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 > 第551章 免除赋税

顺宁亲王押了陶范并他的几个心腹,还有擒获的逆犯等人上京,作为钦差贾赦与统兵的史鼎则留在苍暮州善后,陶范一众人等一落网,苍暮州的事务便都落到了贾赦的头上。

他在这里官职最大,便只得由他来顶上知州之位。

苍暮州的各级官吏,除了押解进京的,因为顽强不屈被陶范杀掉的,在战乱中被人捅了黑刀的,还有装成百姓逃了的,剩下的便只有寥寥数人。

却也都是一些老弱病残,那些什么都接触不到的,职位一个比一个低,都是一些从八品到从九品的小文吏。

只有少数几人是从六品的,贾赦不管他们之前都是做什么的,一律将他们都唤到了府衙里,又出榜求已经有了功名的举人,出来参与苍暮州的州务。

就这么,也算是临时凑了一批人出来,勉强将州务给维持下去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苍暮州的州民,安抚人心不是说几句话就行的事,最能让百姓们安心的,不外乎就是钱粮。

这是活下去的根本,贾赦深知这个道理,他带着人去了州府的府库看了一眼,发现其中粮食堆积如山,而陶范却一直都说没粮,导致苍暮州的粮价比别的州贵上八成。

外面都是一些困苦的百姓们,见此情形,贾赦大手一挥,搬了粮食出去,却不是白白发给那些百姓。

而是,按照比其余州府的粮价稍稍低上一成的价格售卖,按照人头每人皆有限量,听说有低价的粮食可买,州城内的百姓们无暇顾及其他都纷纷赶了过来。

便是有那想要借着如今府城不稳的时机,挑事儿的人,也被急于买粮的百姓们给无视了。

陶范一伙人是何等厉害的人物,都被来的什么大人给收拾了,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又不是没听到耳朵里,听有学问的人说,那是什么朝廷的什么红衣大炮,一下就能杀死数十人的东西。

陶范这些叛军便是这么被收拾掉的,他们不过是连逃跑都不敢的人,如何敢应下他们说的事情,倒不如好生地待着,活着才是根本,毕竟不管是谁担任知州老爷,他们这些人该过日子还是得过日子啊。

所以,只见苍暮州的府城里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来买粮食的,因着顾及有的人可能又回头排队,贾赦问史鼎借了人手,将排队之处拉上幔子。

只留三人宽的空隙,两边都是拿着刀剑的兵士,又令人把住入口,亦名刀执仗,果然这样的人几乎就没有了。

除了安抚民众之外,被炮火炸毁的城墙也要重新修建,贾赦便在苍暮州又征了一批徭役,不过还是给钱的,不是让这些人白干活,至于修建城墙以及这些人的工钱,便都在陶范等一众人抄没的家私中出了。

贾赦在发布告示的时候,写明了这些工钱的出处,苍暮州的百姓们几乎是红了眼一般,纷纷报名,就连走路颤颤巍巍的九旬老人也赶来。

负责登记的人劝了好一会子才将那些老人和稚子给劝走,这些活自有底下的人去做,贾赦则是与史鼎一起,到了靠海之处。

在清剿流散在各处的叛军的时候,派出去的人发现了几艘被藏起来的船,还有一些金银财宝,显然是陶范等人为自己留下来的去往海上岛屿的退路。

经过粗略估算清点,这几艘船上以及藏起来的金银不下百万之数,在顺宁亲王将陶范一干人等押送回京之后,又传来了这样的消息,朝野震惊。

这次在苍暮州抄没的财物总数已经过千万,几乎赶得上这些人未曾还上欠银之前的国库的一半了。

贾赦在送回陶范所藏匿的财宝之时,亦带回了证据,除了他通敌叛国、搜刮百姓,徇私舞弊之外,还有一令人震惊不已的罪名。

那就是他从其妻子钱氏的婢女处,查到了其妻与其子将他的把柄交给钦差刘大人后,竟然将其妻子和儿子尽数杀害。

贾赦在吩咐完如何安抚百姓后,便去找钱氏和陶范的儿子,他们是重要的证人,须得出席指证,可是当他赶到那处寺庙的时候,发现钱氏与其子已经死去多日了。

叫了仵作来验尸,得出的二人应该是在贾赦逃离苍暮州的第二日被人杀死在这里。

虎毒尚且不食子,陶范此行竟是比之野兽都不如。

陶范被送回京后,当今当即下旨,命加以凌迟之刑,其余附从人等,皆腰斩,只念及处在太上皇丧期,夷三族。

因为陶范不仅是谋害钦差,更是通了外敌,当今判下如此重典,朝野上下无一人敢吱声。

圣旨到后,苍暮州行刑台上血流成河,因有刑部之人随圣旨而来,贾赦便只做旁观,不过这些人即便是三族,人数也众多,贾赦端坐在椅子上,闻着空气中飘散的浓重的血腥味儿,胃里一片翻腾。

他不忍去看那些人被斩首的景象,只将自己的眼神放焦,不过即便如此,他身上的官袍也染上了气味。

行刑台周围围满了眼神愤怒的百姓,这些为虎作伥之人伏诛,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更是有不少百姓都是一边流着泪,一边呕吐不止,还不愿离去的,可见苍暮州百姓积怨已深。

“娘,您看见了吗?害死您的人已经死了!”

贾赦偏头看去,却是一个脸上带着鞭痕的年轻人,拼命地挤到最里面来,在一个已经被斩首的人尸体上唾了一口,然后不顾守卫的阻拦,跪地高喊。

“就是他,他逼死了我的女儿,如今竟也有这样的报应,该!”

年轻人身后那位老汉拄着拐杖,老泪纵横,他在涌动的人群中几乎站不稳了,不过他还是坚持着在那尸体上用手中的棍子敲打着,发泄自己新心中的愤怒。

......

“爹!娘!你们就放心吧,钦差老爷给咱们家报了仇,还给咱们活着人寻了活计,咱们再也不用过东躲西藏的日子了!”

“是啊,我们还以为朝廷不管我们了,没想到老天爷还是开眼的,我们得救了啊!”

不知是谁喊了这么一句,行刑台周围围着的百姓们纷纷跪了下来,对着在高台上坐着的一众官吏磕起头来。

亲自赶来监督行刑的刑部尚书没想到竟然还能遇见这样的情况,连同贾赦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愣,随即便都坐不住,站起身来,连连让百姓们起来。

但是百姓们心中的冤屈在这一刻得以发泄,听不进去他们的劝告。

正在行刑的刽子手也被这种悲伤感染,下手越来越快,几人便是手臂都开始发抖,也不愿意停下。

哀戚之声遍地,便是天公似乎也为他们落下泪来,一时之间大雨滂沱。

这等恶劣的天气,在雨中淋着便是要生病的,更何况这些百姓心中一直憋着的一口气今日得以泄去,便是很大可能要大病一场。

贾赦与刑部尚书几人劝也劝不动,他们一往边上去,那处的百姓们见了他们身上的官袍,便磕头磕得更快。

最后没办法,再这么下去,所有人都要生病,贾赦问差役要了一面铜锣来,用力起敲响,高声喊道。

“诸位父老乡亲们,你们听我一言啊!”

他敲了好一阵子的锣,那些百姓才停下磕头的动作,此时百姓们都齐刷刷地看向他,他高声喊道。

“各位乡亲父老,陶范等人被抓住,是见大块人心的事情啊!”

“这都是咱们当今皇帝陛下圣明决断,听说了咱们苍暮州的百姓们有难,才派人前来为大家主持公道的啊!

皇上他心里一直都惦记着你们啊!”

刑部尚书见贾赦已经嚷开了,顿时也明白过来,苍暮州民心不稳,这个时候,百姓们最能听进去话,极为适合宣扬王法,于是他也跟着喊道。

“对,就是如贾大人所说,皇上他听说了这里出了这样一个奸恶之徒,立刻既派了人来救咱们百姓来了啊!”

说着,他又将准备在行刑完之后再拿出来的圣旨也拿了出来,众百姓们没见过圣旨,不过也都听过说书的讲过,也听戏文里面唱过,那种明黄色就是代表着皇家,代表着皇帝,都屏住呼吸,不敢出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在位数载,夙兴夜寐,幸蒙祖宗庇佑,得以稳定朝纲,逢国丧哀哀,朕忍悲痛承孝治邦,然苍暮州知州陶范,枉顾民心,通敌叛国,大不敬于宗庙社稷,今其从人等皆已伏法,朕心犹恸。苍暮州民风淳朴,朕心念之,今遭此难,特免苍暮州子民三年徭赋。往后五年,当用三十税一,朕唯愿固家稳国,地平天成,用保天休。”

刑部尚书宣读圣旨之时,贾赦等人尽皆跪伏于地,百姓们见了也纷纷效仿,刑部尚书宣读圣旨之时,周围除了雨声,万籁俱无。

圣旨宣读完毕,许久都没有人出声,贾赦等人站起身来,只见周围百姓,只有少数几人听懂了是什么意思,其余人都十分茫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