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九章 小星替月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九章 小星替月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此时正是晚斋钟声后不久,僧人们从膳堂出来,见张西如正立在石径旁,倒有三三两两来同张西如攀谈几句,说了好一会儿才散去。

见张西如与广恒和尚结伴上了佛光阁,王恒与小才与他们作别,慢慢从山道上向西行绕至聚宝寺山门出去。

王恒悄声道:“真想不到,聚宝寺的和尚,俗气得很,见了朝廷命官就巴结。”

小才蹙眉道:“七兄,我中午给张先生送行李,就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些和尚们,对张先生太热切了点。”

王恒笑道:“出家人还这么慕荣利,六根不清净,他们吃得哪门子的斋,念得甚么佛。”

小才道:“张先生惊才绝伦,交游遍天下,名动江左,又跟他们聚宝寺的和尚有甚么关系?我观察他们的神态,却也不似趋炎附势,倒真像有些莫名干系。”

王恒笑道:“莫非聚宝寺的智海老和尚,也摸出一千两银子,请了张先生做文章?做《聚宝寺记》?”

小才似有所悟,道:“别说,真有这个可能,聚宝寺号称大庙,但似乎并没有一篇名记。”

王恒摇头道:“老和尚拿得出一千两银子?”

他二人带着疑惑回到别院,刘府众人早已经用过斋饭,管家阿德给他们留了饭,仍是香菇面筋之类,滋味倒比昨夜的好。

因下午休息了很久,晚上便不太困倦,相与约看山月。

稍待片刻,月色入户,山中树枝婆娑,月影徘徊,清辉月色寒,觉来无限寂寥。

长夜漫漫,点起读书灯,小才练一会儿大字,王恒打算继续看那本《荷香楼忆语》。

余妻芙娘诗才十倍于我,辩才亦十倍于我,而芙娘琴、棋两道,皆出余授,余夫妇可谓旗鼓相当也。

李陈两家故中表亲,余与芙娘成亲后,居于荷香楼十年,夫妇固然相得,家庭琐事烦愁不足为外人道。

家大人月给数十金,以作生活用度,单论金额,实在不能算少,因余挥霍,诗酒生涯,高朋满座,靡费巨多,余妻芙娘亦有拔钗沽酒之举,以致常常匮乏,箱笼中每每空空如也,夏衣与冬裘总是一边典质一边赎回。

余母见余夫妇不知省俭,月月亏空,颇有责怪芙娘之意,余胞妹华容待字闺中,无端搬舌弄嘴,乃至家庭生隙,亦是我江宁李氏簪缨世家没落之兆也。

乡间有所谓,手纹有螺有簸箕,一螺穷,两螺富之类的说法,童谣耳。

余右手拇指有一螺,其余皆是簸箕,余妹华容笑道“一螺穷。”

芙娘手指上无螺,十指都是簸箕,脚上却又全是螺,余妹华容又道“十螺十簸箕,死了无人提。”

闺阁中人无从外出,困在小小一个庭院之中,不免口舌生非,余家老亲数十家内宅,不久传遍李家有一位“十螺十簸箕,死了无人提。”的大奶奶。

闲话传到余耳中,余竟不敢相信是谁如此恶毒,芙娘与我本是中表做亲,岳家陪嫁的妆奁也堪称丰富,这显而易见的敌意不知从哪里而来?

余当即要与母亲和华容对质,又念及母亲年迈,华容幼小,轻易不肯起衅,未料这一退让,日后导致余夫妇无法在家中存身。

是年大暑,维时余母忽染奇症,淹笃积旬,余在床榻间日夜服侍,未几劳累亦病倒。

又过得一个旬日,余母渐渐能进薄粥,命管家去水仙庙问卜。

水仙庙当家道士,掷六木决福祸,传闻奇验,管家问余之流年吉凶,道士说其他事情流年尚算顺利,病情不久就会好转,然而免不了丧妻之痛。

管家又问道士,如何化解,道士说小星替月可解,也即是纳妾来替代妻室的灾祸。

管家回来报告母亲,母亲起初并未相信,又请了几个人去附近各个宫观求卜,得到的卦文都是一样,要多纳妾室,来替代大妇以及其他家人的灾祸。

于是余母不得不信,开始着手替我物色妾室。

余不意家中构此闹剧,向母亲陈述绝不纳妾,家非富贵,功名未成,如何能安享艳福。

余母泣道:“吾儿,事关芙娘还有家中旁人的性命啊。”

余少年时就进了县学,早就是县学生员,又不是无知小儿,友朋宾客结识得不少,内宅妇人的伎俩,哪里骗得到我。

不知是哪个三姑六婆给母亲出的主意,骗了母亲多少体己银子,要想拿捏儿媳妇,若被我知道,以后不许她进门。

然余母平日待我不失为慈母,此时仍是李宅当家主母,我还想给她留些颜面,便同她再申绝不纳妾。

余妻芙娘因回避小星替月之说,趣装归宁,我夫妇二人向来心意相通,辞别了荷香楼,去翠华村岳丈家小住几日。

倏忽数旬,余小厮来告余母并未死心,仍在相看合适的人选,只是苦于我不在家,办不成事。

余夫妇不愿归家,长期借居岳家于礼不合,芙娘忆起岳家在聚宝山下有一处小小别庄,尚存茅舍几间,余夫妇便带着小婢山居别庄。

别庄几间茅舍修缮得还好,有陈家世仆一对老夫妻精心打理。

墙角挂着瓜棚豆架,野花在竹篱笆上盛开,茅檐上燕子筑着巢,屋后种着几畦菜地,屋前溪水汇流成河缓缓流淌,河畔系着一艘小船,远岫连绵青翠,白云朵朵。

久居城市之人,一朝得此佳境,简直欣喜若狂,余与芙娘日日忙着作画写诗养花种菜,不觉已是秋至。

晴日艺菊东篱,余眺望远岫山光云影,只见南山一片云蒸霞蔚,红艳如火。

余唤陈叟来问,陈叟道是漫山遍野金灯花开,此是当地一景。

余便邀芙娘次日远足,去看彼山金灯花开,芙娘欣然从命。

王恒翻到这里,但觉饶有趣味,便让小才也来同看。

小才仔细读了几页,道出一些疑问:“这本《荷香楼忆语》抄本,纸是旧纸,墨是旧墨,但总觉得笔迹不很旧,而且,这本册子的装帧不太寻常,具体要说哪里有问题,我一时也说不出。”

王恒亦有同样感觉。

夏夜蛙鸣聒噪,远处山风飒飒有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