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这个男人没有外挂 > 第8章 终落定

四合院之这个男人没有外挂 第8章 终落定

作者:八大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7:16:15 来源:小说旗

“领导,没其他办法了么。”巫马心头一沉,“不瞒您说,为了过来的路费,我已经掏空了家底,现在就算我想回去,也实在是没办法了。”

他已经是破釜沉舟,来京的路费都是当了老娘的婚戒,一趟来回,难道还要把虎皮褥子给卖了?

那马彩娟当初的奉献不就跟笑话一样了吗。

“没办法,巫马同志,国家有规定,我们就要执行。”副科长回答的很干脆,“不过你这个情况也的确有困难的地方。”

“这样吧,班先不让你上,不过户口可以先迁到厂里挂靠,先解决定量的问题。”

“你叔叔现在住的房子,租金在你上班前,先由厂里垫付,等你上班发工资后在陆续扣除,你看怎么样。”

副科长的建议让巫马松了口气,连连点头道:“可以,太可以了,领导同志,谢谢您。”

有了城市集体户口,有定量,在城里扛大包当窝脖巫马也有信心撑过两个月。

前文有述,自58年《户口登记条例》颁布以后,城乡二元化已然形成,居民分为农业户口跟非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里其实又分两种,城市户口以及城市集体户口。

其实后世这种集体户口也还存在,到外地上大学时,是可以选择将学籍跟户口一起迁在学校,这个就是集体户口。

五、六十年代,这两种户口待遇差别不大,唯一的差别就在户口挂靠地,比如城市户口必须要在城里有房,而集体户口就如巫马此时,没有具体房产,户口只能挂靠在轧钢厂。

这种户口跟随工作变动而变动,如果工作关系在轧钢厂那么自然没问题,如果因为意外被开除或辞职,导致工作关系不在轧钢厂,那么户口关系就会被轧钢厂清理出去,户口自然而然再次变成农业户口,是要被遣返原籍的。

而矛盾之处就在于此,想靠一份工作把户口变成真正的城市户口就需要房产挂靠,但目前房屋根本不允许私人买卖,死胡同了属于。

建国初期,国家是承认私人住房的,甚至鼓励私人新建,只是严格限制投机罢了。

待到58年以后就跟以前不同,社会主义改造后,‘一大二公’思想深入住宅建设与分配领域,住房私有被彻底否定,代之以泛福利住房政策,由公私并举转为公家统建。

所谓泛福利政策就是目前正在实施的租房策略,房产是国家资产,由街道办等政府单位统一管理,对外承租的也都是对公单位,私人想要租房,想都别想。

房租呢一般是个人承担一部分,单位承担一部分,每个月在工资里扣除,正常也就是在两三块钱左右。

换句话说,58年以前买到房的,或者祖上本就有房产的,户口本有挂靠的就是城市户口。

靠着上班,单位承租分房的,那就是城市集体户口,这些房子都是国家的,并不会让人挂靠。

一直得到78年以后,泛福利房政策改革后,房产才由公有慢慢转为私有,这些工人才变成真正的城市户口。

巫马很知足,这位副科长已经帮很大忙了,如果厂里不把他的户口迁到厂里挂靠的啊,凑不齐回去路费的他,怕是要被当成‘盲流’遣返了。

暂时办理不了入职,副科长就写了一份材料,盖完章后交给巫马,让他先去派出所迁一下户口,然后找街道办,入住巫泰以前的屋子。

人生地不熟,又没钱找黄包车,巫马只好一边问路一边走,派出所迁完户籍后,又拿着证明到街道办办粮本、副食品本之类的,这一通忙活,直到人家街道办快下班才算处理妥当。

好在这会干部大多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哪怕已经下班,还是安排了一个工作人员带着巫马前往巫泰以前的居所,避免了他刚到京城就露宿街头。

街道办算是军管会退出历史后的演变出来的一个部门,尤其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街道办更成为‘政社合一’的基层政权,职能边界模糊,权利极大。

上到组织生产、下到定量发放;从生老病死,到招工结婚;反四旧、查特务、宣法制、查盲流,可以说从出生到死亡,事事都能跟他扯得上关系,完全可以看成以前封建时期的衙门。

现在是下班的点,路上人们川流不息,蓝灰色的人群里,工人们三三两两谈笑而行,虽然脸上不免疲惫,但却尽显国家主人翁的精神。

只可惜,工人们再有力量,也避免不了脸上的菜色,刚刚街道办的人就跟巫马解释了,因为今年收成不好,定量只能购买百分之七十五,像巫马这样还没工作的城市居民,定量只有27斤左右,重体力劳动者也才45斤上下,还得是粗、细粮夹杂的买。

看起来似乎不少,但要知道,这年头副食品是极其稀少的,加上肚子里没有油水,人人都是大肚汉,想要吃饱,一顿干个两、三斤粮食根本没有问题。

这还是在京城,有比较充足的物资配给,虽然减量,但起码能够买齐,换成其他如西北之类的地方,有定量都不一定能买得到粮食,饿死的都不在少数。

虽然少,不过巫马已经很满意,再少也比在农村强,起码能吃口干的不是。

很快,两人就到了目的地。

“喏,巫马同志,这就是你叔叔住的地方,南锣鼓巷95号。”工作人员指着面前的四合院说道:“你叔就住在前院东厢房,带着间耳房。”

“你也算运气好,这院子一直是咱们街道的先进单位,军管会时特批了‘红星’的名字,以后在里面要好好跟街坊们相处,知道么。”

“好的,沈同志。”巫马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看着院子,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街坊们的优秀品德,追求进步,绝不会给‘红星’的招牌上抹黑。”

瞧,红星轧钢厂,红星四合院,一听就知道里面人素质特高,一定都是助人为乐,道德高尚,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的好邻居吧!

嗯,就是名字怪耳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