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47章 动心思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47章 动心思

作者:冰川火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3:43:59 来源:小说旗

“你这家伙,喊我爸老师,也喊我老师,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陈佩斯笑着走进来,这次没空手,拎了个点心匣子,往茶几上一放,坐下后又说道:“不是说了么,喊哥就成,干嘛那么见外啊。”

高远看看那点心匣子,乐了,“您咋还带东西过来了,这也太见外了。啥好吃的?”

“不是啥值钱的东西,京八件儿,我说我跟小高用不着那么客气,老太太不干,说这是礼数,让我过来谢谢你。”陈佩斯自个儿倒了杯凉白开灌进肚子里。

我就说嘛,你个旱地里的乌龟怎么突然就舒展了,敢情是遇到老太太这口池塘了。

高远也坐下来,打开点心匣子吃了块糕点,嗯,味儿不错。

所谓“京八件”,据说源自清朝宫廷。

有八种糕点组成,分别是福禄寿喜饼、太师饼、椒盐饼、枣泥糕和豆沙糕。

每一种点心都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美好的祝愿。

“谢我啥?谢我让您演了男主角吗?阿姨不清楚,您还不知道么,我可是一点忙都没帮上,您能获得出演这个角色的机会,全是因为导演的赏识。”

“话也不能这么说,有道是先有剧本后有电影,没你这个本子,我也就没这个机会。”

陈佩斯也拿起一块点心吃着。

吃完一块点心,他又拿起一块,问高远道:“兄弟这算是正式进组了?”

高远点头道:“算是吧,不过还得回学校一趟,跟老师们当面说明一下情况。我们系主任也说了,让我只要有时间就回去上课,主业不能耽搁。”

陈佩斯咧嘴一笑,道:“你要不说,我都忘了你还是个大学生了,你小子,思想太成熟了。”

“此话怎讲啊?”

“你没见北影厂的几个姑娘都贼着你呢么,看你那眼神儿,都跟饿狼看见羊似的。”

“二子哥别吓唬我啊,我这人胆子小,可不经吓。”

陈佩斯又一笑,继续吃点心,边吃边往外喷碎沫子:“我可不是吓唬你,不信你偷摸观察观察,就知道我有没有言过其实了。”

高远承认,自己这种面容清秀,文采飞扬的小狼狗对女孩子们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现如今这个年代中,文化人的地位非常受尊崇。

不信你看,北大校园里,出尽了风头的永远是文学和新闻两个专业的学生。

特别是文学专业的同学们,有几个人进校前就收获了偌大名声,是很有名气的作家和诗人,飞扬跋扈,走路都鼻孔朝天看。

新闻专业的每个人都像是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知名记者。

这两个专业才华横溢的同学们,尤其是男同学们,自然成为了女生们关注的焦点。

这也是时代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高远并不愿意太过引人注目。

倒不是说他不稀罕小姑娘,仅仅是因为,北影厂的姑娘们岁数都偏大了。

对,他稀罕小姑娘,不稀罕老姑娘。

那颗美人痣不在其列。

高远眼睁睁看着陈小二同志将剩余七块点心尽数塞进肚子里,他目瞪口呆。

“二子哥,合着你这跟空着手来也没啥区别啊。”高远心说,要论没脸没皮,这位敢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我这不是怕你放的时间长,放长毛了嘛。”陈佩斯拍拍手,满嘴理由。

“得,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感谢的话我也说了,先走一步,回见吧您内。”

他麻溜闪人了。

“唉……跟个胡同串子似的。”高远叹息着,将点心匣子折吧折吧丢进簸箕中,又抹了抹桌子,想着左右无事,看一眼挂钟,还不到一点钟。

他出门走到隔壁,跟王好为打了声招呼后下楼,骑上自行车奔学校。

王好为的助理追下楼,冲高远喊道:“高老师,王导让我嘱咐您,明天有演员过来试戏,请您务必到场。”

高远没停车,边骑边挥手,表示知道了。

他突然想到,要不要去北电转转?

看一下北电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很快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北电复校后,在20公里外的北农办学,黄亭子校区还没建成呢,跟北影厂还不是邻居。

从北影厂骑行到北电,把铁链子蹬出火星子来也得大半个小时,不值当啊不值当。

再说,北电去年恢复招生了吗?

高远不确定,貌似今年才正式恢复了招生。

去了,也只能看到前两届的工农兵大学生和团带班的学员。

75、76级都有哪些知名人物来着?

好像没几个,不值一看。

他蹬着自行车来到北大校园,锁好车子上楼走进教室后立刻引发轰动。

“高老师回来了啊。”

“高老师,文艺战线有意思吗?”

“高老师没有倒向资产阶级吧?”

同学们围着高远,七嘴八舌地问道。

继“苏牧是条狗”和“叶叔”之后,“高老师”迅速成为文学专业同学们口中的流行语。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高远哭笑不得,冲大家一抱拳说道:“亲爱的同学们,饶了我吧,求你们了,什么高老师、文艺战线、资产阶级,这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该深入探讨的话题吗?

就算咱学校包容开放,允许我们聊聊这些话题,但是你们把高老师、文艺战线和资产阶级结合起来说,这就有点儿过分了啊。

你们这是有多不相信高老师坚定的革命主义精神啊。”

大家:“哈哈哈哈……”

叶君远把高远摁在座位上,笑着问道:“怎么今儿有时间过来了?”

高远摸出烟来散了一圈,回答道:“费主任托人给我带话说,能不耽误课还是尽量不要耽误,我也是这么想的。剧组里暂时也没多少事情,有事儿了导演会让人提前跟我打招呼的,我这不就回来上课了么。

另外就是,我虽说正式进组了,但也没和老师们打招呼,这不合适,今天回来,也是想着去和费主任、老赵见个面,说一声。”

叶君远点头道:“你想得很周全啊,也是,咱们刚开始上课,缺课太多,功课落下再想补上就费劲了。”

査建英在旁边说道:“没关系,我把课堂笔记借给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随时问我就是了。”

高远冲她一竖大拇指,道:“仗义!”

査建英嘿嘿嘿。

其他同学:“咦……”

“哟,高老师回来了。”江南之教授走进来,笑着调侃高远道。

老头今年83了,仍然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高远忙站起身,走过去,搀着江南之教授的胳膊笑着说:“先生就别开我玩笑了,在您面前,我哪敢自称‘老师’啊,那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嘛。”

江南之呵呵一笑,目光温和注视着他,“你创作的剧本我看了,用幽默的语言作为外包装,以父子、父女间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精神内核是展现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很不错的一个本子。”

“先生过奖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先生批评指正。”高远谦逊的说道。

他对老先生也极为仰慕。

江南之先生在前几年受到了很大冲击,被迫带领全家远走晋西北。

半路中,儿子儿媳孙子不幸被抓,遭到毒打后先后离世。

临到了先生老两口都没见到孩子们最后一面,连尸首在哪儿也不知道,夫妇二人强忍着悲痛继续赶路,在风沙漫天的晋西北一待就是十一个年头。

亲人的离世,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老先生的意志,他依然一身傲骨,在昏暗的窑洞里着下无数不朽名篇。

高远听赵建福说起过老先生前些年的经历。

赵建福还说,南老被接回来的时候,整个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

老校长对他说,回来了,就好好将养一下身子,实在闲得无聊,就去教研室转一转。

老先生一口回绝,传帮带的工作你不说我也会去做,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得站在同学们面前,将来就算死,也要死在七尺讲台上。

听完赵建福的话后,高远感慨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说的就是南老啊。”

“我也正想跟你探讨这个问题呢,你这个剧本诙谐、幽默,也展现了大时代的风貌,但美中不足的是,格局还是有点小了。”老先生在高远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同学们全聚过来了,围在江南之教授身边,听他给高远上课。

高远蹲下来,满眼期待望着老先生。

江南之暗自点头,本就对高远喜爱至极的他,越发欣赏这个谦逊有礼的小伙子了。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只讲究独特性和真实性,创作者在编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展现它的深度和广度。”

江南之娓娓道来:“当然,我也不是说高远写的这个剧本没有深度和广度,他以小人物的视角去展现这个社会的风貌,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我所说的格局小,指的是语言的运用方面略显浮夸,有几个情节也不太真实。”

“先生,比如呢?”高远迫不及待地问道。

能得到老先生的亲自指点,这种机会可得珍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