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别人艰苦抗战,你横推百万倭寇? > 第230章 一己之力,横推百万倭寇!

21岁的三军副总司令?

如果是一年前听到,他们八成会认为总座疯了。

但现在听到,眼中却只有尊重和敬佩,不敢有丝毫嫉妒。

开玩笑,新一集团军成立之前,陈峰就不知道杀了多少鬼子。成立后,又接连击败鬼子中部、北部、东部方面军,每一次歼敌都在20万以上。

算上那些因战场混乱并未得到统计的战果,可以说陈峰是真正做到了以一己之力“横推百万倭寇”!

而且他麾下部队歼灭的鬼子,没有一个俘虏,全都从物理层面灭杀,战绩含金量无人能比。

现在只等将盘踞在粤省的南部方面军赶下海,就能实现抗战以来所有人苦苦索求的辉煌胜利。

这样一位旷世名将,天纵帅才,当三军副总司令有问题吗?

没有丝毫问题!

他们满脸艳羡的看着总座赐给陈峰的宝剑,剑柄上刻着八个字:

“国之利刃,当断则断。”

陈峰的军靴在大理石地面上磕出一声清响,他双手接过宝剑,剑刃寒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上。

这一瞬间,会议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这不是简单的晋升,而是一场权力的地震!

三军副总司令!先斩后奏之权!

坐在末席的22集团军参谋长徐士诚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中将领章,他在陈峰这个年纪时,还在军校当教官。而现在,这个年轻人已经能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

果然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陈峰定不负重托!”

陈峰的声音像淬火的钢。

他转身面向众人时,肩头金星在春日阳光下折射出刺目光芒,照得几位老将不得不微微眯眼。

众人纷纷起身,言辞恳切地表达祝贺。

“陈副总司令,愿您往后一帆风顺,继续带领我们打胜仗!”

“陈司令杀鬼子那叫一个痛快,真是大快人心,往后还得多仰仗您!”

“陈将军挽救国家于危难,实乃国之栋梁,国之干城呐!”

“我也盼着陈司令早日成家,早生贵子!”

“……”

赞美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茶杯翻倒的声响中,陈正奇适时展开新的文件。

“鉴于王家和刘家之前的兵变给国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这次军事动荡中,军部的制度和管理也暴露出诸多缺陷。”

“经慎重考量,我决定让陈峰副总司令牵头,对全国部队展开一次彻底的改编与梳理。目的是铲除毒瘤,优化编制,提升部队战斗力,为抗战大业筑牢根基。”

“我宣布,即日起,全军开始实施'铁流整编计划'。”

陈正奇的声音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各战区进行合并,形成抗战统一战线。”

“撤销所有杂牌军番号,淘汰老旧装备,全力建设现代化新军。以后,将没有中央军这一概念,各部队全由军部统筹指挥,不分派系。”

这话一出,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众人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刚刚提拔陈峰为副总司令,已然是破格之举,如今竟让他全权负责全**队的改组,这权力之大,超乎想象。

在座的二十几位将领,往后都得看陈峰的脸色,甚至去留都可能由他决定。

从夏国建立至今,从未有过年轻将领手握这般巨大的权柄。

众人心中虽有担忧,怕陈峰年少轻狂、目中无人,可一想到陈家叔侄麾下已掌控200多万部队,甚至可能已经达到300万。

他们权衡再三,也只能纷纷赔上笑脸,连声赞成、恭贺。表示不管理解与否,都会坚决贯彻陈峰提出的改组方案,接受铁流整编计划的安排。

陈正奇见无人反对,神色稍缓,露出满意的笑容。

可看向陈峰时,又变得严肃起来,认真说道:“这次铁流整编计划,对你而言既是认可,也是考验。执行过程中,军部乃至全国都会一路开绿灯,毫无阻碍。但我也有个要求……”

“部队改组完成后,你必须尽快派兵南下,光复粤省,把鬼子全部赶下海,让咱们的国境线重回全面抗战爆发之前。”

说罢,他轻轻叹息一声,神色颇为感慨。

这个要求也是他三年多来一直未能实现的夙愿。

陈峰毫不犹豫,双脚猛地一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斩钉截铁道:“总座放心,在座诸位放心,我绝不会以权谋私,做出危害国家之事。”

“我在此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必定光复粤省,将小鬼子彻底赶下海!”

“哈哈哈……好!!!”

陈正奇听后,放声大笑。

陆辞修和一众陆军将领也不禁感叹“后生可畏”,脸上满是期待。

众人心里都清楚,今天这场所谓商议军国大事的会议,他们不过是听众罢了。

王家和刘家的下场还历历在目,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资格。

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乖乖低头做事、适时抬头陪笑、点头同意决议”,绝不多做多余的动作。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怀心思,鱼贯而出。

陈峰则独自站在露台上,忙里偷闲,享受着难得的轻松时光。

远处长江奔流不息,货轮鸣笛声惊起一群白鹭。

在这段硝烟初散却仍弥漫着紧张气息的时期,胜利曙光终于洒向大地。

而他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又迎来了一段忙碌而充实的工作。

……

陪都的广场上。

一场公开审判正庄严地进行着。

王家和刘家的余孽们被押解至台前,他们昔日的嚣张气焰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恐与懊悔。

审判官义正言辞,细数着他们勾结外敌、残害同胞、妄图破坏抗战大业的桩桩罪行。

台下,百姓们群情激愤,声声喊着 “严惩罪犯”。

最终,随着一声声枪响,这些罪大恶极之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场公开审判,不仅是正义的伸张,更为陈峰接下来的大清洗活动正名,让百姓们理解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行动。

与此同时,抄家行动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士兵们穿梭于王家和刘家的宅邸,将一箱箱金银财宝、一份份产业文书收缴上来。

全国各地的王家工厂里,机器虽已停止运转,但仍具备利用价值,如今它们将被充公,并入陈峰搭建的工业体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