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二十七章 打醮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二十七章 打醮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这丫鬟年约十五六岁,皮肤黝黑,眉目还算齐整,通身打扮气度村里村气,是王恒前几日没见过的。

目光顺着丫鬟的手看去,陶杯放在剔红的茶盘上,搭配得不太合适,颜色就不大好看,茶盘是剔红的船型茶盘,做工很精美,是难得一见的名品,见王恒心下茫然,那丫鬟目露焦躁之色,王恒不禁心思百转,真是个奇怪的丫头。

这时黄永宁道:“这几日雪大,我也不安排爬山揽胜,七公子这几天多休息休息,倘若不怕天冷,只管在庄上随便逛逛,只是这雪忒大,好几年不曾这么下过,出门要仔细些。”

听他殷殷嘱咐,王恒心中生出一股暖意,略一思量,问道:“平安道场,需要我出力吗?能尽一点心意,我心里也痛快些个。”

黄云台道:“七公子乐意的话,在道场上拜几拜就足够了,平安道场做得是好事。”

他的言下之意,黄云台生死不明,做的是平安道场,毕竟不是开丧,也就不必要拘于虚礼了。

闲聊了几句,王恒推说困倦告辞离开,他注意到那个奇怪的丫鬟倒了茶就不见了。

晚上仍旧歇在二楼西厢房,这一夜无事,只闻听风雪大作。

晨起用餐后,过得须臾,外间传来丝竹乐声,想必是请来的那一班道士开始做法事了。

平安大醮的道场在东楼正厅,平日里关闭着,王恒还没有进去过,寻着乐声移步过去,一望而知是个富丽堂皇的雕花厅,黄家豪富果不其然。

严伯在正厅代表主家,见王恒前来,忙趋前行礼:“王七公子,这厢落座。”

王恒纱帽椅上坐下,掸一掸皮裘大氅,问道:“请得是哪里的道士?”

严伯道:“小人问过了二老爷,派水生前日去请的上方山正清观的道长,昨儿大雪只当是来不了了,不想运气还不坏,他们出门早,赶上最后一班客船到了西山。”

王恒心中懊恼,这样说来,昨日要是早起,兴许还赶得上末班渡船回到府城。

道士们吹打一番,歇了鼓乐。

打醮做道场,其实是很入世的,一名中年瘦高道士,在严伯指点下给黄家列祖列祖点神位牌,一笔小楷当真飘逸灵动。

另一位胖大道士,却是手巧,用金银箔纸折成各色香花元宝,再有两名道士,一个凝神画符,朱笔走龙蛇,另一个文质彬彬,年貌是四人中最年轻文雅的,口中念念有词,将五色令旗插入醮坛,他们忙忙碌碌,各司其职。

陆续有几个黄家族人进来正厅,都是年老无事来看热闹的,泡一壶茶围在八仙台上就不挪屁股了。

似乎对黄云台可能已经意外身故并无多少悲伤或者担忧,也是,云台兄曾说过从他曾祖起,长房嫡派便是一脉单传,万户庄中的族亲,亲缘确实淡薄了些。

据说打醮的这几日,主家要招待来客一天两顿酒饭,这些黄氏族人大约是来吃席占位来了。东楼厨下一早就搭了大棚出来,做好了开席的准备。

人渐渐多起来,厅堂上座位便有些不大够,见有年纪的人站着,王恒也不好意思大模大样地坐着,便踱步去瞧道士作法。

中年瘦高道士已经将黄家祖宗神位点好,有个白须白眉的老头叉着腰,用挑剔的口气朝老严道:“依我说,正清观里除了清风道长那几笔字还精神,其他人,都太俗。”

严伯低头哈腰道:“五太爷,清风道长年老体衰,早就不出门了,这位灵虚道长就是他的徒弟。”

王恒见那个中年瘦高道士,法号叫作灵虚的道长已经将黄家几代的神主位写好,便瞧了瞧,始祖元阳公,始祖妣黄陆氏,接下来即是四代祖宗,高祖考信义公,高祖妣黄展氏,曾祖考平益公,曾祖妣黄于氏,祖考崇德公,祖妣黄江氏,父两峰公,神主位排开,道士放在它应处的位置上。

王恒心下狐疑,为何黄云台的母亲没有神位,是她的身份有甚么不妥当吗?

他立在角落里想事情出神,冷不防乐声大作,倒吓了一跳。

原来是黄家姑爷黄永宁来了,正清观的那班道士知是主家来了,格外卖力吹打。

黄永宁的到来,意味着大醮正式开始,他看样子在庄中颇有人望,族中老头们纷纷起来同他寒暄几句。

一番繁文缛节,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许多人来人往,雕花厅里喧哗纷扰,王恒枯坐无趣,悄悄从后门离开。

从前厅回到他居住的二楼西厢房,经过一个小小的花池,水面早就冰封了,靠近河边还有几支枯荷,被冰雪压得楚楚可怜。

此时雪势稍减,雪花一星半点洒落,视野开阔了很多。

王恒闲极无聊,见此处倒还幽静,意欲独自呆一会儿。他身上披着大氅,抖一抖落雪,忽听得池边假山洞里似有人交谈,衣裾摇动的簌簌声朝洞口而来,王恒直觉不妙,也许窥伺了到了别人的**,情急中见假山洞北侧植了好一片修竹,便侧身闪躲了进去。

“姊姊,今夜祠堂。。。。。。我一定把话带到。”耳边传来女声轻声低语,又传来“咦”的一声,另外一个女声悠悠道:“方才有人经过这里,雪地里脚印是新鲜的。”

先前那个声音道:“姊姊太多疑了,今日人多,偶有人经过,无事的。”

紧接着一阵默然,传来踏雪的窟通窟通声,山洞中的两人朝着不同方向分开离去。

王恒视线所得望到的,是一个葱绿色棉袄的背影,梳了个双平髻,看穿戴应该黄家的丫鬟,蓦得心中一动,倒跟黄永宁内堂伺候的那个黑皮肤村里村气的小丫鬟有几分相似。

这丫鬟面目平庸,背影看来却有几分婀娜。

稍等片刻,觐得左右无人,王恒赶忙离了这是非之地。

屋外寒冷,雕花厅又沸反盈天,下午王恒便只在西厢房临帖写大字。傍晚黄家小厮来请,姑爷在内堂设宴邀王七公子小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