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城门的人手自然是赵文华的嫡系,李逸也瞒着他们倭寇要攻城的消息,更没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计划。
所以,在遇到倭寇攻城,他们就一触而溃,表现得是如此真实而自然。
倭寇自然也没有觉察到有任何的不对,在城防军溃败之时,想都没想就直接冲入城中。
却没想到,冲进城后不久,他们就发现,城里的每一条巷口都被石块堵住了去路,唯有一条直道没被堵。
“啊,这是陷阱,我们被包围了!”
“啊,我们中计了,快,快退。”
狡猾的倭寇此时也终于发现不对,阵营一阵慌乱。
可领头倭寇也不简单,很快便让他们止住了慌乱。
并在叶子的带领下,他们正想缓缓退出城去。
可冲锋之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逆转的,当他们阵营在转换之际。
街巷两侧的屋顶出现了大批弓箭手,他们在倭寇们转换阵势间,露出破绽之时,便在弓箭校尉的带领下,对着下方的倭寇射出他们手中的弓箭。
倭寇面对这样的攻击下,又是一阵的慌乱,阵势完全打乱。
恰好此时,倭寇发现他们攻入城中入口处,早已被人封住了,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恍然是李逸领人堵上了倭寇。
当倭寇组织起来,再想冲破封锁线时,正面的战线早已短兵相接起来,加上倭寇还需要防备上方射来的箭矢,完全不能全心全意冲击封锁线。
加上李逸早就料到,负责城门封锁线这边定然是压力最大的,所以由他亲自带队,加上岑路不放心李逸,硬是要跟着他。
所以,负责城门封锁线这边的战力,丝毫不比负责正面封堵巷口任轻那的战力差。
李逸也清楚自己这一包饺子的战术,定会让倭寇狗急跳墙,更加疯狂反扑。
可为了能一战功成剿灭这一带的倭寇,好成全九公主和自己师兄。
李逸也不得不疯狂一把。
好在,得知被包了饺子的倭寇,为了突围,前后倭寇们形成对冲,加上李逸安排的弓箭手,阵型早已经被打乱了。
虽然倭寇战斗力更加疯狂,更加猛烈除外,却没形成冲击力。
李逸带领的包围圈没被冲破,阵脚渐渐地稳定下来,显然胜利的天平正向李逸方倾斜。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此时,更加看重的就是尖刀上前那个人勇武,只要领头之人能顶住冲杀的压力,就能大大提高士气。
是以,李逸在一开始便带头顶在最前面。
虽然李逸如今武功落到最低点,可他的身体力量却是在这世界属最强的一个,断层的那种。
随着一阵低沉而有力的战鼓声,李逸如同猎豹捕食般冲入战场中,身形挺拔如松,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手中一柄长枪,枪身银光闪闪,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杆枪,似乎不像是他的武器,更像是他灵魂的延伸,只见他枪出如龙,枪尖划破空气,星芒点点,带起一阵阵尖锐的破风声,仿佛要刺破苍穹,展现出一种无畏无惧的气势。
倭寇但凡被枪芒笼罩住,点即死,挥即亡,李逸身前顿时出现一片空白区。
可汹涌而至的倭寇,很快又填满了这片空白。
紧接着,李逸手中的枪身灵活转动,化作一道银光闪闪的弧线,横扫而过,带起片片枪影,宛如银龙出海,气势如海。
霎时间,空白区又再呈现。
可犹如蝗虫的倭寇,不管他们是否愿意还是不愿意,都瞬间又再填满空白区。
随着李逸身影的突进,紧跟其后的是岑路,他负责护卫着李逸的同时,也兼任着为李逸减轻压力。
可当他看到自家主子那矫健的身形与长枪仿佛融为一体,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跳跃都恰到好处。
时而枪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繁复而精妙的轨迹,如同繁星点点,令人眼花缭乱。
时而枪身猛然上扬,枪尖直指日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他脸上却始终保持着专注而平静的表情,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干扰到他,完全沉浸在了这片肃杀的战场之上,如同一尊杀神。
在岑路愣神的片刻,李逸已经又杀前了几米,岑路一个激灵,他连忙赶上自家主子的步伐,再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主子要是有损一根毛发的话,就算主子能原谅自己。
主子身边的那些莺莺燕燕也会撕碎自己的。
李逸神勇的表现,也让倭寇领头的感到惊讶,于是倭寇中也走出了一位年轻的女子,正是率领这支倭寇的女匪首,一直仇视李逸他师兄戚继光的叶子。
李逸见到倭寇中走出来的人是叶子,顿时感到愉悦,开心了起来。
因为李逸一直示敌以弱,以诱叶子出战。
是的,李逸那一阵厮杀并没有全力出手,而是把自己的武力伪装得比叶子强不了多少,虽然表现得很厉害,那都是对普通战力的倭寇而讲的。
不然,李逸表现得比普通战力还弱,只可能让叶子轻视或是警惕,如何能轻易逼得叶子亲自出手呢!
如今,叶子主动出击,李逸只要拿下对方,便可以轻易击溃这一支倭寇。
当李逸与叶子短兵相接之时,李逸猛地加大力度输出,顿时把叶子打到措手不及。
李逸手中长枪一震,立马将叶子手中的刀击落,让叶子的中门大开。
同时,李逸枪身前探,直往叶子的咽喉一点。
此时,叶子的神色还在为自己兵刃被利用击落而惊恐中,那一抹银光已经点在叶子的脖子上。
叶子的神色还正从惊恐转向死寂时,叶子的神色就停止变化,整个人软倒,落幕了。
只见李逸手中的长枪早已穿透了叶子的脖子,正个人,哦,不,应该是尸体因为没了支撑,如同挂在李逸枪身上。
“贼首已伏诛,将士们,给我杀!”?
在最恰当的时候,岑路那大喇叭般的喊声响彻全场。
战场中的倭寇抬头望去,便看到他们的首领叶子此时正被李逸用长枪挑起,高举在半空,明显是死透了。
倭寇们的士气顿时衰落了许多,可战力仍然不减,反而有了一些上升的趋势。
见此,李逸很清楚,这是倭寇这种流寇亡命之徒的特征。
并不是其实首领死亡就能改变战局的,往往在没有生路可逃绝地之境,反而会让他们的凶性更胜,战力更高。
当然,也是有办法逼迫他们投降的,那就是要彻底把他们打怕,让他们再无一点反抗之心才行。
可是,以杭州这些兵卒根本就做不到如此。
此次要不是有李逸的护卫队充斥在其中,带领着这样的队伍,李逸都有些不敢围困住这些倭寇。
现在就出现了李逸最担心的事,那就是倭寇的死战到底。
李逸如今只能领人把倭寇逼往弓箭校尉带领的弓箭手的覆盖范围内,利用箭矢,尽量消灭倭寇的有生力量。
可弓箭等杀敌器材,在这杭州还是少了,不能做到全歼倭寇。
好在李逸还是有着后手的,那就是戚继光的部队。
在倭寇攻城之前,李逸就已经让手下去联系戚继光了。
至于如何精准找到戚继光,李逸还是留下手段的。
一直跟在戚继光身边学习的虞风便是李逸留下的联系人,所以李逸的人手是绝对可以轻易找到戚继光的。
就在李逸这边率领的队伍就快压不住倭寇之时,斥候给李逸带来了好消息。
戚继光已经带着他的队伍回援杭州,此时离杭州城不远了。
李逸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组织封锁城门这边的队伍,边战边退,让出城门的后路给倭寇。
倭寇得到了撤离的后路之后,战力立马就小了起来,让李逸他们又有了轻松应对倭寇的空间。
当倭寇后撤到城门处时,戚继光率领的队伍正好赶回到。
与李逸又再一次包围起倭寇,而且戚继光部是新进入战场的,精力旺盛,瞬间就把倭寇打得哭爹喊娘的。
已经泄了一股气的倭寇再也组织不起什么像样抵抗,在李逸带领岑路、任轻的冲杀下,成功与戚继光会师。
不多时,就轻易歼灭了一股倭寇。
“师兄,现在赵文华被金直骗到他的驻地,现在我已经拿到了金直驻地的线路图,我们可以直捣黄龙。一举拿下金直,顺便除掉赵文华。”
在杭州这场倭寇歼灭战后,去跟踪赵文华的杨小楼也出现在李逸面前,并带来了金直驻地的线路图。
至于陈小双,她还在监视着金直驻地的动静。
李逸也不再多等,立马带着人来找戚继光,把情况告诉戚继光。
当听到李逸的话后,戚继光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正好灭了金直后,九公主那边也就不用牺牲了。
于是,戚继光立马同意了李逸的提议。
二人清点人马,便在杨小楼的指引下往金直驻地出发。
一路无话,很快便到达金直所在地。
陈小双也找上李逸,把金直驻地情况禀报给他。
“你是说,金直和赵文华一直宴饮?”
听了陈小双的汇报后,李逸身旁的戚继光有些疑虑,便追问起陈小双来。
没等陈小双回答,李逸便代替陈小双说:“师兄,我相信小双所说的。现在这情况,适合突袭,先把金直布置在外的护卫灭了,剩下的都醉得差不多,我们不用吹灰之力便能灭之。”
戚继光听便立刻表示同意,却表示不同意李逸亲自去突袭。
面对戚继光在这方面的强硬,李逸只能同意了戚继光的要求。
显然是之前杭州城与倭寇那一战,李逸冒险行为,让戚继光感到心惊肉跳的,再不同意李逸亲自出手了。
主意落定,戚继光便去行动了。
不久,李逸便听到远处金直的驻地响起厮杀声,李逸听了,便知道戚继光已攻入金直驻地。
这时,戚继光留在看住李逸的副将常威将军听到响声,开始有点蠢蠢欲动的急切。
见到如此,李逸随即便向常威说:“常将军,现在戚将军他已经攻入了金直驻地,你也不用看着我,也带人去帮忙吧!”
“殿下,我的任务是保护你!”常威虽然十分意动,可仍不上李逸的当。
李逸有些无奈,便向常威保证道:“好了,常将军,如今大局已定,金直没有翻盘的可能,你不如去助戚将军一下,尽快结束金直的性命,这样我就更不用涉险了。”
最后,已经心动了的常威,很快便被李逸说动了!
望着被李逸忽悠远去参战的常威,而自家殿下却没有丝毫行动,在李逸身边的陈小双不禁疑惑地问:“殿下,既然常威将军已经不在这,我们是否要行动。”
“你傻啊!我是监军,你见过监军上战场的吗?”面对一脸疑惑的陈小双,李逸不由生起逗逗她的心思。
“殿下,可你之前在杭州不是上了吗?”可是关键时刻,陈小双没有配合,反而问出让李逸尴尬的一句。
“呵呵,我的意思,我们就在这里等,等那赵文华自投。”李逸十分生硬转换了话题。
陈小双倒是被李逸转换的话题挑起兴趣了,不解地问:“殿下,你确定赵文华能跑掉,不会被戚继光一刀砍了?”
李逸瞥了陈小双一眼,幽幽地说:“师兄的性子你不是很了解,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会放过赵文华的,你会说他迂腐,但这却是他的原则,也是他被人敬佩的一面。”
李逸说完后便不再出声,静静在原地等候着。
陈小双望了望李逸,欲言又止,最后也是没开声,只是随着李逸站立当场。
“殿下,前方有人来了!”
果然,没让李逸等多久,金直驻地方向有了一队人马正向李逸这边赶来,被眼尖的陈小双发现。
“终于来了,小双,你带人去杀光他们!确保我们的赵大人死于金直和倭寇勾结之乱中。”还没等那队人马靠近,陈小双便听到李逸森凛的命令。
“是!”面对李逸的命令,陈小双还有些不解,却也没多问,直接答应下来。
在陈小双送赵文华进金直匪寇的刀口后,才从杨小楼口中知道原因。
“小双,你觉得直接往杭州城逃走的人会是谁?一不可能是金直的人,他们逃命怎么也不会昏了头,自投罗网的;二不可能是逃兵,以戚将军的治军之严,再怎么差也是不会出现逃兵;那就只有第三种,那是赵文华在逃。”杨小楼如此分析给陈小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