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红楼:开局成为贾府第一人 > 第740章 王熙凤回王家

贾琏回了东院,将贾赦的意思和王熙凤一说,王熙凤就明白了贾赦意思,于是便与贾琏商议了,明日叫贾琏告半日假,两人去王家探听虚实。

王家在京的宅子并不与荣国府在一处,贾琏与王熙凤坐着车,纵使车轻马快,也足走了一个时辰才到,到了王家门外,早有王家的门房上前来问好,又有小厮往府内传信儿去。

贾琏和王熙凤一时下了车,进了王家的门,王熙凤便上了王家的小轿去后面正院子里寻王子腾之妻方氏,贾琏则是问了王子腾是否在家,在得知王子腾并不在家之后,便提步去了王仁处。

小轿走不多时,便到了正院,这时内院子里早得了消息,又七八个嬷嬷并一流儿小丫鬟在院门处迎接,王熙凤下了车,被众人簇拥着进去,方氏已在屋中起身,见她来,笑着寒暄过,两人坐下吃茶。

王熙凤见方氏妆容得体,只是眼神中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倦色,便有意问道。

“婶子可好,年节各家来往的人多,关系至近的又推不掉,我跟着家里太太张罗接待,家里的丫头小子们也不得训,总出些差错,惹得人心烦,倒是这些时日才落了几分消停时候。

婶子要管一大家子的人,却是游刃有余,才进来的时候,我见他们都不敢造次,可见是婶子厉害,我是万万不如的。”

方氏虽知王熙凤是在抬高自己,但是这话听了也令人开怀,便也笑着说道。

“凤丫头,这会子也就你才能来哄我了,咱们王家你是知道的,里里外外的人,竟是没什么有本事的,人口后辈也算繁盛,偏不懂得为自己谋划,你瞧瞧,就这么一遭,就发下去多少银钱斗米。”

方氏将桌上翻开的账册递向王熙凤,让王熙凤瞧,王熙凤伸手接过,却不细看,只与方氏道。

“婶子还说呢,就是我家里也是这么个情形,这些年连带着赔了多少进去,且没个完呢。”

方氏素来理家,深知各家掌家太太、奶奶们的不易,类似她们这样的还算是好的,有那为夫家赔尽了嫁妆,反倒被寻了错处赶出门的,才最是凄凉,因而叹道。

“纵使这般,这日子也得这么过,不然落了架子,倒叫外面的人以为咱们不行了,到时才叫人束手无策。

倘若再有个什么人的,盗了几分出去,才叫人真真是难做。”

王熙凤一听果然暗指的是保宁侯府中之事,那保宁侯府乃是王子腾的亲家,见方氏并未明说,便也不挑明,只单拿了王氏身边周瑞一家之事来说项。

“可不是么,姑妈身边的陪房周瑞一家就是犯了这样的心思,这才惹出祸端来,幸亏当时料理得完全,不然若是等到日后发作起来,竟是要人命的。”

想到保宁侯府里的事,方氏眉头深锁,她不好和王熙凤吐露自己的心事,却也为自己的女儿忧心,得知被那管家拿去折变的东西已经因为超了期限再赎不回来,保宁侯府的太太便病了,如今这几日竟是愈发严重已经病得起不来了。

她病了保宁侯府也不能没人管,便不由分说,交到了方氏的女儿,也就是王熙凤的堂妹王熙鸾手中,她原不曾经手不知道,这一细看下来,才知道内里有多么艰难。

短短几日,就已经添了三百两银子进去,王熙鸾遣了人回来叫苦,方氏哪里舍得,叫人偷偷递过去两千两,又将自己身边几个得力嬷嬷送过去,暗中指点王熙鸾如何行事,那些不该支取的,如何拒绝,如何不落痕迹地安插自己的人。

谁知保宁侯府里的下人们一向散漫惯了,换了人管多少有许多不服气,还有冷眼旁观等着太太病好了再回差的,趁机想糊弄人求个好差事的,状况频出,好在几个嬷嬷经历得多,也没叫这些给难住。

到底回来时,要向方氏诉苦,方氏如今,已经为着当初与保宁侯府结亲有了几分悔意,可这些是万万不能与王熙凤提起的,因此方氏只说道。

“出了这样的事,多少也是主子们失察了,有时碍着府里老人三四辈子的面子,点了他家的人去办差,这不就埋下了祸根,总归没个两全的法子。”

王熙凤不欲管这其中的事,便将话题引开,与方氏言道:“婶子家这茶不错,不知是从什么处得的?”

方氏笑道:“你说这个?也不算什么,前儿到西宁郡王府做客,说是云州守备家太太进给王府的,郡王妃觉得喝着不错,便一家分送了一回。”

说到这里,方氏停顿了一下,与王熙凤说道:“哦对了,已经不是云州守备了,西宁郡王府保荐了他家老爷,已经提了参将,算起来今日也该出文书了。”

因着是才出的,王熙凤自然不知,她故作惊讶,却说起了南安郡王府,“西宁郡王府可是少有保荐的,想来他家必有过人之处。

我却听说今日京里来了不少名士,多半都在南安郡王府下榻,好一番热闹,只可惜有那么多清贵之人在,我们家琏儿终日要忙衙门里的差事,不得空去呢。”

王熙凤说着,脸上露出可惜之色,一副恨不得多认识些人的急切样子,方氏见状,果然相信,急忙与王熙凤说道。

“那真是可惜,你叔父去了两回,回来说那些人与朝中之人不同,朝中之人多是读腐了书的,多有一些不寻常的看法,感慨了好一阵子,和我说了几次,若是他也有儿子,必定要让儿子去结交一番。”

无子一直都是王子腾与方氏二人的心病,方氏说起,总有落寞和遗憾,王熙凤连忙安慰方氏道。

“婶子还年轻,别的不好说,就近的,原来宁府敬大太太都那个年纪了,还能将我们家四丫头生出来呢,如今叔父不去边关,婶子何不试试。”

方氏被王熙凤说的脸上一红,急忙摆手道:“说什么呢,也不害臊,我都多大年岁了,是有外孙的人,还是莫要再提此事罢。”

她嘴上虽然推辞,心中却起了念头,前几年又是国丧等事,打算不得,现下一切如常,或许真的可行,方氏不说话,可手中紧握的杯子却让王熙凤看出了她的心思。

王熙凤摇头一笑,她知方氏已经意动,只低头喝茶,这一会子王仁之妻到了,又说些闲话。

且说贾琏寻得了王仁,在堂中略坐片刻,说些寻常之语,王仁不思文墨,更不通武学,王子腾管教了几年,都没什么长进,便也不去管他,只求他不闹事便可。

贾琏知他脾气,便说些市井上的见闻,果然两人相谈甚欢,王仁愈发起了兴,约贾琏出来吃酒,贾琏有意探听消息,便立时答应了,又恭维王仁几句好话。

王仁见人人都说出息的贾琏对自己如此敬服,心中得意,便将来时都说了,少时有小厮来报说王子腾今日不回家,王仁听了,面露欢喜之色,便拉着贾琏去自己书房中去。

说了半日的话,方氏便要留饭,王熙凤推说要回来侍奉,便让人知会了贾琏一起离开,待回到荣国府,贾琏和王熙凤才在自己房中说起得知了消息。

两人这么掰着指头算了一回,发觉不知南安郡王府,就是西宁郡王府,保宁侯府,还有几个侯府伯府的,都在暗中支持三皇子,三皇子身后的人已经许多,比那日出头的人还多些。

贾琏暗暗心惊,只三皇子便是如此,那么已经与其抗衡的四皇子那边又是怎样光景呢,这么一想,便是愈发坐不住了,不等在屋中用饭,贾琏便急急地去寻贾赦,要将这些说与贾赦听。

到了荣禧堂,贾赦正在自己书房中,见贾琏的脸色,便知必然是探听出来了什么,因而命贾琏将知道的事情说出。

听完贾琏之语,贾赦并无太多的惊讶,当日在朝中,他便有了预感,如今更是明白,贾琏又说起王仁约他之语,能借此多得些消息,贾赦岂有不允之礼,命贾琏务必仔细留心。

贾琏从贾赦书房中出来已是深夜,待他回到东院,却发觉王熙凤亦未用饭,饭都在炉子上温着,急忙拉了王熙凤一起吃饭。

此间事王熙凤既知,史溁便也知晓,听得如此信,史溁感慨权势动人心,又细问了王熙凤其中端的,将事情了解了大概之后,心神才稍安。

却说,王子腾出门去一去就是两日,待他办完事回家,才知贾琏和王熙凤来过了,他心道不好,便去寻方氏。

“我听门房说侄女儿和侄女婿前儿来了?”

方氏点头道:“是,说是来看仁儿一家的。”

王子腾一听贾琏和王熙凤来了,就知道他们必定是来探听虚实的,什么看望王仁都不过是寻出来的借口,因此,他急忙问方氏道。

“他们来了都说了什么?”

方氏正帮王子腾宽衣,听他问,便仔细想了一会儿,方摇头道。

“没说什么要紧事,不过是说些管家上的闲话。”

方氏将衣服挂好,回来又想了一会儿,忽然说道:“凤丫头和我说,南安郡王府的雅集,琏儿也想去,老爷,你说凤丫头是什么意思?莫非他们也想......”

闻言,王子腾直接放下了手中茶杯,皱眉问方氏道:“果真有这样的事?”

问完,王子腾便自说自话道:“不对,不该是这个态度。”

见他如此,方氏急忙问道:“如何不对?”

王子腾答道:“他家里的赦大老爷和咱们不是一样人,我才躲了赦大老爷的追问,后脚他们两个就来了,你说还能有好事儿?”

方氏听了,急忙将与凤姐所言一一原样说给王子腾听,生怕有什么错漏的地方,坏了王子腾的事。

王子腾按句听过,才松了口气,对方氏道:“无妨,没什么要紧,除却凤丫头拿南安郡王府试探了一回,其余都没什么。”

方氏这才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王子腾见并未泄露什么,才安下心来,就听方氏说道:“老爷,若是鸾儿没嫁到保宁侯府,咱们大可以不跟着掺和的,贾家还有个九皇子呢。”

王子腾亦是幽幽叹道:“我如何不知,就是九皇子年纪小,可年纪小有年纪小的好处,再不济还有七皇子,有两个皇子,保不齐比那两位胜算更大,就是不得登上那个位置,也可保全家富贵无虞了。

只保宁侯府已经铁了心要支持三皇子,我就是再不愿意管,也总得顾及着鸾儿的处境。”

方氏面露愁色,对王子腾言道:“也是没法子的事,原以为是门好亲,谁知他们家里这么乱,倒叫我的鸾儿跟着受累。

老爷还是多劝劝罢,若是能早些脱身,也是好的,总不用担惊受怕。”

方氏没说的是,自己家里都乱成那个样子了,竟然还有心思去争荣夺势,也不知整日里都在想什么。

王子腾也心疼女儿,问方氏:“鸾儿那可还得手?若是银子不够使,咱们再贴补一二,这回总要叫鸾儿在府里立了威,让那些人知道跟着谁才有好日子过才是。”

方氏答道:“足够了,便是收买人心,也该有手段才是,我已经嘱咐了成嬷嬷,断出不了错的。”

王子腾点头,累了一日他便回房休息,不想,方氏记得王熙凤之言,便与王子腾说了,王子腾虽有些犹豫,到底遂了方氏之意,一夜无话。

且说贾琏果然应了王仁的约,到了席间,却见卫家、冯家、陈家得人都不在此,都是些其余人家的纨绔子弟,贾琏在未上进时,也曾与这些人在外厮混过,便也都是熟识之人。

席间酒酣上脸,贾琏便作醉了,试探虚实,这些人本不是什么精明之辈,却知晓府中之事,在贾琏的有意引导下,便有人说漏了嘴,将知道的事情说了个十足。

待再探不出什么,贾琏便作自己醉死了,连带着几人各到了偏房中休息,贾琏本就没醉,见无人注意,便带着昭儿悄悄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