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什么仙?我忙着养爹呢! > 第四十六章 爱戴

修什么仙?我忙着养爹呢! 第四十六章 爱戴

作者:十二月的小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1 18:27:45 来源:小说旗

再次与陆坚会面时,萧亦山做出了一个决定。

如果陆坚接近自己是别有目的,萧亦山的这个决定,有可能导致他计划的最后一环失败。

而如果计划成功,那么,萧亦山便可打消对陆坚的所有疑虑。

两人商定之后,萧亦山策马赶回西集镇,而陆坚则去往了帝京另外一个地方。

到了西集镇,萧亦山看到,在京巡卫与曲曜县衙门合力之下,镇上的五万百姓,被安排的还算妥当。

在皇帝的圣旨中,已经清楚注明,西集镇内所有房屋都会推到重建。

家宅但凡推倒,朝廷重修后,便会对其增加两成的住宅面积。

临街的商铺依旧临街,热闹的地段老板,也可在重建后优先挑选商铺。

最重要,也是关系到重建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一条是:

西集镇内所有的住户,没人都可以得到十两白银。

这个数字颇为惊人,以至于好些百姓都不敢相信朝廷真的会掏出这么多钱。

不过,朝廷也早已核算完,用作安抚百姓的这五十万两银子,之后通过正常的赋税,半年不到便能收得回来。

西集镇这样的地方,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人流必定是络绎不绝。

过去因为镇子里各种简陋条件,西集镇还失去了不少商机,重建后,按照朝廷估计,这里的人口有可能增加到八万,甚至十万。

而萧亦山给他爹的营建图,户部和工部也都看过。

朝廷里也是有能人的,他们看完萧清远递上来的设计图,全都拍手叫好。

好些官员早些年,便想按照类似的方法对帝京进行改建。

无奈这地方是皇城,小修小改或许还有可能,可要推倒重来,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影响的不仅是帝都环境,甚至还有可能坏了王气。

而西集镇就不同了,别说推倒重修,就算是把它给抹了,对帝京也没什么影响。

而萧清远提交的设计图,又给了好些个工部建院大臣们施展手脚的机会。

他们实质的增加或减少了一些东西,也拿出各自看家的本事,准备将西集镇打造成一个典范。

如果能够顺利,那么,工部多年来,试图改造帝京的打算,也就并非绝对没有可能。

当然,这也就是现在的皇帝是隆景,心思活络,对各方面都有着雄心壮志。

要换成他爷爷,或者他曾祖父那样的暴脾气,工部官员只要敢提这样的意见,什么时候奏疏送上去,什么时候脑袋就搬家。

总之,营建还没开始,好些工部官员们都已经跑了过来。

他们本来是想找萧清远萧县令商议各种细节,然而一见面,萧清远却将这些事情都推到了他二子萧亦山身上。

而萧清远则不知为何,特别关注百姓迁移的事项。

“哎呀,没看出来,这萧县令如此体恤百姓。”

“是啊,我还以为他就是想从工程里捞钱来着,竟没想到,萧县令对百姓关怀备至。”

“不行,这事咱得写成折子,上报给陛下,一来告诉陛下,萧县令靠谱,二来,萧县令受陛下夸奖,那不也等于我们工部受陛下表彰吗?”

“嗯,所言甚是。”

工部这些年在帝京周围没拿到什么大工程,反倒是其他州府建设兴旺。

能不能赚钱是一回事,再这么下去,工部建院的这些官员,也就都没必要再待在帝京了。

无处施展报复啊。

任由张首辅再能算计,他也没想到,这群工部建院的官员,会不由自主的跟萧清远站在一起。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朝廷中,一股全新的势力开始萌芽。

萧亦山见到几位建院官员,表现得彬彬有礼。

以伍士杰伍大人为首的这些建院官员,官职虽然不高,但一个个在建筑上却都有真才实学。

而这些人一开始,全都拿萧亦山当成纨绔子弟,营建的事情没怎么跟他说,倒是提到了不少诗词方面的事情。

现如今,萧亦山在帝京,也算是一位名人。

但口碑却是两极分化。

《游帝江赠杨公》传开后,有人盛赞他乃旷世奇才。

但也有人对那半阙词很感兴趣,可对萧亦山却十分鄙夷。

这里头更多的其实就是妒忌。

在帝京,有很多没有儒道修为的文人,也是靠着卖弄文采为生,《游帝江赠杨公》火了以后,他们的生意其实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这些人多半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贬他抬己。

你萧亦山越出名,我就越踩,这样不就显得我更厉害吗?

因此,除了在个别亲历者眼中,其实萧亦山眼下也没什么大好名气。

只不过,这是在《赠念慈》还未流传开的前提下。

然而眼下,建院伍大人与萧亦山聊着聊着,忽然发现,这个年轻人对建造之事似乎颇有研究。

与之交谈起各种细节,萧亦山竟然对答如流,并还会提出很多新颖的看法。

渐渐的,伍大人开始明白,那张设计图很可能就是出自于萧亦山之手。

而另一边,安置百姓的地方也早已选好。

就在距离西集镇不到三里的一处低洼平地之中。

朝廷增加房屋面积,百姓开心。

朝廷按原址扩建街道,商户开心。

朝廷发银子,包伙食,所有人全都开心。

事情也跟萧亦山之前预料的一样,只要没有地头蛇添乱,没有人会傻得要来跟朝廷作对。

尽管距离很短,此刻,老爹萧清远对百姓迁移也表现得非常谨慎。

他生怕突然就爆发什么冲突,近乎一个一个点算着人数。

搭建棚屋的时候,他也亲自来到百姓之间,为的就是要用自己的官威,镇住眼下场面,让那五名钦犯不敢轻易动手。

然而在百姓看来,萧大人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帝国好官之典范。

天气逐渐寒冷,萧大人却满头大汗。

百姓们每往前挪动一段距离,萧大人都一脸紧张,有老人摔倒了他立刻上前去扶,有孩子走丢了,萧大人自己抱起来,立刻安排属下们寻找其父母。

在封建时代,老百姓更加懂得一个好官意味着什么。

半日时间,萧清远便已经收获西集镇全体百姓爱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