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 > 第715章 好事尽(三)

宝玉闻言笑道:“我这是想着你们必定要惦记着他家的酒席,可席上的东西都不如咱们家的,也就这个有些趣儿,才给你们带回来。

你别看外面腻,你再咬一口看看里面。”

晴雯知道宝玉的脾性,必定不会轻易哄人,便信了他,拿起方才那只又咬了一口,这回咬到了馅儿。

“这是......像林姑娘家里做的花果子,又不怎么像,没林姑娘家里做的好吃。”

宝玉听了笑道:“就是和林妹妹家的差不多的做法,里面是用鲜花和蜜做的馅儿,为了不让人觉得太腻,里面还掺了薄荷糖露进去。”

晴雯细品了一下,点头道:“确实是薄荷,不过总觉得这味儿有些怪。”

嚼着嘴里的东西,晴雯忽然停了下来,问宝玉道:“不会是因为这个果子不太好吃,所以才剩了这么老些吧?”

宝玉听了但笑不语,晴雯瞥他一眼,将手中果子放下,歪到了小榻上,也不看宝玉,宝玉有心去逗她,却被接受的秋纹给绊住,只能在原地站着,他冲着晴雯笑道。

“怎么会,我何时拿人家不要的东西给你们过,这都是最新奇的。”

晴雯听了这才转过脸来,与宝玉说道:“我自是信你的,只你换了衣服就回去歇着,别又说胡话给老太太招来,惹得我们跟你一起吃瓜落。”

宝玉听晴雯一席话只觉得脸热,他也想起来上回觉得冯紫英家的酒好,贪喝了几杯,谁知那酒后劲儿极大,他回到院子里好一阵闹,动静大得将史溁也给惊动了过来。

因而颇有一些不好意思,“我自去歇着就是,只我记得上回长辈们送了我好些表礼,我倒是想起来其中有一件精巧物,你将那些东西拿来给我瞧瞧。”

晴雯听了,翻身起来,从柜子下层最里处寻出一个匣子出来,给宝玉拿去。

“我就说不会饶了我,这些东西你平时就是看也不看一眼的,这会子竟是想起来。”

宝玉笑道:“芸儿成亲,我们都准备了贺礼,我见着卫若兰送的那对金饰别出心裁,想着我好似也有一个,就拿出来看看。”

说着,秋纹已经帮宝玉换好了衣衫,又帮他将头发散开,宝玉便抱着匣子靠在床边翻找起来。

卫若兰送给贾芸的是一对做工精巧的金丝制成的香囊,宝玉记得他好像也收到过一对,因着东西小,许是在匣子下面,伸手翻了几回,却没找到,他有些奇怪,一边翻一边喃喃道。

“我记得应该有的,怎么没有,难道是我记错了?”

“什么没有?又找不到什么了?”

麝月给宝玉端来醒酒汤就听宝玉在那嘀嘀咕咕说什么东西没有了,有些奇怪,正要细问,就听宝玉说道。

“应是我记错了,麝月,你来看,这个好不好?”

麝月一看,是一对金麒麟,那一对金麒麟的眼睛是珐琅和蓝宝石制成的,栩栩如生,麝月只一眼就看出这对金麒麟不似出自凡俗匠人之手,因而笑着称赞道。

“自然是好的,若不是好东西,也到不了二爷手上。”

麝月能认得好东西,可也不能说出什么一二来,宝玉也不再问她,只自己从这匣子里拣了几个出来,揣进明日出去要穿的衣服里。

待第二日出门,又是至晚方归,他一回来见到了袭人,便觉得她与往日有所不同,细看一回,发觉袭人衣着有些陈旧,便说将王熙凤才送来的几匹衣料中匀出来给袭人做衣裳,自此宝玉读书写字作诗一如往常。

且说贾琮得了差事,又忙了几日,终于得了空,他带上贴身小厮,骑了马往她亲生母亲所住的庄子上去了。

待他到了庄子上,去了他母亲素日住的屋内,却没找见人,就是他母亲身边伺候的一个小丫鬟也不见踪影,他心内狐疑了一会儿,但见屋内一应事物都被人收拾得井井有条,心道也许两人是出去了,便叫小厮出去问人去哪里了。

小厮出去找了隔壁住着的一个婆子问,贾琮就在后面跟着,就听墙角转弯处有两人正呵呵大笑,贾琮一听顿时觉得有些无奈,正呵呵大笑的两人中的其中一人正是他的母亲郑氏。

正要去打听的小厮也停下脚步,退到贾琮身后,贾琮嘴角扬起明艳的笑意,走上前去,果然看见他母亲郑氏正和住在隔壁的赵婆子拍手大笑,贾琮觉得好奇,就开口问道。

“姨娘和赵婶子在说什么呢,这么好笑,也说来给我听听。”

话音未落,正说笑的两人便都转过头来,见是贾琮,郑氏站起身来,拍了拍自己手上蹭到的灰,将吃剩下的半个洋芋重新放到面前的火堆边,对贾琮笑道。

“琮儿你来了,我们也没说什么,就是说你赵婶子昨儿去窖里寻洋芋,结果在窖里滑了一跤,倒是摔出来一个那样大的出来。”

郑氏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冲着贾琮比了比,贾琮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直说自己不信,郑氏见他不信,索性拉了他到了赵婶子家的房檐下,将一个老大的洋芋给找了出来。

“这回你可信了?”

“信了,信了,姨娘,咱们回去罢,站在外面怪冷的。”

贾琮见果真有这么一个大洋芋,立时就信了,见郑氏穿得有些单薄,便开口将人请回了屋内,至于方才和郑氏一起说笑的赵婆子早就识趣地回了自己家。

“姨娘,我下月就要去衙上办差了。”

“这是好事,在衙上也要听人家的话,你记得凡事多听听琏二爷和琏二奶奶的,别自己随便拿主意,你也别觉得自己从此就安枕无忧了,只有他们好了,你才能跟着好。

他是正,你不是,事事留心些不要越过了他去。”

贾琮不想在庄子里过得愈发肆意的郑氏竟然板起脸来叮嘱他,顿时错愕不已,就听郑氏又说道。

“你作什么这样看我,我没进府之前,见过多少人,什么样儿的都有,可最后活得久的,都是那些擅长和稀泥的,这为人呐,可不能太冒尖儿了。”

贾琮那日和贾芸一起在贾赦书房,也听贾赦说了不少朝中各位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有不少人家都是家中兄弟同朝共事,有兄友弟恭共进退的,自然也有那种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的,因此也郑重地点点头,表示这些嘱咐的话自己听进去了。

郑氏见他用心答应,也放下心来,不用丫鬟,自己亲自动手从柜子里拿出来几个帕子香囊荷包等物交给贾琮。

“上回来,我见你这些都用旧了,就托人带了外头时兴的花样子回来重新给你做了几个换。

你现在不比从前,在外行走总是要多注意些。”

贾琮急忙伸手接过,见这些香囊荷包用的都是极好的料子,上面的花样儿也都是京中现下时兴的,他高兴地将这些东西放在身上比了比,脸上尽是得意。

忽然他又想起来什么,将这些东西放下,在自己怀里掏了掏,拿出来一根金簪来,在郑氏疑惑的目光中递给郑氏。

“姨娘,后儿初八是姨娘的生日,我来不了在这里就提前祝姨娘生辰喜乐。”

说着贾琮便向郑氏跪了下去,郑氏显然是没有准备,愣在了原地,不过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将金簪扔在桌上急忙将贾琮拉了起来。

“好孩子,你不提我自己都忘了的,你这孩子也是,好好的行这么大礼做什么。”

郑氏从未想过贾琮能拜她,一时间觉得浑身上下都不对,又手忙脚乱地去拉贾琮,慌乱之间还撞了几回椅子。

贾琮见状急忙起身,将郑氏扶到椅子上坐好,笑道:“姨娘不必慌张,我给您贺生辰最是寻常不过了,以前是我没有本事,现在我可以自己做主许多事,自然也能多来看姨娘。”

哪知郑氏听了他的话,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高兴,反而板起脸来说他。

“我才和你说了那老些,你竟是混忘了不成,你总来看我像什么话,没得叫人以为你不尊敬太太。

当年也就是太太仁慈才留下了我,不然你就是漫天去寻,也断然找不到我的。

别的不说,就这一点,咱们就得感恩一辈子,更别说我前儿病了,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让人专门请了大夫来看,又送了好些药材来。

这些都是她的好,你好好地尊敬太太,别辜负了她的善心。”

郑氏提起当年的事,贾琮也有印象,当时那些女人乌泱泱闹了半宿,最后还不是都销声匿迹了,府里也再没人提起过她们。

那时贾琮就意识到了贾赦不是他听说的那般模样,他只要说上这么一句话,便能决定许多事,改变许多人的下场。更是因着邢氏出言将郑氏留下,对邢氏多了几分亲近,想到这里贾琮点了点头,对郑氏说道。

“我自是记得太太的恩情,不敢忘的。”

叮嘱完这些,贾琮又在郑氏这里吃饭,饭毕接着说了一会儿话才走,走时天色已暗,又有微雪,马车载着贾琮匆匆离去,留下两行不怎么明显的车辙。

冬日无事,忽而南安郡王府遣人送了帖子,邀贾家诸位女眷去南安郡王府参加消寒会。

到了南安郡王府,早有南安郡王府的人在街口迎接,通往南安郡王府的这条街被人打扫得极为干净,史溁带着一众人下车,换了轿子进去,到了花厅门口,就见南安太妃和南安王妃两人就立在门口迎接。

史溁等人互相见过,一齐进屋喝茶,她们到时屋内已有几人,南安太妃见史溁并不认识,便笑着介绍。

“这是我认的干女儿,是已故平西侯石简的孙女儿,她们家从前一直在外州住着,才回京城不久,老太太应是没见过的。”

史溁听了打量了这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一回,笑着赞道。

“果然是个极好的姑娘。”

说罢,从手上褪下来一只镯子给了这个姑娘,又问叫什么,得知单名一个悦字。

邢氏与王熙凤各有赠与,这平西侯石家素来在外任职,甚少回京,与各府来往也少,史溁只听说前几年他们家老爷病故了,后来也没听说过别的什么,骤然见着了他们家人,也不过是平常相见。

众人先是聚在一起说笑,年长的自然是谈论些子孙后辈的趣事,随后各自寻伙儿打起了叶子牌。

而年轻的不爱那些,则是在一起或书或画,厅中有白瓶插着梅枝,便对着梅枝做起诗来。

屋内被地火烘得极暖,熏笼上也放了香味淡雅的香饼,史溁等人在打叶子牌的时候,也稍稍提高了袖口。

少时微微发汗,南安太妃便让人上了冰饮出来,席间南安太妃赢得最多,史溁居中,不赢也不输,邢氏亦可,唯有王熙凤输了个精光,最后还从邢氏那里借了不少。

玩乐一会儿,便有酒席摆上,众人按次序入席,席间有不知名的戏子登台,唱的是一出众人都没听过的新戏。

史溁听着内容较之以往的京中戏文都新奇,便多听了几句,讲的是一位女子先是被人陷害,后来她的丫鬟机敏替主子找到证据,那女子与自家兄长冰释前嫌的故事。

不独史溁听着有些趣味,各府的太太们也都纷纷说好,难为她们演这一出好戏,又赏了那些小戏子们好菜吃。

看完了戏文,又喝了茶,众人热闹了一日,便都起身说告辞,大家凑在一起又说了一回话,这才各自坐车散去。

史溁也坐着马车往回走,路过玉珍阁的时候,史溁看了一眼,叫人转告史何,年节将近,让他寻些金银玉器作为礼物多备一些。

史何应了,待史溁等人回府之后第二日一早,便出门去各个有名儿的铺子里去寻匠人打最时新的样式。

不想,那家的样子换汤不换药,就是史何见了也不满意,所以辞了那位师傅出来之后,他想起兴许别人家的铺子或许能有别的样子的,便打定了主意这些日子要各处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