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 第41章 停车坐爱枫林晚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第41章 停车坐爱枫林晚

作者:狂飙的吗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01 17:17:24 来源:小说旗

“武馆没剩多少人了。”

“大师兄如今在延庆府府衙当的捕头,为民办案,也算是报效国家。”

“再加上武馆的日常管理都是大师兄在负责,师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对了,小许啊。”

白峰突然看向许平安,并不熟练的佯装出师兄的架子道:

“你是兵户,正是师傅需要的人才,下午师傅见了你,应该会很高兴。”

“现下时间还早,我带你在武馆内转转吧。”

许平安点了点头,跟着白峰在武馆内逛了起来。

破虏武馆很大,能看出巅峰时期在这里习武的弟子应该非常之多,至少能容纳上百人同时学艺。

武馆有很多堂口,分别是练武堂,演武堂,议事堂,藏功堂和接待堂。

刚刚许平安呆的地方,便是接待堂。

武馆内,除了练武堂和接待堂外,其他三个堂口的大门已经落上了厚厚的灰尘。

看得出来,已经很久都没人进入了。

愿意习武的学员凋零,师傅自然也疏于演练武道,传授功法。

看着偌大的武馆凋零成这样,许平安心中不禁有些唏嘘。

被战争深深影响着的不仅是他这种底层兵户,连曾经风靡一时的武馆,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

延庆府郊外,爱晚亭。

几架奢华的马车停在爱晚亭边。

延庆府的郊外寒风凛冽,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岱呈浅褐色。

若是仔细观看,便能发现浅褐中带着一丝嫩绿。

冬末初春,已经开始有坚强的植物,冒出绿芽。

在北方的冬末,今日的天气算很好了。

太阳温吞的挂着,在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延年书院的北定居士,要出仕了!

对于在官场上日渐式微的北籍读书人而言,这是极大的喜事。

大晋自建国以后,由于南方气候温暖,农业贸易发达,读书人拥有更好的治学条件。

北籍学子年年春闱时,都被南籍学子压着打。

再加上朝中派系争斗甚是激烈,北籍官员想要建设北方城市,举全国之力再次平定北方妖蛮叛乱的提议,总被南派官员驳回。

党政倾轧之下,北派官员日渐式微,想要实现政治抱负变得越来愈难。

如今北定居士吕岱入朝为户部侍郎,官居三品。

延年书院的先生们击节而歌,学子欢欣鼓舞,都觉得扬眉吐气,出头的日子快来临了。

爱晚厅不远处的斜坡上,三位老者挽手而行,其中一人身穿紫袍,两鬓霜白,他便是这次春游的主角。

吕岱,字定宫,号北定居士,宁德22年的状元。

次年致仕后,便回到老家延庆府治学,三十年间,桃李满天下,成了名满天下的大儒。

他本该有大好前程,入阁拜相,却在考取状元的次年黯然离开官场。

对于此事,士林间众说纷坛,有人说他得罪了当时的首辅,混不下去了,这才灰溜溜的卷铺盖走人。

有人说他是受了党争的波及,成了两派牺牲的棋子。

但不管怎样,三十年后,他终于再次出山,前往京城出任户部侍郎。

掌握整个大晋王朝的经济大权。

成为真正的实权大吏,位列朝堂诸公。

与他并排的二人身份同样不低,不说在延年书院中的地位,就是在大晋儒林中的名声,就不输北定居士。

穿白袍,蓄山山羊须的叫陈轩,字公台,书法大家,曾被先帝赞誉为‘当代书圣’,一手字写的是笔走龙蛇,遒美健秀。

穿蓝袍的叫裴谨,字慎之,兵法大家,早年所着的《兵法三略》至今还是大晋朝武将的必读刊物。

他就是许二郎的老师,也是大晋唯一能跟陆予相提并论的兵法大家。

令人意外的是,跟在三位大儒身侧的,不是他们最喜爱的学生,而是一位穿黄裙的少女。

少女长着一张鹅蛋脸,眉目如画,肤如凝脂,顾盼生辉。

她手里握着一根甘蔗,腰间挂着鹿皮小包以及一块圆形小盘,既像是风水盘,又像是某种法器,裙摆下是一双绣云纹的小巧皮靴。

手腕上款着一个麻布袋,用来装她樱桃小嘴里不断吐出的甘蔗渣。

一荡一荡。

除了三位大儒和黄裙少女外,远远坠在四人后面的才是延年书院最具潜力的年轻学子。

许文就在其中。

“北定居士终于要出山了,若是能得到他的赏识,春闱之后,咱们必定官运亨通。”

一位相熟的同窗低声道:

“从仕,老师们说今天的主题是《春游》,你准备好诗了吗?”

‘我大哥给我准备了……,而且是首七律,绝对能惊掉你们下巴,等着看我人前显圣吧’……许文望着前面的三位大儒,淡淡道:

“随便准备了一首,国政,你过于功利了。”

“这不是功利,治学与治官一样,都是苦心孤诣的活。”

同窗好友辩驳了一句,但知道许从仕不擅诗词,便没再多说。

“我到觉得国政说的没错,如今大晋官场风气**,高层党派互相倾轧,底层胥吏鱼肉百姓。”

“再加上北境连年征战,国家积病积弱,咱们读书人若想改变局面,心思就得活络些。”

“在其位才能谋其政。”

另一位学子参与进讨论。

叫国政的学子点点头,看向许文:

“你总说诗词是小道,可你文章策论写得再好,百年后,谁还记得你?”

“但诗词,是能传世的。”

“能名垂千古!”

‘诗词就是小道啊,能治国吗?能利民吗?纯是些不得志的文人发牢骚时说的酸话罢了……’

考虑到自己正准备拿着大哥给的诗词小道,去舔当了大官的老前辈。

许文喉头咕哝了一下,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国政诧异的望着他,竟然没抬杠!

前排。

‘书圣’陈宫台叹了口气:“吕兄,你当年要有他们一半的活络,也不至于蹉跎岁月三十载。”

北定居士笑了笑。

“这话不对,”兵法大家裴谨失笑道:

“吕兄这三十年,乃是在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如今吕兄入职户部侍郎,我北境延庆府的军费粮草还会缺吗?”

“待吕兄配合我延庆府官兵平定北方妖蛮,为大晋立下大功之日,就是我北籍儒林,重返大晋官场之时。”

北定居士沉声道:

“我此去重返大晋官场,就是去为我北籍学子开疆拓土去的。”

“但想重振北籍读书人往昔风采,光我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我等齐心协力,更需要优秀的年轻后辈。”

陈轩和裴谨相视一笑,后者扭头,望远远跟在身后的学子们:

“咱们延年书院难得一起出来春游,可有人愿意赋诗一首,给大伙助助兴?”

此话一出,一旁穿着黄裙的少女停止了往嘴里送甘蔗,眼神认真了起来,看上去亮晶晶的。

虽说出生武夫家庭,但她最喜爱的东西却有两样,美食和诗词。

两位大儒的话在学子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北定居士则是转过身,上前一步,从腰间摘下一枚紫色玉佩道:

“博得头筹者,可得此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