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 > 第534章 贾赦离京

“整整三十间房间!”

当今气极,将吏部尚书的奏报直接扔到了文武百官站立之前的空地上。

当今气得从龙椅上站起,背对着文武百官,如此这般,竟似乎是对朝中众臣极为失望,连面都不想相见一般。

朝堂之上静默良久,文物百官面对这样的当今都不敢出声,只默默地跪着,最后还是站在百官之前的顺宁亲王膝行过去,将那份奏报给捡起来看了看。

不过,越往后看,他的脸色越沉,直言道:“陛下,这些人竟狂妄至此,应当严办才是!”

在顺宁亲王看过之后,又有几个在朝中德高望重的老大臣看过,他们也齐齐地出声,请求当今严惩此事。

听到顺宁亲王和几位老臣都这么说,文武百官都知其中必定十分严重,那几位老大臣平时在朝上都是互相攻击的,现在他们联合起来请求严查,那么实际的情况必定极为糟糕。

当今在此刻以转过身来,不过看见他面容的百官尽皆低下头去,不敢和他对视,那是因为他们在当今转过身来时,看见的不是愤怒,也不是阴沉,而是满面悲怆,已经潸然落泪的当今。

大丈夫哭泣,亦要避人,何况是天子落泪。

只听得当今缓缓言道:“我朝最初仿秦汉之先例,设立捐纳,实则为民求福祉,一则给身上有监生身份之人,一个机会,二则,也是将这些所得银两收来用于水利,营田。

不想竟及至朕时,便酿成此祸,实乃朕之过失也。”

当今说完这话之后,便泪如雨下,众人只听得高位之上传来阵阵啜泣之声,在空旷安静的大殿中,这道声音听起来让人觉得极为孤独哀伤。

贾赦悄悄抬起了一点点头,却见当今已经用袖掩面,他当即扣头喊道。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非陛下之过也,我朝立此法多年,改善各地水利农事多矣,先如今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欺上瞒下,只为自己一己私利所为。

错的不是陛下,而是那些欺瞒陛下之人!”

南安郡王亦跟着开口言道:“陛下,贾大人说得极有道理,微臣以为,对于此等要时,应当授予已经到各地巡视的吏部尚书严大人便宜行事之权,使其行事不必受限,好能早早为陛下了结此事,还天下一个安宁!”

当今于悲伤中抬头,脸上的哀伤转为愤怒,只听他道。

“准霍爱卿所奏,另点顺宁亲王、一等将军、正一品銮仪卫事大臣贾赦、三等将军卫寻任钦差赶往事情最严重的两处去督办此事,其余随从人等皆由吏部自行安排。”

被点到的三人立刻扣头高声道:“臣等必不辜负陛下所托,务必尽早将此事查清!”

旨意一下,三人便在早朝散后,赶往吏部,吏部尚书自请下巡,所以现在应该是由吏部尚书办的差事,由两位侍郎代理。

三人只知事发,却不知究竟是因谁引起,待到了吏部,见了两位侍郎,这才清楚。

原是一个新来的考察捐纳之人的小吏,在考察之时,那捐了虚职之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就要给他银两,那小吏没接,直接抓住了此人拿着银锭子的手,任凭那人怎么挣扎都不放,在场的人便都知道了。

因为是当众出的事情,很快便有人将这个消息传到了吏部,吏部尚书原本已经年迈,将要致仕了,没想到还会出现如此错漏,便自己写了折子上奏。

同时,吏部尚书严大人也派了人去周围考核,查出多少不实之事,这才震动天听。

得知了事情的缘由,又翻看了各地捐纳之人总额的数目,三人只觉得背后发凉。

册子上言,只报上来的捐纳银两,便达几百万之数,那么若是各地此风盛行,被他们当做好处拿到手的银两又该有多少。

贾赦他们三人都是出身极好之人,自然知道这册子上的数目没有问题,这么多人不谈其人品质如何,该收取的银子数目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大徒捐纳是有一份文书的,这份文书叫作,“正实收”,上面写着具体银价几何,捐了何等职位等等,每发出一份都有案底可查。

三人各自查阅了册子的数目,将之记下,便纷纷回家准备行囊,只待吏部将人马凑齐,他们便出京办差去也。

然,不等他们出发,突然从吏部尚书严大人巡查之处传来消息,说严大人遇刺,身受重伤,随行的一位副职,也被人下毒身亡。

严大人这些时日查到的证据等物,都被一把火烧尽,那些被封存的文书竟是都折损了。

消息传到京城,当今更是怒火雷霆而出,下令从禁军中挑出三队来,专司贾赦等三人的保护之责,三人亦立刻离京。

荣国府内,贾赦离去,府里的人都担忧不已,史溁亦然,她没想到外省的人竟然疯狂到连朝廷派去的一品大员都敢刺杀,贾赦此去,危险重重。

史溁一得知了贾赦要办差的消息,便将贾代善曾经穿过的一件软甲找出,交给贾赦,让他从现在开始就穿起来,以防有人暗中下手。

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件事不简单,吏部掌管此事多年,作为吏部一把手的吏部尚书对此情形竟然全然无知,必然是有身居高位之人在其中隐瞒。

贾赦亦觉得是这样,他叮嘱了林如海要小心行事,莫要被人暗算,林如海在扬州混迹多年,心中成算不比贾赦要少,因而行事格外低调小心。

不过,却在贾赦离京不久,林如海便被参本。

参奏之人说林如海专擅选官,入吏部几年便借助在吏部任职的便宜,安插了不少人,更是收受了许多“孝敬”。

而在其中,在外督办差事的贾赦也有参与,只控告空口无凭,那参奏之人又拿出了证据。

有人在林家转手的几个铺子的地窖里面发现了大量的现银,更是在铺子的墙壁里面找到了一本已经旧了的账本。

里面记录的都是谁捐了什么职位,在捐纳银两之外,又“孝敬”了林如海多少银子,一笔一笔数目清晰。

参奏之时,那账本子已经被人带了进来,直接呈到了当今面前,当今面对此证,正要以上面没有林如海之名认为此证不实,那人便说还有人证。

百官众目睽睽之下,当今只得命人传召人证入殿,只是那人证,却是林如海在上京任职之后,从林家撵出去的一家不得用的下人。

当初那家人便是背着林如海收了其他人的银子,将一个想要谋职缺人的帖子送到了林如海面前。

当时林如海才到吏部不满三月,便有人求上门来,林如海当然断然拒绝了此人。

后来这家人又为几个人引荐,林如海考察之下,都是一些投机取巧之辈,便冷下脸来,将这家人逐出。

不想,几年过去之后,他们一家竟然会跳出来,和其他人一起指证他林如海以权谋私!

林如海不是个闷葫芦,当场为自己辩解,直言这家奴仆已经是林家多年舍弃之人,其言不可信。

他自在吏部任职以来,所举荐之人,在吏部皆有记录,请当今命人探查,不想却有吏部一个主簿站出来,指认林如海指使他举荐那些拿了银钱之人。

当今依旧不信,林如海多次将家中捐银,他都心中有数,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个中饱私囊之人。

只是忠顺亲王还有几个拜在忠顺亲王门下的人开口,请求当今严查此事,当今思索良久,最终令林如海归家闭门自省,林家所有人不得随意进出。

至于他们同样攀咬的贾赦,当今则是表示,东西以及人证,都是从林家所出,与贾赦无关。

忠顺亲王言及林如海在吏部不久就敢坐下这些事,必然是仗着贾赦的势这才大胆所为,请求当今撤回贾赦,另换其他人前去。

不料,当今闻言大怒,直言忠顺亲王与贾家多年不睦,他此番作为有失公允,不是在为朝廷考虑,是在泄自己私愤。

忠顺亲王被当今斥责,说自己只是担心走脱了罪人,当今冷笑言说贾赦不是罪人,忠顺亲王见事情暂时扣不到贾赦头上,便退回位置不语。

林如海被禁军送回林家,消息传到史溁跟前,史溁直接摔了手中的茶碗。

“你说什么?”

“回老太太,方才朝中传出消息来,说有人在朝上弹劾老爷和姑老爷专擅选官,还有人证,姑老爷已经被他们送回林家了,林家闭门,咱们家的人去门口求见。

门房都不开门,只说姑老爷不许他们放人进去。”

史何在外办事,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了此事,便觉得不妙,急忙亲自雇了车赶往林家,却吃了一个闭门羹,他久求无法,只得回来将这件事告知给史溁。

贾琏亦在上朝之列,只是他一下朝,便被梅翰林以及贾化几人拦住,非要拉走去说事情,说是忠顺王府意图请封侧妃,礼仪章程不甚清楚,当时忠顺王府的长史亦在,贾琏推脱不得,只得跟着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