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 > 第464章 卫家婆媳心思

史溁提起府内请了好先生,满怀心思的卫母听了眼前就是一亮,她几乎是有些惊喜地开口了。

“早就听闻你费心给孩子们找了一个极好的先生,偏我没有你的能耐,只能有羡慕的份儿。

你既然说了,我也就厚脸皮攀上这么一回,不是我自卖自夸,我们若兰天生就聪慧。

读起书来也是不遑多让的,若是能让我们若兰拜到你府上那位先生的门下,我便是明日就去见了卫家的列祖列宗,我也没什么好羞愧的了。”

卫母因为卫伯的心思,对自己疼爱的孙子卫若兰心中生出愧疚久矣。

她日渐老去,深知自己庇护不了卫若兰这个孙儿多少年,早就背着卫伯暗地里给卫若兰寻将来能安身立命的出路了。

这次,卫伯因为自己的二儿子来不了,本来是不想带家中小辈来的,可是卫母拿着其余人家都带了家中后辈前去的情况,堵了卫伯的嘴。

让卫伯即便是不情愿,也将卫若兰带上,不过,理应跟在卫伯身后去见各家老爷的卫若兰,被卫伯寻了代父孝敬祖母的名头,给扔到了卫母身边。

没想到,竟能有这样一道缘法在这里等着,实在是令人惊喜。

卫母原听下人说了北静太妃要为新晋的忠闵伯家换院子,便心中一动,想着借此机会,能够卖北静郡王府和荣国府一个好。

却没想到她的这一举动,能为自己的孙儿谋了一个抱上大腿的前程,卫母心满意足。

卫伯之妻卫太太,听了卫若兰得了好处,便也想着为自己的儿子也争取一番,史溁答应了让卫若兰去上学,没道理同为卫家子孙的她的儿子不能去。

于是她便开口提起了让她儿子也来上学的事情,“母亲,老太太,若兰能去周先生那里上学自然是好的,只是有这样好的事情,可不能忘了咱们源儿。

他们两兄弟在家里一直都是什么事情都是一样的,这回若是若兰去上学,源儿没钱机会去,源儿他可——”

“源儿不合适去周先生那里念书。”

不等史溁找借口拒绝,卫母便先开口打断了卫太太的话,将卫太太想将自己儿子也送过来上学的意思给挡了回去。

“母亲,为什么?”

卫太太不解,她们卫家谁不知道那贾琏,在周先生的教导下,只考了一次便中了二甲的进士。

卫母也时常跟她们几个妯娌感叹,说若是当初请动周先生的人家是他们卫家该有多好。

可是好事现在到了眼前,怎么自家婆母反倒糊涂起来,生生将好处往外推呢。

卫母低沉了眉眼,严肃道:“源儿刚从京兆府回来多长时间,还没有反省完自己的错误,怎么好出门?

还有,源儿不是没有先生,我费了两千两才请动的老先生,那可是当世大儒。

人现在还在咱们府上荣养着呢,源儿已经拜到了他的门下,难道你想要让源儿放弃大儒门生的身份,改投到其他人门下?

你这么做难道不是在打人家老先生的脸,得罪了老先生,源儿的前程就毁了。”

“这……”

卫母将拒绝的理由挑明,卫太太也犹豫起来,当初到了给她儿子启蒙的时候,就满心里惦记着让自己儿子将来光宗耀祖。

故而,她在卫母面前软磨硬泡了很久,最后卫母松口,四处托人打点,终于花重金请了一位已经闭门养老的大儒给她儿子做先生。

而在这位大儒的教导下,她儿子的功课,也还不错,甚至在学习了几月之后,就超过了打小就聪慧的卫若兰。

这让她不禁十分得意,卫若兰聪慧又如何,他没有名师教导,根本就比不上她的儿子。

想到这里,卫太太有些后悔刚才说要让自己儿子跟那个什么周先生学习的话了,她是被贾琏一次就考中的事情刺激了。

现在仔细想想,贾琏本人是在成年之后,才跟着周先生读了一阵子书,总共也不超过一年的时间。

周先生哪怕是有才,硬按着贾琏把那些书往贾琏的脑子里塞,那时间也不够啊!

所以,贾琏能考中,周先生没起什么作用,一定是贾琏之前打的底子好,结果被后来的周先生给捡漏了。

她可不信,偌大一个荣国府,能不给子孙后辈请好先生。

卫太太的心思转了几转,她看见了自家婆母眼中对史溁的讨好之意,突然就明悟了。

自家婆母心疼卫若兰这个长孙,比心疼自己的儿子要多是真,可是为了卫家的前程苦心谋划,那也是真。

卫家的前程可比卫若兰一个孙辈的前程份量重多了,自家婆母将卫若兰送到荣国府,一定是为了加固他们卫家和贾家的关系。

他们卫贾两家都是老亲,只是近几代没有联姻,关系略淡了一些,卫太太想到荣国府的几个姑娘,更是觉得她猜对了。

他们这些贵家大族,只有姻亲作为纽带的关系才最为牢靠,将卫若兰送到荣国府,那将来娶一位贾家的姑娘。

他们卫家便能和贾家捆到一起,原本已经淡下来的亲戚关系,就会随着后辈的联姻重新浓厚起来。

卫太太彻底悟了,她看向自己的婆母,就发现自己的婆母也在看她。

卫母的眼神中满是对她的不赞同,随后,卫母慈爱地拉过卫若兰,问他愿不愿意去荣国府读书,还说荣国府有很多同龄的孩子在那里。

卫太太就更加坚信自己内心的想法了,自家婆母一定是打上了贾家姑娘的主意,不管怎么样,卫太太都知道,她这个婆母是不会害卫若兰这个长孙的。

若是将来真的能为卫若兰娶一位贾家的姑娘做妻子,按照贾家的力量,卫若兰也算是有妻族助力了。

果然,只有她这个经常和这个老婆子打交道的人,才能看出这个老婆子的心思。

不过是个妻族的助力罢了,哪里就比自己出息要好了,她的源儿做文章可是比卫若兰好太多了,将来一定比卫若兰有出息。

卫若兰就算是有了妻族的力量相助,她难道不会给她的源儿也找一门得力的亲事?

她可是一早就计算好了,当今没有公主,可是各个王府宗室的郡主、县主可是不缺的。

与她的源儿年龄相仿的就有几位郡主,她提前和王妃们打好关系,将来为她的源儿娶得一位郡主,岂不是要比卫若兰娶个贾家的姑娘要好。

贾家的那几个姑娘,她是知道的,身份最高,身份也最正的的那位已经被当今圣上钦点为皇子妃了。

其余的两个,都是庶出的出身,虽记在了各自太太的名下,可是那身份确实不怎么样,拿来配庶子也还算妥当,若是配他们这些人家的嫡子,怕是没什么人会要。

至于养在荣国府老太太身边的那个史家大姑娘,那就更不在她的眼中了,一个父母双亡,不得不依靠叔伯亲戚照顾的人,谁娶了她就相当于断了妻族的助力,谁要呢!

卫太太的目光落到了卫若兰的身上,就是一愣,随即她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勾起了一丝细微的笑意。

对啊,卫若兰若是将来娶了这位史大姑娘,那没有妻族助力的,不就是他卫若兰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卫太太都想现在就笑出来,她的好婆母,算计来算计去,恐怕是要把她最宝贝的孙子给赔进去了。

不过,她可不会发善心地提醒她这个偏心的婆母。

她只会看她这个婆母追悔莫及的笑话。

卫太太低头,压下了心中那些翻滚的情绪,走到卫母面前,面带愧疚地说道。

“母亲,是我刚才想差了,源儿有他先生的教导,不必出门上学,若兰的先生平庸,去周先生那里上学再好不过了。”

卫母见她不再想将卫源给送到荣国府来,便暗自松了一口气。

卫若兰功课比不过卫源,那是她教给卫若兰的,就是为了让卫若兰不被卫太太过早地针对。

她刚才特意将请那位老先生出山教学的不易重新提起来,就是想让卫太太想到卫若兰对她没有什么威胁,好在她的心思实现了。

卫太太果然没有想将卫源塞过来,也没有阻止卫若兰求学。

史溁站在一边,和北静太妃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其实她将卫母和卫太太的那些小心思都看在了眼里。

北静太妃冲着史溁一努嘴,史溁回了她一个挑眉,两人都明白各自的意思。

“就这两个人,心怀鬼胎的,没一个好东西,那孩子您就这么收了?”

“小意思啦,我怎么会看不出她们那些心思呢!你放心,我有办法应对!”

卫母和卫太太的意见统一,卫母便过来对史溁笑道。

“那等回去,我一定亲自带着若兰上门拜访。”

史溁笑着回道:“那我就在家等着你带若兰这孩子来,我相信先生一定会喜欢若兰这孩子的。”

自此,卫若兰要来学堂上学的事情,就敲定了,而卫家带来的仆从,也将卫家带来的那些行李都装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