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 > 第544章 元春召见(三)

元春见家人乃是大事,一般都叫底下人非但必要,都不要过来打扰的,不想小宫女频频探头,抱琴便过去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她听了小宫女所说的事情之后,脸色变化了几下,随后疾步走到元春身边,将那小宫女说的事情说了。

元春的脸色也有那么一瞬间的改变,不过她还是对抱琴道。

“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告诉底下的人去,只叫他们闭紧了嘴巴,不要到处去议论。”

抱琴得了吩咐,匆匆地去了,史溁耳力好,听得抱琴说话中隐隐提起谦嫔一事,便知许是和曹家那位妃嫔有关。

果然听元春对她们说道:“是宫里原先的谦嫔的事,她没了,不过陛下说她过身之事,对太上皇有所冲撞,便随便了事了。”

元春的语气平淡,不过其中隐隐有一些畅快之感,史溁与王熙凤都不觉得奇怪。

当初,这位谦嫔可是想要加害元春生的九皇子,不过被史溁给发现了,这才没有得手。

只是后来,太上皇顾及端淑夫人以及曹家的颜面,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这让元春一直在心中憋了一口气,那曹家倒了元春便觉得解气,此刻谦嫔的丧事简陋,她也高兴。

人死灯灭,这桩恩怨才算是真正的了结了。

元春说完谦嫔之事,便引入正题,先问了贾政和王氏,史溁便将贾政所写之信,还有王氏给元春准备的银票拿出。

元春结果信,拆开一看,信中首先是贾政按照国礼问安,随后便是一些劝诫之语,教导元春要好好侍奉当今,抚养皇子等语。

元春虽对贾政不耐王氏的做法,心中有怨,可是时隔多年,再见贾政笔迹,心中感慨将怨恨压下。

她只一句一句往后看去,却见贾政在信的最后,提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情,也是元春要史溁带宝玉进宫相见的原因。

那就是,宝玉今年已经十三,是该准备相看亲事,以及预备科举,考取功名之时。

荣国府已经分家,贾政不过是个五品小官,宝玉这一辈,得祖上恩荫去国子监读书的名额,已经被贾珠用了。

没有在国子监读书的身份,便不能直接进入会试,要从童生开始考。

元春心中着急,又见贾政与王氏二人只顾自己之间的事情,便心一横,求了当今将宝玉进宫一见,好说前程之事。

不想,贾政在心中亦提起让元春督促宝玉一事,元春便顺势问出。

“祖母,不知宝玉何时去应试,毕竟现在的情况与珠大哥哥那时不甚相同了……”

史溁从得知了元春召见宝玉的消息开始,便想过元春的意思,无外乎是关心宝玉的婚事与前程,见她果然说起,便笑着回应道。

“宝玉今年十三,这个岁数不吉利,而且,我看着他读书虽好,但是学到的东西尚需要沉淀。

便与先生商议了,待翻过年来,他十四了,便去参加童生试。”

元春闻言亦觉有理,后又思及当初贾珠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宝玉十四才去考童生,又觉得有些可惜。

“祖母,珠大哥哥当年十四岁便已经是秀才了……宝玉他……”

史溁知道他的意思,是觉得宝玉天资不比贾珠差,却比贾珠晚取得成绩,心中有所不甘,便劝道。

“你珠大哥哥,当初是怎样苦读的你知道,你父亲不近人情,责打了他多少次,每次伤的多重你也知道。

我不觉得你珠大哥哥那样好,他完全是你父亲逼迫的,最后你也知道,年纪轻轻就病的坏了身子骨。

我心疼宝玉,不想他和你珠大哥哥一样,若是因为这早一年,晚一年的时候,逼得宝玉大病一场,那便不是要前程了,那是在要命。”

元春听了骤然一惊,当初贾珠之死,可谓是横在所有人心头的一根刺。

直到现在提起这件事,依旧觉得心头发疼,喘不过气来,她急忙说道。

“十四再去也是极好的,宝玉只读了这么两年,便有了这样的本事,我心里高兴的不行,以后的日子还长,咱们不急,不急。”

史溁见元春想的明白,便也提起贾环来,说道。

“近来你父亲也多关注了环儿,我知你心思,环儿与你终究差了一层,可若是将来有了出息,也是好事。

他与宝玉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将来兄弟二人互相扶持,总比宝玉一人独木难支的好。”

元春听了觉得很是,她虽然与宝玉同出一母,可是终究是一个在宫墙之内,一个在宫墙之外,便是想要照顾也照顾不到,不如有个兄弟照应着好。

于是,她也命人找出一些东西来,与宝玉的差不多,请史溁带回去交给贾环,就说是她这个做姐姐的惦记着弟弟。

史溁本就是想要拉进他们之间的关系,笑着收了,便听元春提起宝玉婚事。

她不由得问起了元春究竟是怎么想的,心里有什么打算在。

宝玉的婚事也是史溁一直发愁的问题,宝玉本人倒是还好,不过木石前盟已经散去,黛玉并不想以儿女情长,了结公案。

黛玉亦对宝玉没有小儿女的心思,那么金玉良缘,也不存在,薛王氏与王氏之间已经闹掰了,她绝对不会想将薛宝钗嫁给宝玉。

木石前盟已散,金玉良缘亦无,史溁便实在是头疼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却听元春说道:“父亲在信中说出了这件事,我觉得不好办,所以想来问问祖母是怎么的意思。

我的想法是宝玉还小,不适合说及婚事,便是当初珠大哥哥,那也是十四岁中了秀才,这才将婚事一事提上日程来,现在宝玉一应俱无,如何引得人愿意说亲。”

史溁亦赞同道:“咱们京里,便是十七八岁,到及冠之后成婚的亦有大半,都是有了着落,才好请媒人上门。

十三四岁的时候定亲的,那都是早就指腹为婚的,可宝玉没有。

你父亲母亲刚出了这样的事情,怕是不好说,他的婚事还得好生琢磨一些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