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七十章 永远在一起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七十章 永远在一起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黄云台有甚么烦心事,都会告诉李虚谷和瞿碧玉。

黄云台自小发现庄中有数人对他怀有恶意,便刻意对服侍自己的仆佣很优容,时常赏赐他们。有好几次,都是小厮们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来报告他,黄云台分析下来有人要对他下手,便会让他的心腹小厮去明月湾村李宅报信。

李虚谷或是派人来邀他去小住几日,或是亲自来万户庄一次,他少年老成,端着官家公子的派头,震慑住了一些蠢蠢欲动的坏心思。

李虚谷是诗礼之家的大家公子,李虚谷的亡父李令,原籍在乌程县,乌程李家门户很尊贵,可惜人丁稀少。

李父堂堂两榜进士,去岁病卒在吴县知县任上,官声很不坏,端看他身后家资不过小康,也知道李父为官尚可。

李母是个柔弱的官家娘子,不久悲伤过度撒手人寰。

继任的知县吴令,是李父的同年好友,李虚谷一张拜帖就能把县衙的公差叫来办差。

瞿碧玉的父亲早亡,母女二人一向是依附叔父过活,她并不是经常住在村里老宅,有时也回到苏州城里居住,这几年因她叔父去了山东做同知,她母亲病着不想动弹,因此母女二人回到乡下老宅生活。

为了减轻黄永宁的敌意,避其锋芒,黄家大姐数年前就称病不出,庄中诸事不理,病废在家。黄云台十岁上还没怎么念过书,只略识几个字,他发蒙读书,都是李虚谷教的。

三个孩子,相互依偎取暖,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逐渐长大。

过得几年,那一个春日时疫汹汹,洞庭西山户户都有染病的人,每天都有人家在吹吹打打办丧事,到后来,死的人多了,找个地儿埋了就完事。

李虚谷家的老仆也传上了疫病,服药无效,没几日就故去了,李虚谷渐渐也出现了时疫的症状,他家中本还有三两个杂役,此时见势不妙,怕染上时疫,竟都不告而别逃走了。

碧玉发现了李宅只剩李虚谷一人,便和黄云台一起照顾李虚谷。

李虚谷身体孱弱,熬不过几天眼看不行了,回光返照时,说:“碧玉我没有甚么不放心的,却不放心云台,你那个家中虎狼环伺,伺机谋夺你的万贯家财,你的姊丈武艺高强,心思叵测,你若是再长大几岁,碍了他的眼,随时都有危险。等我西去,你们不要报丧,云台本就跟我年貌相仿,可以扮作我读书科举,求取功名,做一个强者才能自保。我乌程族中已经没有甚么要紧人在,不会有人看出来的。”

李虚谷挣扎着把家中族谱和地契等物交给黄云台,临终之前,拉住黄云台和瞿碧玉的手,说:“李虚谷和瞿碧玉黄云台,永远在一起。”

因是感染了时疫身亡,停灵七日,棺木便入土为安。

碧玉看中了李宅东方的一片李子林,从那里朝山下望去,可以眺望到万顷太湖碧波,想来李虚谷也会喜欢。那里是李虚谷家的田产,就让李虚谷长眠于此吧。

两个人挖了半天,墓穴还是挖得不够深,这时有个年轻人路过,见两个少年人身体单薄无力,便留下来帮忙,这个年轻人是缥缈峰无尘老剑客的徒弟青雀,奉了师命下山在各个村子施药。

忙活到天将黑,墓穴才封好,黄云台亲手立的碑:恩兄李异庵之墓,立碑人李虚谷。异庵是李虚谷的别号,用了没多久,外人不会知道。

碧玉和黄云台在墓前墓后种了几百株菊花,陪伴李虚谷。

黄云台回到万户庄去后,碧玉便放出风来说时疫严重,李虚谷避难去了乌程。

黄云台回万户庄后,姐弟筹划了很久,过了大半年,黄云台找准机会去城里紫阳书院上学,又因袁山长提倡亲力亲为,把带去的四个伴当遣回西山,就此获得自由。

与此同时,李虚谷带着一个门子兼杂役回明月湾村读书,回村即告病,除碧玉姑娘外,几乎没见外人,而后把门子留在村中老宅,独自去苏州城里求学去了。

碧玉的叔父,现在调任苏州通判,她母子便也回到城里大宅生活,碧玉拜在沈孝廉的夫人门下。

这一年中,李虚谷访遍三吴名师,学问大增,听说吴令高高地升去了湖广,他当即下场,县试,府试,院试,几场下来不出意料考取了秀才。他对外只称身体羸弱,除了初一十五县学考评,轻易不出现在众人面前。

平时,他都是在紫阳书院,以黄云台的面目出现。

去岁秋,紫阳书院外舍来了一对同宗兄弟,人称王氏二抠的王恒与王才,和他很投缘,他发现,王恒那种小乡宦家庭的气质,与黄永宁不发疯时候极为相像。

到了深秋时节,黄家大姐写信来,用暗语通知他,他假死遁走,铲除黄永宁的时机到了。

教书法的叶先生兼管庶务,黄云台在帮叶先生誊写书院花名册时候,发现了王氏二抠的秘密,袁山长没有那么出尘,他入世得很,每一个书生花名册下,或多或少都写着几笔。

比如他黄云台,备注那里写的是洞庭春山货行,茶叶行少东,王恒的备注是文渊阁大学士,次辅王元驭之侄。

一个大胆的计划浮现了,黄云台准备将王恒引入黄家大姐的复仇计划,他要将王恒诱到万户庄,让他见证黄云台的殒身,由他来向外人宣布这个消息,并且,在以后能够适当得照拂一下黄云台的遗族,黄家大姐这些女流。

说到这里,黄云台躬身一揖,致以诚挚的歉意。

王恒楞楞地打量他,心中充满哀伤。

“如果不是豫章王和白鸢教主谋反,我父亲好好地还在山上修道,我们好好的生活,被这些野心家,投机者操纵,又能怎么办?所以张西如先生说得对,我们怎么能够每个人都去做隐士,都应该积极地入世,去扭转坏的世道。”黄云台道:“小王,你知道在定慧寺诱捕八十二条白鸢教汉子的柳知府怎样结局?”

王恒摇摇头。

“那酷吏在外任上生病死了,被他死了个痛快,阿虎他们寻到他的踪迹时,早就死了多年,人死业消,从前的人做出的牺牲怎么办?”黄云台热切地说。

王恒茫然,他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从前的人做出的牺牲,也只好算了。

“所以,我要入朝为官,要让普通小民也有申诉的机会,让柳知府这样的狗官明正典刑,接受国法审判。”黄云台的情绪依旧高涨。

王恒凝视着黄云台,真挚地说:“将来你若是在朝堂上,无论作甚么决定,都要多想一想云亭大姐,想一想碧玉姑娘,黎民百姓不需要救世主,豫章王和白鸢教主他们何尝不认为自己就是救世主。”

黄云台一愣,低头沉思不语。

踌躇了多时,王恒下定决心,唇边浮出一丝笑容,道:“兄台说了这许多,现在,我也来说一个故事给你听。”

有一个人,叫沈穆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