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95章 《瞧这一家子》正式上映

《革命故事会》销量暴涨,这是在高远的预料之内的。

《太极宗师》上半部刊登之后,当期杂志的销售量就破了三十万册。

编辑部负责发行的同志忙得脚不沾地,督促着印刷厂连续加印了三次才勉强应付了市场需求。

两个月间,读者来信一口袋一口袋地被邮递员同志往杂志社里抬。

读者们的反馈意见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是:故事太精彩了,不仅打斗场面描写得激情澎湃,杨昱乾和陈少琪的爱情故事也让读者们十分向往。

第二条:杂志社太缺德了,这么精彩的故事,连载一半就断尾了,雪花一般的信件里就没有不骂娘的。

顾小白在跟姜若齐聊天:“主编,我就说吧,小高这部作品一定会引起轰动的。咱们杂志主要在长三角一带销售,您看看现在,连山东、河北、天津等地都有主动订阅的了。”

罗书全也笑着说:“京城东城区新华书店打来电话,问我们这一期要不要走他们的销售渠道,他们主动说要订阅册,以满足京城地区读者们的阅读需求。”

姜若齐志得意满,乐呵呵问道:“依你们看,这一期咱们发行多少本合适?”

发行部的负责人沉思片刻后说道:“至少40万册,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姜若齐笑笑,没接茬。

顾小白说道:“刘主任保守了,我认为,50万册都不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

刘主任也笑了笑,说:“小顾,也不是我思想保守,我也承认小高作家这边文章写得精彩,这不是因为咱们杂志前些年从没取得过如此好的成绩么,让我一下有点懵了。”

编辑部的诸位都哈哈大笑起来。

胖大姐感慨道:“是啊,小高同志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一本刊物的销售,造成了发行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更说明了小高同志的写作水平超出其他作者不止一成,这样的作者,我们可得维护好了和他的关系。”

“小赵这话说得没错,维护和高远同志关系这件事情,就交给小白了,你要常跟小高联系,别拘泥于写信、打电话这种方式来沟通,也常去京城探望一下他嘛。

带些沪上的土特产,让小高尝尝鲜,你要知道,感情是处出来的,不见面,不交流,这感情怎么处?

对了,你最近跟小高联系过没?他忙啥呢?”主编先殷殷嘱托了顾小白一番,接着话锋一转问他道。

顾小白神色黯然道:“倒是通过几次电话,起初我感觉他情绪不高,往往说不了两句话他就把电话挂断了。

后来我侧面向北影厂文学部的梁晓声同志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高远同志的授业恩师江南之先生突然去世了。

南老的离世,对高远的打击特别巨大。

晓声同志说,南老不仅在学业上对高远倾囊相授,私底下也像对待亲儿子一般关心他,爱护他。

这爷儿俩感情很深厚。

也为此,北影厂都把《瞧这一家子》的上映计划做了临时调整,厂领导担心,以高远现如今的状态,这时候上映他的作品会让他心里更难受的。

这是部喜剧片,不合适。

对了,今儿刚好是《瞧这一家子》正式上映的日子,要不,咱们一起去给高远的第一部影片捧个场啊。”

“那还等什么?买票去啊,我做主了,杂志社请大家看电影,咱们就去光明影院。”姜若齐拍了板。

也快到下班的点了,大家提前溜号,下楼奔光明影院。

路上,姜若齐又叮嘱了顾小白一句:“你一定要搞好和高远同志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他的新书,你要催得勤一些,不然我们下期杂志又缺内容了。

这好不容易看出点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希望,可不能半途而废了呀。”

顾小白点点头,郑重说道:“我明儿就买去京城的火车票,过去跟高远见个面。”

“带些东西,别空着手去。”

“好的。”

这年头,编辑跟作者联络感情,送些礼物,吃吃喝喝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唯独不能谈提高稿费。

因为稿费标准是国家制定的,超出标准范围,相当于违法。

《革命故事会》编辑部一班人等去看电影时,身在北大的高远此刻也被同学们包围了起来。

“丫作品拍摄的电影今儿上映了,丫好意思不请客么?”梁左大声吆喝道。

“王八蛋,你跟谁丫丫的,弄死你一个来回你信不信?”高远掐着这货的脖子。

“别闹别闹,高远儿,老梁这话说得没错啊,这是你的第一部影片啊,太值得纪念了,你很有必要请同学们陪你度过这个难忘的夜晚。”小查也跟着起哄道。

陈建功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别挣扎了,没用的,痛快从了吧。”

全班四十多号人,除了那些个各色的,不合群的,高傲的,看不惯小远子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还有三十多号人围在他身边,点头如捣蒜。

大家伙儿肯捧场,对高远来说打心眼里高兴。

他手一挥,说道:“请客就请客,不就是看场电影么,我还真就……不掏钱了!”

大家对他怒目而视。

高远笑着说:“北影厂有放映厅啊,哥哥姐姐们容我先打个电话安排一下,让厂里给腾出一间来,我想我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同学们轰然叫好,簇拥着他走出教室下了楼。

高远哭笑不得,我真没打算溜号的。

刚走到楼下,迎面遇见赵建福和乐黛云、王瑶、陈贻焮等几位老师。

见自己班的学生浩浩荡荡从二教杀出来,赵建福心里咯噔一下子,忙疾步走上前问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去?”

这年头,热血冲动的年轻大学生们头脑一热就上街游行的事情屡见不鲜。

老赵心说这又出什么幺蛾子了,怎么人聚得这么齐全?

陈建功笑着说道:“赵老师,高远那部《瞧这一家子》不是今天正式上映了么,咱们同学一商量,必须给他捧个场啊,这不就撺掇着高远请客,让他请我们到北影厂看电影去。”

赵建福这才放下心来,“诶,你们不说我都忘了,没错儿,小远子那部片子今天上映。远子,你只请同学们看啊,眼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授业恩师?”

乐黛云几个人也走过来,也不说话,只笑眯眯看着高远。

高远忙说道:“同去同去,我忘记谁也不敢忘记老师们啊,这不是想着老师们最近工作繁忙,马上又要期末考试了,过两天等您几位得空了再安排安排么。”

“算你小子会说话,既然碰上了,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儿吧,大家伙儿一起去,也热闹。”赵建福提议道。

乐黛云点头说:“赵老师说得没错,再有啊,让高老师安排两次得欠北影厂多大人情啊,你能拉下脸来求情我们都觉得不落忍,就今儿吧。”

好嘛,老同志们一个比一个理由多。

高远笑着答应下来。

于是,队伍中又多出了四个老师。

这支昂首挺胸的队伍引得同学们纷纷瞩目。

78级中文系一个年轻人张望过来,见陈建功也在人群中,一路小跑,低声问道:“建功哥,你们这是干嘛去啊?”

陈建功扫他一眼,笑道:“震云啊,我们去看电影,高老师的新片今天上映。”

“高老师?高远同学吗?”刘震云问道。

陈建功说是。

刘震云眯着小眼咝了一声,“高远同学我可太欣赏了,建功哥能不能帮我引荐一下啊?”

陈建功边走边说:“你瞧这个阵势现在合适吗?回头吧,回头我带你认识认识。”

刘震云带着点失望离开了。

高远在青年服务社给汪厂长打了个电话。

接到他电话的时候,汪阳正在接待几位重要来宾,在待客区沙发上坐着的,赫然是文化部长高跃华。

陪同他前来的还有个姓张的副部长,和方舒的父亲刘诗汉。

方舒的父亲为什么姓刘呢?

因为是化名。

汪阳听高远说,他想要请老师和同学们看电影,问厂长方不方便给安排一间放映厅?

他很开心,因为这部片子的拷贝卖得不错,迄今为止一共卖出去273个。

260一个,这一笔就是元到手了。

这部片子制作成本低,拢共拨了60万还没花完,这70多万一到账,那就是挣钱了。

并且汪阳心里很清楚,273并不是最终的数字,随着电影的上映,新一轮的采购狂潮即将到来。

这个年代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匮乏得令人发指,每上映一部电影都会迎来观影狂潮。

他爽快答应了高远的请求,说:“来吧,我这就让人把放映厅给你腾出来。”

挂断电话后,他笑着对高跃华说道:“巧了部长,高远打来电话说,要请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影,跟你正好撞了车。”

高跃华呵呵一笑,道:“我今天本不该过来麻烦汪老您,这不是实在买不到票了么,各家电影院把海报一张贴,全都爆满,我又心急,想着看看我那侄子写了个什么故事,就拽着老张和小刘一起叨扰您了。

既然高远也来了,那就一起吧,也别去小放映厅了,就去礼堂,大家一起看大荧幕,还是大荧幕看着过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