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54章 夜袭神武关列为经典案例,中尉排长张大彪报到

楚云飞是真的羡慕嫉妒,既有三五八团,为何又冒出一个独立团。

看向副官孙铭,

“让人准备沙盘图,我要推演独立团对抗混成旅团的整个过程,召集358团所有营级军官参与,任何人不得请假。”

方立功呵呵一笑,不以为然道:

“团座,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吧,我认为独立团击溃混成旅团有极大的运气成分,既有该旅团战车大队不在场的侥幸,也有归建前懒散懈怠的客观因素。

与其说独立团击溃了混成旅团,不如说混成旅团自己的问题。

如果真要分析这个案例,独立团顶多占3成功劳。”

楚云飞懒得理方立功。

方立功属于晋绥军内指派的参谋长,可军事分析能力显然不符合参谋的职务。

只看到了这场突袭战的运气成分,看不到独立团对战机的把控能力,更看不到骑兵、步兵、炮兵的协同作战能力。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即便是松懈状态的混成旅团,有哪个团可以轻易的击溃他们?

换位想一想,夜袭神武关的是358团,仅靠两个营的兵力,能不能打出一样的战果,多半是不能的。

而在夜袭神武关之前,李峰可是刚刚灭了一个独立步兵大队啊。

这一点,怕不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吗?

有关信息迅速的送往各军各部,宋司令是既高兴又担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本意是将独立团放在晋西北,避开战场暗中发育,将来还有机会重新崛起。

经此一战,让他重新明白了一个道理。

锋芒毕露的人是关不住的,刚刚装进口袋,他的锋芒便会刺破所有。

即便在战场的边缘,李峰也能让所有人熟知。

68军刘如明军长才是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夸奖,独立团挂在68军独立第三旅麾下,名义上是他68军的部队。

打了胜仗,一荣俱荣。

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李峰,增添了不少好感。

有机会定要拉到军部来,这样的人才,得抓在手里啊。

另外,刘军长也是最早推崇德械装备的人,对于汉斯帝国留学归来的李峰,好感又加一分。

二战区长官不来虚的,直接拨给独立团300支步枪,6万发子弹,嘉奖独立团的英勇作战。

虽说战场节节败退,军工厂也丢了,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再落魄,随便拔一根鸡毛,还是能拉起一个步兵营的,这就是老军阀的底蕴。

借机向统帅部提议,将独立团纳入到二战区作战序列内。

毕竟晋西北就划分在二战区范围,在这片区域作战,当然归属第二战区指挥了。

心里的小九九盘算起来,送300支步枪,拉进来一支精锐步兵团,绝对是不吃亏的买卖。

日后有机会了,拉拢到晋绥军中来,岂不是大赚特赚?

其余退缩至山区的部队,得到消息的时间也不晚。

八路这边注重情报,也在第一时间分享了此战,要求各团研习作战精神,学习先进的作战理念。

战斗不是仅凭一股热血气,要多用脑子,多有手段。

采用各种方式,对敌造成破坏。

夜袭神武关,可以作为经典的案例,供各军、各团学习。

李云龙部此刻也已经撤往了晋西北山区,新一团在娘子关作战后,伤亡不小,被迫转入山区休整。

听手下给他汇报后,高兴的哈哈大笑。

“瞧瞧,咱们老李家全都是好汉,我叫李云龙,这个独立团团长也叫李云龙,日后必定要会会他,真给咱们中国人争气。”

“打的小鬼子屁滚尿流,没说的,绝对是响当当的汉子。”

“孔二愣子的独立团可就差远了,人家是独立团,他也是独立团,别说打混成旅团了,给他一个步兵大队,就够拉稀了。”

背后说人坏话,也不怕孔二愣子听到。

山区的一伙人正准备前往八路军新一团驻地,此刻打消了去八路军的想法。

张大彪大刀队出身,在29军内当排长,请了假回家看亲,还没归队的时候,29军就没了。

鬼子一路杀过来,哪还有归队的机会。

得知晋西北有29军独立团,当即打消了参加八路的想法,带了几个村里的汉子,一路往平安县去。

晋西北这地界可真是热闹了。

三教九流,可以不知道任何事,但不能不知道独立团。

平安县城内,

宋和拿着物资清单走进来,找李峰核对。

“一战成名,办事儿也容易多了。这是独立团最新花名册,应有的伤兵抚恤、军饷等,由第二战区负责,统一供给。

不仅如此,战区长官嘉奖独立团,特批了300支晋造步枪,我看了一下,质量比不上日械跟外购军械,可以作为新兵营的训练步枪。

日后咱们独立团算是上了第二战区的这条大船。”

李峰拿出钢笔,在文件上签字,确认接收了军饷跟物资。

嘱咐宋和抓紧把抚恤的钱发下去,一分不少,任何人胆敢克扣,他必严惩。

借机从周边几个县征兵,要一举扩充2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

事情还很多,眼看要入冬了,还得加紧筹备过冬物资。

不能光靠战区补给,还要自发筹集。

可以利用缴获的日械物资去换,筹集棉衣棉服。

独立混成旅团受创后,短时间内应该是没人找独立团的麻烦,抓紧时间恢复实力,抓紧时间练兵。

一刻都不能容缓。

战火波及大片区域,有不少逃难的人跑进山区。

家人没了,村庄没了,熟悉的人也没了。

品尝了伤痛之后,存活下来的人全是仇恨,参军,打鬼子,报仇雪恨。

掀起一股参军热潮,西北地区贫瘠,民风尚武,还真是练兵的好地方。

陈勇从门外进来,跟李峰汇报。

“团座,有29军排长来投,带了不少人过来,宋团副让您去看看。”

29军的排长?

李峰正琢磨着三个营的兵力从哪招,还差多少缺口,头也不抬的问,“带了多少人过来?”

“有小三百人,不少还带着武器。”

“小三百人?一个排长,带了小三百人过来?这可得去看看。”

陈勇、张喜民俩警卫员紧跟在李峰后边。

刚出团部大门,就看到了乌嚷嚷的一群人,有的背着枪,有的背着包裹,多而不乱,依次坐在墙边的地上。

见李峰出来,张大彪等人先站了起来。

“29军中尉排长张大彪报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