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五十章 星槎明灭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五十章 星槎明灭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阮幼海的故事,飘飘忽忽,云山雾罩,跟唐宋传奇一样离奇。

小才听得上瘾,觉得不失为一个富有古典韵味的素材,问道:“阮公子,那你怎么又弃了金丹大道,重新习儒学,还作为交趾官生来南京国子监上学?”

“我从未放弃过修行。”阮幼海回答道:“也不必避讳,我万里来朝确实另有目的。”

“仙鹤宗由中土流传至交趾,其时式微已久,罗浮山真仙观败落不堪,观中只有李道士一人,瞧他老迈衰朽,并不像得道的真人,但是他的学识渊博,浑身带着种神秘的忧郁,绝非山野之人衣食无着落魄出家。”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李道人并不是真仙观道士,大抵只是云游至此住下了,我相信仙人指点我与李道人相遇,必然是有因缘的,心中却也纳罕,那么真仙观的道士去了哪里?”

“我在道观的生活很自在,与李道人近邻一般友好相处,每天都行走于罗浮山间各处,并且在墙颓瓦朽的偏殿找到了一整柜仙鹤宗的典籍,晴日游荡,阴雨读书,抛弃了课业之后,获得了自由和安宁。”

我无数次拷问自己,是为了卸下课业以及家族重任才入道的吗?内心一直坚定地回答,我不愿生命如草木四季枯荣,唯愿结发受长生。”

“可是仙师在指引我入道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不免让我怅惘,修道求长生,我应该怎么做?”

“隔了年余,李道人一病不起,因观中只有我与他俩人,弥留之际我陪在身旁送他一程,道人告诉我,他在大明国南京应天府,曾于飞山脚下,结交过一位法力通玄的交趾道士,为了寻找这位道士,他从大明国浏家港出海,千辛万苦漂泊到了交趾,辗转踏遍交趾境内,而那道士行踪渺然,只得在道士出家的真仙观候着,这一等就是数十年,现在李道人即将羽化,几十年来如一梦,述来无限遗憾。他低低呓语两个字,似是唤着一个人名字,我没有听懂。”

“当日恍然中得遇仙师那种奇妙的感觉又出现了,果真,李道人与我的相遇是夙缘,是仙师指引我的途径,我敢确定李道人寻找的交趾道士就是仙师。”

“我想到一种可能,不由心中狂喜,仙鹤宗源自中土,李道人数十年没有等到仙师,仙师多半仍在大明国。”

“我真想马不停蹄奔去大明国,可交趾与大明国虽有海船通行,船期无定,海途漫漫,最后我得出结论跟着交趾去大明的贡船走是最靠谱的,于是返回了家中。”

“家中几世积聚的田产蔓杂连绵,屋后的大河流淌几日都没有流出我家的田契,我斥资运动了一番,很容易便取得了大明国子监官生的资格。”

“听说我丐为道士,许许多多近如叔伯兄弟,远到素未谋面的亲戚都以为我得了失心疯,听说我回到了家中,好多人轮番来看我,又听家里人说要坐着大船去中土,亲戚们面面相觑,说果然是疯了,接下来我便无人问津,得了清净,因为他们犯不着跟一个马上要赴死的人交际。”

“运气真不坏,次年开春便有贡使船去大明朝贡,仙师护佑我,海上飘荡数月后,贡使船平安到达了大明浏家港。”

“我对大明疆域不甚了了,偶然在南监尊经阁见到江宁县志记载,飞山古未有之,某日自天外飞来,又有当地父老曾见星槎明灭,紫气东来,问究竟,皆茫然不可言说。”

“我四处打听,才知道飞山早于数十年前被开山采石,石料修筑了聚宝台,我前几日冒雨去聚宝台追寻仙师留存的气息,却一无所获。”

以上,是阮幼海的自述,大致与王恒几人当日在聚宝台所见相符。

“那么,阮兄又是被甚么人所害?”王恒探究地问。

阮幼海心烦意乱地说:“那真是无妄之灾,前日我和老陈将山民送回黎府,我在客厢探窗远眺,遥遥望见湖畔白水茫茫,忽显紫气隐隐,便追随着紫气而去,一不留神,被人打了闷棍,我猜想定是认错了人吧。”

翠华村黎宅以及附近,除了山民和老陈,阮幼海与其他人皆素不相识,认错了人大概是唯一的解释。

见阮幼海闭目养神,王恒道:“阮兄好生歇着,咱们去前头吃口茶,明日再来接阮兄回城。”

说罢王恒就与小才告了退,出了西隔厢。

屋外雨势密密匝匝,俩人身上没有雨具,疾走了几步站在中庭客堂前的屋檐下躲雨。

此处距西隔厢甚远,小才悄声道:“七兄,阮公子神神叨叨的,说的是真话吗?”

王恒不置可否道:“姑妄听之吧。”

小才突然想起甚么,道:“他没有提起《荷香楼忆语》,那册《荷香楼忆语》正是在聚宝台上被我们捡到的。”

王恒轻轻叹息:“无足轻重的人,总是被忽视。”

雨声潺潺,青黑色的夜幕压了下来。

时辰还未到掌灯时分,前院的灯笼一盏接着一盏亮了起来。

俩人正犹豫间,忽然听到东屋传来厉声呵斥:“你给我放明白点,见天得酒水糊涂,迟早被你坏事,今日外头人多嘴杂,仔细被人认出来,你不必出院子了。”

语音未落,“砰砰”两声摔门,东屋走出一人,打着伞朝院门走去,看他背影是个年轻人,竟是赵先生的徒弟。

王恒与小才吓了一跳,屏息躲在屋檐下的门柱后面,幸而天雨昏暗,赵先生的徒弟怒气冲冲得没顾上看身后。

俩人目送赵先生的徒弟出门,等院落周遭又趋于宁静,才放心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两师徒不对劲,听徒弟的话,哪里像是师徒。

小才心中不禁狐疑,刚要开口,王恒做了个掩口的手势,拉着小才指指院外,俩人遂蹑手蹑脚离开。

刚踏进山民的书斋,忽然传来熟悉的笑声,“两位王公子让人好找啊。”

迎面来的却是孟善人的长子孟大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