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 > 第671章 忠顺郡王被禁足

世情如此,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说几句话,或者是做几件事就能改变的,在忠顺郡王妃这件事上,史溁想了很多,她有许多的问题知道答案,也有许多问题是她想知道答案的。

每件事都会来的很快,也会过去得很快,忠顺郡王妃的事情就是如此。

不是每件事都会有一个好结局,就在两日后,史溁从出去上朝回家的贾赦口中得知了忠顺郡王妃不治身亡的消息。

在听到忠顺郡王妃故去消息的那一刻,鸳鸯正在给史溁倒茶。

就是因为鸳鸯听到了忠顺郡王妃离世的消息,她手一抖,茶因此溢出了茶杯流到了桌子上。

当时贾赦正坐在石英旁边,看见鸳鸯倒个茶竟是毛毛躁躁的,就是眉头一皱。

不过因为鸳鸯素来得史溁的喜爱,见史溁并没有发怒,便没有出声,只是脸色微微沉了一下。

史溁抬头看了贾赦一眼,咳了一声,对鸳鸯说道。

“我记得上个月我得了一包好茶,是暹罗那边进贡来的,我的敏儿和玉儿都爱喝,你拿了给她们娘俩送去。”

鸳鸯也知道自己方才失态了,急忙应了,叫小丫鬟们过来将桌子收拾了,又让碧玺重新给史溁和贾赦上茶,自己则是按照史溁吩咐了去取了一罐茶叶,往贾敏和黛玉的住处而去。

小丫鬟收拾完后,史溁才与贾赦继续刚才的话题,史溁因问贾赦道。

“你具体说说早朝上发生的事,忠顺郡王妃不是昨日离世的么,怎么还有隐情?”

史溁从贾赦简单的几句话中听到了不寻常的地方,贾赦方才一回来说的是忠顺郡王妃的娘家人在早朝上狠狠地参了忠顺郡王一本,说忠顺郡王妃是忠顺郡王害的,要求当今做主。

也正是因此,史溁有些不明白,忠顺郡王是怎么害郡王妃了,难不成是害怕王妃醒过来,派人去杀人了?

不能啊,史溁都不想相信她的这个猜测,忠顺郡王也不是一个莽撞无脑的人,这个时候他就算是要表演,也得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就比如说,他可以借着忠顺郡王妃的去世,表现出后悔,说自己夫妻情深,再当着众人面前哭上几场,这次的关基本上就能平稳度过。

史溁想不通,就听贾赦说道:“今日朝上没什么大事,本来就要散了,不过忠顺郡王妃的娘家兄弟突然在外面敲了登闻鼓,您也知道的,这但凡是敲响了登闻鼓必定就不是小事。

当今便叫人进了殿,问他们是怎么回事,结果,忠顺郡王妃的娘家兄弟直接就拿出了证据。

说是忠顺郡王妃去世之后,她身边伺候了几十年的奶嬷嬷留下一封遗书就吊死在了忠顺郡王妃已故母亲的牌位前,还留下了一封遗书。

那遗书里面说,忠顺郡王妃这么多年没有生出来儿子,就是因为在忠顺郡王妃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忠顺郡王就胁迫她让她在忠顺郡王妃的饮食中下了药,让忠顺郡王妃从此再也不能有孩子。”

史溁听了皱眉问道:“若是不能生育,当有大夫能诊治出来才对,总不能这么多年太医问诊,都没能诊出忠顺郡王妃身体的异常吧。”

贾赦闻言点头说道:“母亲怀疑的对,当今也是这么问的,只是忠顺郡王妃的兄弟拿出来一包忠顺郡王妃奶嬷嬷和遗书一起留下来的药。

正是那药的问题,那药是从南边巫医手里找的,咱们大徒的太医不精通这个,加之此药不会影响脉象,所以一直都没有人能察觉。”

史溁一听,竟又是南边来的巫药,不由得紧皱眉头,半晌她才对贾赦说道。

“怎么有是这种巫药作祟?当年先帝禁止的那些南疆那边来的草药,依旧有人在暗中配制?”

贾赦查秦可卿等人所中之毒时,曾经捣毁了好几处有奇怪炼药的地方,从中销毁了许多不知名的草药。

也得到了许多记录采药的名册,贾赦因而深知其中厉害,所以在听说了忠顺郡王妃是死于这个原因时,才会格外注意其中的原因。

贾赦闻言轻哼一声,对史溁说道:“先帝下令禁止不假,可总有些人会不听话,他们才不会管是否会危害到大徒江山,他们只记得这些东西能为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

只怕害死忠顺郡王妃的那种药,早在几十年前就被人拿到了,只不过是一直在小心翼翼地给忠顺郡王妃使用,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中招而不自知。

要不是这次意外,也许忠顺郡王妃的娘家人一直到死都不会知道他们家寄予厚望的女儿,在暗中被人下了药。”

贾赦说到这里语气略微变弱了几分,目光也有了一些躲闪,史溁自然将他的反应看在了眼里,心中略有不解,不明白贾赦为什么言辞凿凿地说着别人,怎么自己反倒心虚起来。

而且,他的这种心虚,给了史溁一个感觉就是好像是他也做过这种事一样,史溁想到这里之后,未免疑惑起来,忠顺郡王做的那些缺德事,难道贾赦也做过?

有了疑惑,自然就产生了联想,史溁突然就想到了邢氏一直都没有孩子,也许并不是她不能生,或者是缘分未到的缘故。

所以......贾赦是给邢氏......

想到这里史溁觉得自己好像是又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一样,暗自将心中的诧异压下,只作自己不知。

只是由于念头出现得太突然,史溁没有隐藏住自己的心思,流露出来了一丝惊讶在外面,好在贾赦依旧沉浸在自己的那份虚无的尴尬中,并没有发现他察觉到了什么。

史溁与贾赦正说着话,就听有小丫鬟进来传报,说是邢氏来请安了,在听清楚是谁来了之后,史溁的目光骤然变得幽深起来,而贾赦也是突然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

因此,在邢氏进来的时候,他一直都是低着头看着桌面,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样子,史溁因为有了些许猜疑,所以才看向他的时候也略微有些改变。

对此,邢氏只是觉得屋内的气氛有些怪怪的,并没有往多想,因而在请过安之后,她便在贾赦身边坐了下来。

史溁因问她来,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吗,邢氏急忙答道。

“才我过来的时候,遇见了人儿往里送信儿,老太太可知是谁?”

史溁心中盘算了一二,没有想起来,便问道。

“这么多人我一时半会的,想不起来你不如就直说罢!”

邢氏听了也笑,也不再和史溁卖关子了,开口说道。

“是妙玉探亲回来了,他们还有一两日就能走到京里了,所以就先派一个人过来回话。”

史溁还以为他说的是什么别的人呢,一时半会的都没有想起来,原来竟然说的是妙玉,不由欣喜起来。

当初在前往金陵之前,妙玉便回乡祭祖而去,之后,当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妙玉依旧没有回来,而是给他们写了一封信,说是有事耽搁了,史溁也让她不用着急,把他自己家乡的事情办妥当了之后再回来也不迟。

因此,这么两下耽搁起来,京城里的事情又多使用,便把这件事情给忘到了脑后,要不是这回有人先回来报信,说妙玉要回来了,史溁一时半会的,根本就想不起来。

不过既然有了消息,便要安排下去,不管是打扫房舍还是准备应季的衣物等物,都需要时间,史溁因对邢氏笑道。

“这是好事,之前我见他给我来的信上说有事情要办,我还担心了好一阵子,这回他把事情办完了回来,我这心里要是更放心了。

她之前住的院子,我一直有让人打扫,不过里面的被褥也是需要拿出来翻晒的。

这几天天气都好就让丫鬟将屋内的被褥陈设都拿出来晒一晒,等他回来以后立时住进去。”

邢氏来回禀此事时,就知道他听了这件事情会开心,因此也是笑着答应了,随后转身出去安排妙玉回来的诸般事宜。

就在史溁和邢氏说话的时候,贾赦是一言未发,史溁特意留意了一下,当邢氏走进来的时候,他是个什么反应。

结果果然如史溁所料,贾赦在看见邢氏的时候更为心虚了,由此便可以肯定的判断,贾赦必然是做了什么对不起邢氏的事情。

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史溁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这事不好挑明,只能当做不知道来处理,以后还是对邢氏好点吧。

邢氏离开之后,贾赦才继续刚才的话题,“忠顺郡王妃的娘家告了状,又有物证,虽然没有人证,但是想来也没有人会在这种事情上作假 。

只是忠顺郡王对此事矢口否认,说必定是那刁仆自己想要暗害主人为之,然后再让嫁祸给他。

因着忠顺郡王抵死不认,于是当今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些话都出自一家之口,在没有其他人证实的情况下,确实是不好立刻决断,于是只能斥责了一通,又禁足了忠顺郡王,将这件事交给宗人府来查探实情。

说完忠顺郡王被禁足的消息后,贾赦便起身离开了,史溁淡淡望了一下他的背影,颀长的身影竟有几分落寞在里面,不易让人发觉。

又过了几日,就听说是靖海侯已经彻底了结了战事,已经拔营回朝,自此战事皆定。

朝中的喜气更上一分,尤其是冯紫英之母冯太太最是高兴,他得了信儿,说冯紫英立了大功,其中不少回都得了贾赦之门客柳湘莲的照顾,便前来荣国府拜访。

来的时候,冯紫英之母冯太太带来了几盆兰草和香桂来,史溁、邢氏王熙凤见了都觉得极好,史溁记得在北静太妃生日宴上,冯太太并未说他们冯家的铺子里有桂花,因问道。

“兰草也就罢了,正是当时,可如今不是桂花开的时节,你们家是从哪里寻来了这么好的桂花?”

冯太太听史溁问她急忙笑着答道:“老太太,这桂花可不是我们家的,是我们从别人手里得来的。

是从夏家买的,他们家里富贵非常,京中城里城外的桂花都从她们夏家出。”

史溁听了冯紫英之母冯太太说的话,便知道这两株桂花是夏金桂家中培育,因笑道。

“原是他家的,怪不得,我听人说便是宫中陈设的桂花,也是到他们夏家去采买,”。

听得史溁也知道夏家,冯太太因笑着说道:“就说是呢,他们家里据说有几十顷的地专门就种这些花草,只是有一点却是可惜了。”

史溁见她说着话语气就变了,因问道:“他们家如此鼎盛,如何就可惜了?”

冯太太见史溁神情确实是不知夏家情况,便将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老太太久将养着可能不知,约么两三年前的时候吧,夏家的太爷就没了,说是得了病病死的,夏家那位太爷没有儿子,独老妻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也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光景,家中没个能主事的人,全靠夏家太爷身边的一个老管家支撑着。”

冯太太说着夏家的情况就唏嘘起来,“老太太也别奇怪我知道的详细,他们家说起来和之前找我买海棠的薛家是姑舅亲,就是薛家前几日来问我,说夏家要卖他们家里的种桂花的地,我有没有兴趣买。

他们说了,我才知道他们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头,正巧我们家也做花草生意,着人去了他们家一趟,买了他们家里十几顷的桂花,想着府上也爱赏桂,索性就一并带上了。”

史溁一听冯太太说的夏家现在的情况,就明白了富贵如夏家,也遇见了和薛家一样的问题,夏家现在的境遇和薛家老爷刚去世的那几年里是如何相似,甚至来说,夏家的实际情况应该可以说是比薛家还惨。

薛家好歹还有薛蟠这根独苗儿在,夏家才是真正的绝户。

此外,从夏家卖地的行为看,夏家母女未必能保住夏家太爷这些年来挣下来的家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