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五十三章 胡人畏威不畏德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五十三章 胡人畏威不畏德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大厅里三三两两围坐着土达妇人和大一点的女孩子,穿上了压箱底的服饰,脸上都带着拘谨的笑容,没话找话恭维着孙参将的如夫人,朝廷的处置还没有公布,是怀柔还是镇压?边境将领的意见很重要。

宴会进行得很晚,孙家如夫人没有发话,我们没人敢告辞。

我被怂恿着喝了点酒,头脑开始迷糊起来,我看不到自己,只看见同伴脸都红扑扑的。

不知甚么时候,我猛然发现大厅出现了数十名精壮的男子,穿着漂亮的制服,他们可能不是靖虏卫的军人,但肯定是明军,他们的眼中露出一种奇异的神情,如同捕猎的豹子一般,让人很不舒服。

我以为是幻觉,惊惶地朝孙家如夫人望去,孙太太已经不在座位上,孙家的仆役全部不见了,我大声呼喊:“孙太太,孙太太。”

未料灯火就此熄灭,我在黑暗中摸索着门窗,同伴们也反应过来,纷纷惊叫着想要逃走,但是晚了,门窗都已经被锁住。

黑暗中响起撕扯和哀嚎,此时此刻,我方才明白遭了暗算,我与同伴们踏入了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结果就是惨遭侮辱,无人幸免。

直到次日凌晨,我们才浑浑噩噩地被放了出来。

看到衣衫不整的妻女姊妹,父兄们目眦欲裂。

昨夜父亲去跟孙参将要过两次人,戌时末孙参将推说如夫人与土达女眷一见如故,要多亲近亲近,父亲低估了孙参将的寡廉鲜耻,竟信了他的睁眼说瞎话,等到亥时,又假装召了个仆役来回话,告知参加宴会的女眷已经自行离开。

父亲怒火中烧骑着马去跟孙参将理论,孙参将反咬一口,冤枉我们自愿侍奉来自楚藩马场的官人,因而导致军纪败坏。

这天杀的贼子,颠倒黑白。

父亲气得发抖,我们胡人男女定情要在篝火晚会上唱一整夜情歌,男子拔出身上佩刀送给心爱的姑娘,不是你们利欲熏心的明人,为了功名利禄能把妻女姊妹献给上官。

孙参将露出轻蔑的冷笑。

父亲策马跑回穹庐,匆匆集结起亲信人马.

弟兄们,我们回大漠。

结局当然是忧伤的,伯父处心积虑多年都没办成的事,父亲仓促起事更办不到。

父亲向北行不到四十里,被孙参将击杀于野,头颅悬于城墙上示众,追随他的血勇儿郎被击溃,我们一干女眷作为战俘被解送帝京。

那时,已是早春,形势已不可能更坏。

帝京春寒料峭,忧愁如同春雨春雷,无可止息,很多人生了病奄奄一息,我虽未存着死志,其实跟个活死人也差不多。

倏然过了多日,有个午后,狱神庙的婆子尖锐的声音响起来:“算你们几个走运,皇帝陛下赦免了你们死罪。”

那天也是我与妹妹香草以及红珠分离之日,我们被官府发卖的当天,香草和红珠就被人买走了,她们被人拉扯着拽走,我用久未说话的嘶哑嗓音喊着:“活下去。”

活下去,我们才能找孙老贼报仇。

次日一大早,婆子高声喊我,催促我收拾东西出去,我猜到有人买走了我,顺从地把随身物品打成一个小包袱背着。

出狱神庙,上了一架骡车,里面有男女仆人各一名,赶了大半日车,到通州码头,有一艘官船放下舷梯,等我上船之后立即扬帆起航,经由京杭大运河下江南。

女仆将我领到船舱二层,大舱间里布置了个长长的书案,伏案坐着一位三旬上下的书生,他听到楼梯吱嘎声响,转过头来欣喜地说:“凤姑娘,你来了。”

我有些愕然,这个人似乎是巡抚都御史刘大人幕下参军晏先生。

“我晓得你还有个妹妹,因我知道的晚了,不知给甚么人赎了去,你莫要着急,我已经托了表兄慢慢访来,人只要在这世上,总有希望,你们姊妹终究会团聚。”

我虽然不了解晏先生,冲着他的话,感觉是个热心肠的人。

于是,在碧水荡漾的运河上,在南归的船舱里,有时是晓露蒙蒙的清晨,又有时在小雨初霁的午后,有了很长很长的对话,当然,绝大多数是晏先生在说,我只是默默听。

皇帝陛下对凤三凤四之乱降而复叛,本来是震怒的,幸而内阁的相公们还比较中允,力程土达之乱,亦是朝廷及地方上威逼勒索过当的缘故,当以优抚为主,因此参与叛乱的土达军民,当前绝大多数已得到了赦免。

凤四有两口宝剑,一柄叫清霜,另外一柄叫紫电,现在归了孙参将,晏先生亲眼看见过孙参将舞剑。

巡抚都御史刘大人,他答应凤四的并没有忘记,凤四出走的第一时间,他就派人去拦截,谁知凤四已经被孙参将枭首,刘大人亲自去质问孙参将,何以恣意妄为,炮制楚藩马场军官军纪败坏事件,孙参将傲然道:胡人畏威不畏德。

刘大人参了孙参将一本,参他纵容军人军纪败坏,结果是石沉大海,明军军纪败坏本是常有之态,又涉及宗室楚藩,此番楚藩军官到靖虏屯堡是向朝廷进献战马,补充给养。无人愿管此事,只能留中不发。

莫要怨刘大人,刘大人严明清正,他只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晏先生因此厌恶了官途,他曾经上过国子监,后来考取了举人功名,投笔从戎完全是为了边塞情怀。

天不降忠臣良将,有啥办法,晏先生思来想去,决定回吴江老家种地。

晏先生的好友去杭州做官,官船里给晏先生留了一层位置,船南行过瓜州,空气中充满烟水氤氲,江南的气息渐渐浓重起来。

晏先生忽然忐忑起来,他讷讷道:“凤姑娘,我家中发妻早亡,留下一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以后也不会再娶亲了,委屈你以侧室的身份相称,如何?”

我渐渐也能同他说几句话,便答:“好。”

晏先生颇喜悦,道:“我家中钱很多,田产也很广,保你安享富足是没有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