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这个男人没有外挂 > 第17章 而今漫步从头越

四合院之这个男人没有外挂 第17章 而今漫步从头越

作者:八大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7:16:15 来源:小说旗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地面,京城从沉重中慢慢苏醒,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块,展现着这座古老城市重新焕发的生机。

巫马被屋外的喧嚣吵醒,从虎皮褥子坐起身子,手臂向后,用力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大大伸了个懒腰。

掏出烟锅子,把剩下一点的烟丝全都塞进去,随着火柴点燃,烟气裹挟着尼古丁从气管滑向肺部,灼热微辣的气息让巫马的身体开始苏醒。

真是起床一锅烟,快活似神仙啊~

京城的清晨远比乡下吵闹的多,虽然没有公鸡打鸣,但勤劳的人们已经开始为了一天的生计准备起来。

这里要普及一下,并不是所有城里人都有工作,尤其是京城这样的地方。

中专跟大学毕业的还好,因为其专业性,毕业后基本都可以分配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工作,高中毕业的就惨了,从1956年以后就开始不再分配工作,改为由毕业生自主选择及用人单位自主招聘的制度。

招聘也不对外,除了解决一部分退役军人的工作外,基本上都由街道办来解决,推荐所辖居民里的优秀分子。

说起来就是简单的供求关系而已,建国初期,识字的人都不多,矮个子里拔高个,但凡有点文化水平的都会被提拔起来。

经过十年的和平发展,国家人口大爆发,从建国初期的五亿出头,到1959年已经到达六亿七千万。

老一辈人还没退休,工位还是继承制,新一批的学生又陆续毕业,工作岗位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僧多粥少,可不就任用人单位挑么。

人口大爆发给国家带来了人口红利,但对个人来说,却是千难万难,以前识字的就是人才,现在却得千挑万选,不说其他,鄂州就发生过一次极为恶劣的事件。

1956年因为教师无意中一句劝勉的话,导致了某城学生冲击县政府的闹剧,最后还被定义为‘反Gm’,生生祸害了一代人。

劝勉的是什么呢?

‘我们学校有1001名应届毕业生,但今年升入高中的指标只有50个,要发奋学习啊,不然到时候就后悔莫及啊!’

二十选一,中考,你细品。

简而言之,现在的情况就是适龄工作人口远超工作岗位,导致了很多没有工作的城里青年们,要么不得不在城里找零工贴补家用,唯一的期盼就是街道办什么时候大发慈悲,能选中自己分配个工作。

还有些家里条件好,不需要其上班赚钱的,闲着没事成天走街串巷,拍婆子茬架,成为城里最初的街溜子。

也别觉得现在的局势不好,苦日子还在后头呢,等国家跟老大哥交恶,工业转型戛然而止,为了偿还老大哥债务,还有大xx导致的农业减产,保障农业人口成了国家头等大事,导致国家不得不大量精简人口返乡。

如果家里没有过硬的关系,上述那些街溜子就是最好的一批人选。

1960年至起风前,累计精简下乡人口多达1690万人,其中高中学历的占比超过65%,等到了起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后,更是几乎每年都有超过千万级别的城里人被迫下乡。

所以说啊同志们,如果不幸穿越到这年头,能在城里有份工作已经算天胡开局,别挑三拣四的啦。

打开房门,阳光下,院里已经忙碌起来,家里有上班的已经开始准备早餐,学生们背着蓝色或军绿色的挎包,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奔向学校。

男人们握着草纸急匆匆的跑向院外,生怕赶不上蹲位,妇女们则提着夜壶,谈笑间排着队准备在公厕边清理一下

看了看大排长队的男厕,巫马把手纸塞进还有些发潮的衣服里,先到中院打了盆水回家洗漱一下。

上厕所不着急,反正等会要去街道办,可以在那蹭厕所。

现在牙膏牙刷已经在城里普及,但因牙膏的价格比较贵,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用的牙粉,价格低廉,两毛钱就能买上一斤,足够家里用上小半年。

巫泰家里是有牙刷的,但巫马看着那竹柄牙刷上卷曲的不成形的猪鬃,纠结良久还是没有勇气将其放进嘴里,最后还是用手指沾了些牙粉,在嘴里搓了搓,且当刷过牙了。

洗漱过后,抖了抖昨晚洗的衣服,细心的穿在身上,虽然还有些潮,不过今天外面太阳不错,加上他年轻火力旺,过不了多久应该就可以烘干。

家里没有镜子,巫马就着洗过脸的水盆细细打量一下现在自己的样貌,不得不说,还真是人靠衣装,巫泰个矮又壮,他高且瘦,但因为工服是批量制作,巫泰也没有改过,他这一穿起来竟还挺合身。

只是头发有些乱糟糟,看起来跟《斗牛》里牛二里一样,显得有些潦草,当然,这依旧掩藏不了他逼人的帅~气~

家里没有存粮做不了早饭,收拾好个人卫生后,巫马空着肚子随大流的跟院里邻居打着招呼走了出去。

今天目标,打零工,买粮食!

嗯,如果能多点钱买块洋胰子跟牙刷那就再好不过了。

还有理个发~

还有烟,怎么的也得买包经济烟尝尝。

南锣鼓巷始建于元朝,经历代改建,形成了包括妙豆胡同、板厂胡同等十几个胡同,从高空俯视,以南锣鼓巷为中轴,那些胡同分布两边,像极了满是多足的蜈蚣,因此也得名蜈蚣街。

这里归京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管理,离红星四合院距离只有三四里地,巫马溜溜达达到街道办蹭完厕所后,才找到昨天带他过去的沈干事。

巫马的情况轧钢厂已经跟街道办交接过,虽然原则上不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他在外面打零工,但考虑到具体困难,街道办还是给他开了一封介绍信,以方便他正在京城范围内找活。

甚至为了表示对巫泰同志英勇‘救人’的赞扬,街道办还特批了一些粘火柴盒的手工活给他,只不过他这会急着出去干活,约好等晚上再来带回家。

要么说街道办权利大呢,正式工、临时工,就是打个零工都离不开街道办开的介绍信,没有这封证明身份的介绍信,哪家单位都不敢用,生怕招进来个敌特破坏生产。

就连那些看似自由的拉黄包车、拉板车的窝脖,都得在街道办登记呢。

拿着介绍信,巫马意气风发的走出街道办。

奔向新生活的第一步,从这里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