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二十三章 三英桥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二十三章 三英桥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黄永宁瞧见黄二老爷过来,他份属晚辈,却仍是大喇喇坐着,冷笑道:“人命关天,二叔说得这样轻巧,三英桥下发现了云台随身的手帕。”

“三英桥?”黄二老爷目露惊惧,跺了跺脚,扔了句话给黄永宁:“全凭你们大房自行处置。”竟转身不管了。

王恒看在眼里,暗暗叹息,家和万事兴,万户庄看来不是兴旺之相。

当日仍宿在二楼西厢,同昨夜一觉好眠不同,今日心事重重,辗转反侧,王恒索性起身在小书房里随意翻看翻看。

这间书房的藏书同样不丰富,让人联想到黄云台那一排大而无当的书房,生出一种今非昔比感觉。

江南很多旧家,阔绰的祖先留下了庞大的博物阁,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变卖典质甚至被仆役偷藏,不过几十载就所剩无几了。

王恒随手取了一册出来,是个市卖的通俗话本,刻工很粗劣,是江南通行的匠体字。显然没有甚么收藏的价值,是被主人闲来消遣看的。

又翻了几册,都是《翠浮庵》《夺风情》这样的艳情话本。

有册书中夹着一纸题诗“白鹤同住蓬莱乡,不记梅花几度香,颇怪小红太多事,犹知更深会玉郎”,落款很潦草,细细辨认下来是“穆之。”

诗不太高明,似乎是会真诗之流,这书房的原主人会是黄云台吗,这些喜好曝露了云台兄的另一面?王恒摇摇头,觉得不太可能,云台兄的学问不错,虽没怎么见他作诗,平仄断乎不至于错的。

晚间失了忽,一夜颠倒乱梦,梦见黄云台浑身鲜血淋漓呼救,他却动弹不得,第二天一早被刘妈叫醒时疲倦不已,全身酸软好似大病之后。

王恒略用了点糕团,便随黄永宁出了门,他们这一组带了两名庄丁,炳生,水生弟兄两个,都是年轻小伙子。

这时天还没亮,青黑色的天幕沉沉压着,庄中道旁还挂着灯笼,四个人一言不发赶路,出南门后天空微微露出几丝鱼肚白,走山路是很需要脚下小心的,道路可辨后王恒才放下心来。

黄家的茶场规模很不小,茶树修剪得整整齐齐,占据着整个山坡,如今是隆冬,茶场里没有人在劳作,四个人穿行时枯叶簌簌作响,越发觉得万籁此俱寂。

王恒听说过苏州城里最大的洞庭春山货店,就是黄家的本钱,市面上中等茶叶一两约需一钱银子,估摸着单这一片茶场,一年有上千两银子的收成。

怪道江湖上传言“钻天洞庭遍地徽”,洞庭两山的商人实在财力雄厚。

因昨夜没休息好,王恒深觉脚力不济,走了几里路,黄永宁略有查觉,放慢了脚程,王恒才堪堪能跟上队伍。

走了大半个时辰,茶园抛在身后,前处横出一条石桥,桥上山路开始陡峭,黄永宁说沿着石阶上山,就是洞庭西山首峰缥缈峰,石桥下两股溪流汇集于此,王恒意识到此处溪口石桥,应该就是三英桥,果然黄永宁几人停了下来。

庄丁炳生指向石桥下一处河滩,说昨天就是这里他发现的手帕,此时天光已经透亮,王恒一眼就看到此处河滩往前两三尺的岩石与泥滩的缝隙里,有一个清晰的脚印。

便问道:“永宁兄,昨夜手帕是谁去捡的,这片河滩庄上弟兄都踏进去过不曾?”

“昨夜炳生发现的手帕,由我下去捡起来的。”黄永宁看了看炳生弟兄俩,有些迟疑道:“似乎是我一个下去的,旁的人?”

炳生道:“当时我提着灯笼站在桥上。”

水生道:“我立在桥头给姑爷照亮,其余的人,都没有下河滩,都站在高处探照。”

王恒小心翼翼踩在脚印旁边的岩石上立定,这个脚印比他自己的稍微大一圈,极有可能是黄云台留下的脚印,于是跟黄永宁商议,叫人回去万户庄找一双黄云台家常穿的皮靴过来,与脚印大小比对一下便知。

黄永宁深以为然,叫水生返回找管事老严,去内院跟银凤要。

王恒心想,如果这里真的是案发现场,间隔时间不到一天,肯定还留有别的蛛丝马迹。

果然,发现脚印的岩石石隙里,藏着一张破碎的纸条,“未时末(下午三点)三英桥畔,切记单独前来。”

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寥寥一句,纸是普通的白棉纸,字却很奇特,似乎是用木炭写的,笔画横平竖直,不是黄云台的笔迹。

王恒递给黄永宁,道:“永宁兄,看得出是谁的笔迹吗?”

黄永宁接过纸条,想了想,摇摇头道:“不知道,从没见过这笔迹。”

王恒心中推演了一下事件发生的经过:昨日黄云台清晨回到万户庄,发现王恒远道而来,不打扰他休息,留书致意。接下来黄云台收到纸条,约他未时末在三英桥见面,这让他很不好决定,于是把自己关在书斋,最终决定午后悄悄出庄赴约,很可能赴约时被对方推下水,最后三英桥畔留下了他的手帕和脚印,纸条塞在石缝里,也许是情急时所为,河滩上看不出搏斗的痕迹,也许邀约的人是熟人。

由此推断,约黄云台来到三英桥的人很关键,既可能是凶手,也可能是知情人。

王恒郑重将纸条卷一卷,揣进贴身的衣兜放好,将来以作证据。

此际朝霞红艳,晨露未曦,他在河滩上朝上端详着三英桥,武康石的桥身在霞光中呈现出迷幻般的烟紫色,桥墩矫健地横跨在两股溪流之上,石身是古朴的圆弧拱,桥头植着一棵老松,别有一股仙灵之气,这应当是条宋元古桥吧?

进山的桥都这么美,缥缈峰更令人神往,不久之前,王恒还以为这几日会同黄云台上缥缈峰畅游一番,哪知道世事无常。

拾阶而上登上三英桥,耳中闻得水声潺潺幽咽,放眼望下去,两溪泉流汇成一股河水朝山下溅玉喷珠,汩汩流去,河面一丈开阔,料想前天下了一夜的雨,昨日的水势要大一点,假使黄云台落水,那么极有可能被水流卷下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