,这得有三四百块吧,你又写了个什么故事啊,挣这么多。”

“嗯,350块,不是跟您说起过么,受我爸启发,写了个老师的故事。我爸呢?”

张雪梅把信封又还给他,笑道:“马上就回来了吧,你爸下午有两节课要上。”

话音刚落,高跃民推开门走了进来。

“哟,咱家大编剧得空回来了啊。”他一进门就调侃高远。

高远走过去,从老爸手里接过人造革皮包,一笑,说:“再大的编剧在您面前也只有一个身份,就是您儿砸,您就别挤兑我了。”

高跃民哈哈大笑,一眼瞅见他左手抓着的信封,“又挣稿费了?”

高远把人造革往桌子上一放,坐下后说道:“就是那篇《李志远》,被北影厂文学部的江淮延老师推荐给《bJ文艺》杂志社了,刚才杂志社的张德凝编辑才从我手里拿走了稿子,顺便帮我把稿费带过来了。”

“那个中篇啊,写得不错,思想很深刻,也很有批判性,什么时候能出版?”

“这我还真没问,估计这个月差不多吧,我听说各家报社、杂志社都缺稿子,为了争抢作者资源,就差上演全武行了。”

高跃民笑了,“确实如此,我们学院文学专业的同学们但凡会写几句歪诗,就会遭到杂志社编辑们的围堵,编辑们争先恐后跟他们约稿。

自打开春儿以来,明显能感觉到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变化,文人墨客们不再像前些年那样畏畏缩缩,他们更敢说更敢写了。

前几天,我无意中翻到了一篇川蜀籍作家发表于《人民文学》的文章,叫《班主任》,看完以后感慨良多啊。

这篇小说深刻的批判性与揭露性,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知道了,刘心武的作品嘛。

后世被誉打响为“伤痕文学”的头一炮。

高远也看过这篇小说,对小说内容就不多讲了,敏感的描写太多了,容易404。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拉开了伤痕文学大行其道的序幕。

再过几个月,卢新华刊登于《文汇报》上的短篇小说《伤痕》,将会引发一场轰动全国的大讨论。

实话说,高远对所谓的“伤痕文学”是非常鄙视的。

他觉得,那些个以自身经历为底色,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揭露而揭露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肤浅!滑稽!无病呻吟!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两面性。

作为一名作家也好,剧作家也罢,你不能只站在阴暗面上去描写这个社会的风貌,去揭露人性的丑陋,那是对读者们,对观众们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高远说道。

高跃民看着他,似有所悟,道:“这就是你不去碰严肃文学的理由?”

高远点点头,坦诚道:“能让大家笑着看完一个故事,干嘛非要让大家哭呢?至于那些个深刻的思想,谁也没规定过喜剧片就不能有深刻的思想和内涵啊。”

“这话对。”

张雪梅从厨房里走出来,见这爷儿俩聊上了,还聊得兴高采烈的,翻个白眼儿说道:“不吃饭了呀?聊天就能聊饱的话,咱家可就省粮食了。”

高跃民哈哈大笑,扭头问她道:“今晚吃啥啊?”

“拌个黄瓜,炒个茄子。”

“又吃黄瓜啊,都连吃三天了,吃不腻啊?”

“那你想吃啥?”

“包点馄饨呗。”

“我看你像个馄饨!就这两样,爱吃不吃。”

老高一缩脖子,不吱声了。

高远乐的嘎嘎叫,老爸就这点好,只提合理化建议,但这建议被老妈认为不合理,他绝不和老妈争辩。

用他的话说,你母亲前些年跟着我受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从没发过一句牢骚,日子有点起色了,我让着她点不是应该的嘛。

张雪梅也抿嘴乐了,转身回厨房,片刻后,剁肉馅的声音就传了出来。

晚上吃的馄饨,猪肉大葱馅的,煮好后盛出来,往碗里扔一小把虾皮、一点紫菜碎,再撒上些香菜末,点两滴香油。

哎呀,就叫一地道!

“妈,咱家还有啥新鲜蔬菜吗?”高远舀了个馄饨送进嘴里,烫的嘶嘶哈哈的。

“干啥?你有朋友要来家做客啊?”张雪梅反问道。

“我们班几个同学,周天没事儿干,我邀请他们来家里吃顿饭。”

“哦,行啊,家里还有黄瓜、茄子、土豆、西红柿,你要觉得不够吃,明儿一早我去菜市场再买点回来。”

“您难得休息,我去吧,跟大家说好了,明儿包饺子吃,我去买点新鲜韭菜回来。”

张雪梅笑着说好,又说:“远子,妈调到海淀医院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