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八章 秋山图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八章 秋山图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次日是个绝佳的晚秋天气,魏先生起了个大早,安步当车走至西门。见王恒和小才牵了三头青驴已等在路边。

王才背着一个鼓鼓的蓝花布褡裢,似乎极为沉重。

魏先生逗引他道:“小才莫非去逃难啊,怎得带这许多物事。”

王才道:“兵车未动,粮草先行,怎好不带些许干粮。”

王恒哈哈笑道:“若不是我硬拖着他走了,小才把盛赤豆粥的木桶都要带来。”

从西门出城,约莫一炷香不到,绿罗带一般的兰江迎面而来,过三洞桥,这是一条三孔青石石拱桥,桥身一眼望过去浑身披满绿色藤蔓,极其幽深,饶有古意。

过桥就到了张家老店,此时辰光尚早,店铺附近没甚么人。

魏先生翻身下来,牵着青驴绕着张家老店走了一圈,王恒与小才也学着他的样子跟在后面。

魏先生环顾四周道:“八月十六那日下午未时末(下午两点)前后,街坊刘二郎看见小金掌柜跟何秀才在张家老店吃面,小金掌柜自己也承认了。”

“张家老店店铺式样十分老旧,临街的窗户是朱漆海棠形木窗,几十年前的样式,裱糊的白纸都已经泛黄了,窗开得极高,窗闼又极小,就算是客人坐在窗下,也几乎看不清楚。”

“所以我推断街坊刘二郎看见何秀才,是在近距离内看见,也就是在店铺内劈面遇见的。基本可以排除故意找跟何秀才有些相像的人坐在窗口,让刘二郎匆匆一瞥下,误认为是何秀才。”

魏先生顿一顿,说:“从时间上来看,我觉得小金掌柜没有作案时间。有两名人证目击小金掌柜下午申时初(下午三点)左右骑马进西门,何家重金悬赏下,仍然没有人证看见何秀才进南门,或者进任何一个城门,那么我们就当他没有进城。从张家老店到申时进西门,拢共不到一个时辰光景,何秀才虽是个文弱书生,毕竟也是一名成年男子,要在这么短时间杀害他,处置作案现场,然后抛尸,这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

王才赞同道:“先生分析得好,听街坊说,何秀才身量还比小金掌柜要高少许。”

王恒道:“从张家老店到西门,咱们骑驴不到一炷香的光景,他们骑马只有更快。这也就可以解释他们从张家老店到城门没有目击人证,并猜测他们在路上应该没有特殊的引人注目的行为。”

魏先生眉头微蹙,缓缓道:“咱们接着朝前赶路吧。”

这一带官道平坦,一行人骑驴不疾不徐朝西,途中山色层林尽染,溪流汩汩,说景致如画也不为过,但三人都在思考何秀才之案,无心领略这山水之美。

默默行路将近一个时辰,见前路有数十棵乌桕树,正是经霜欲燃,煞是好看,林子旁堆着几块大石头,光滑得很,显见得是经常有人坐于此地的。

魏先生笑道:“咱们先歇一歇,照顾照顾我这个中年人。”

几人牵着青驴,把缰绳牵在乌桕树上。

王恒笑道:“托小才的福,咱们先吃点白糖糕垫一垫。”

魏先生靠在大石头上,极目四野,吟道:“乌桕红经十度霜。”

王才递过来一块白糖糕,赞许道:“这句诗听着就极好,先生几时作的。”

魏先生老脸一红,心道这诗关乎大明朝气运,传出去极为不妥,便说:“此诗乃是娄东吴骏公所作,我不敢掠美。”

他知王恒学问粗疏,小才更且年幼,俩人果然未有疑心,被他搪塞了去。

用罢糕点,王才道:“咱们走了有一个多时辰,我估摸着快要到砚山了。”

王恒道:“我昨日细细问过衙门里的差大哥,西门出来,约十五里路到银塘村,再走七八里,到花厅沈家,方才我见已经过了花厅沈家,眼下只要顺着官道朝西南走,到砚山脚下大竹林,沿着路朝西五六里路,就到了。”

魏先生道:“这路还行,还不算要了我的老命,来来来,赶路要紧。”

又往前赶了一段路,前方被一大片竹林挡住视野,沿着山脚有一条石子小路蜿蜒朝西。众人骑驴缓缓前行,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人烟渐渐稠密起来,时有乡农挑着粪担,背着箩筐,在田陇间劳作。

远远望见村口矗立着一座牌坊“长乐福地”,牌坊下有个老汉带着个小娃娃在玩耍。

王恒上前一揖,道:“有劳老丈,先叶尚书康肃公的宅第,可是从这里走。”

那老汉耳目倒清亮,道:“叶家大宅啊,青石板路向西第三家就是。小哥,你们这会子去可碰不到主人,叶家公子惹了官非,在衙门押着呢。”

王恒谢了谢他,并不欲同他多说甚么,只道:“我们去看看宅子,叶十九要变卖一些古董给咱们。”

老汉点头,一副了然的模样,道:“他家老佣人阿良在的,他找得到东西。”

青石板路环绕着半月型的大水塘,王才眼尖,道:“对面还有个圆形水塘。”

魏先生道:“日月为明,这个长乐村有意思。”

向西第三家,毕竟曾是尚书府格局,与其他民宅间隔比较远。

宅前的苗圃枯萎着,只有几棵极大的石榴树结着红艳艳的果子,快要入冬,石榴子爆开来,豁嘴老太婆一般,跟周围的枯黄形成了怪异的对比。

屋舍固然陈旧斑驳,飞檐峭壁依稀还能看到从前雕栏画栋的痕迹。

角门半掩着,三人推门进去,天井里放着一张油垢满身的八仙台,桌上放着两三碟菜蔬,一碗糙米饭。

有个老仆坐在那里吃中饭。见三个陌生人进门,那老汉怪不好意思的,立即站起了身,他见魏先生年长些,便躬身施礼道:“尊驾造访寒家,可有甚么要务?我家公子爷这几日不在舍下。”

这老仆衣着虽寒酸,谈吐真还有些高门大户的品格。

魏先生摆摆手,装作不知道叶公子被县衙收监,道:“无妨无妨,我们是县城魏家,你家公子之前想要把家传的字画卖与我们,他说过要是进村找不着他,就让他家中老仆阿良带我们进去,我们自行看看,稍稍评判一下品相。”

老仆阿良显然深知叶家公子的不靠谱,低眉顺眼道:“先生请这边走。”

第二进院落中间出现了一个大土坑,见几人均露出疑惑的神情,阿良讪讪道:“这里原本是过云峰,前两年被本县朱府挖走了。”

过云峰是叶尚书府镇宅之宝,号称江南四大名石之一,相传为北宋花石纲时的旧物。

魏先生惊叹道:“过云峰都卖啦,这怕不得上万两银子。”

阿良想一想,叹息道:“足足一万五千两银子。”

王才吸口冷气,道:“一万五千两银子,两年全花光了?”

阿良眉毛拧成一股,只是摇头,道:“甚么花用能用这许多银两,还不是被公子爷那帮狐朋狗友连骗带蒙,拐了去。我略劝了几回,偏偏公子爷又是个赤诚的,倒跟我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不舍得银钱哪来交情助他得官,叫我眼光放长远点。”

魏先生奇道:“叶公子想要得官,他得去科考,先叶康肃公堂堂两榜进士出身,想必家学不错。”

老仆阿良像是打开了话匣子,道:“魏先生呦,就是这理,可公子爷听不进,成日家跟那几个浪荡子鬼混,银子用光,那些好朋友就不见了,我见不是个事儿,只得跟公子爷讨要工钱,能落几文钱手里,将来也不至于要饭。”

魏先生心中一动,道:“前儿你家公子说他已经精穷了,欠着好几处铺子的账,他还肯付你工钱吗?”

阿良想到伤心处,抹泪道:“上个月中秋节各家铺子来会账,公子爷躲了出去,第二日才回来,我分明记得他上个月才卖了一幅仇十洲的美人图,便跟他要工钱,哪知公子爷又一文没剩,连一吊钱工钱都要容他去筹来。我心中窝火,便告假了几日,没想到竟又生出祸端来。”

老仆阿良话说到这里,急急刹住,见这几个人也不追问,才松了一口气。

第三进院子东首第一间,外墙挂满薜荔,看上去原来是个书房,此刻博物架已空空如洗了,墙壁曾经裱糊过一种华丽的壁纸,经过了许多年头,眼下黄不黄绿不绿的,倒还不如白壁来得清爽。

阿良道:“不知公子爷要卖给你们哪一卷,都挂在壁上,也只剩这些了。”

王恒道:“是黄大痴的山水。”

魏先生眯起眼睛,朝壁上观去,南窗下挂着一幅姚黄魏紫没骨画,间壁是几个扇面,中庭显眼之处就是黄大痴的山水卷轴。

画的上方是一片飘在主峰的白云,远处是高高低低的丛山,群山披着朱红色,表现出山林中的红叶,山脚下板桥茅舍,蜿蜒溪流。

这,是一幅描绘秋山的图卷。

魏先生露出一种狐疑的表情,同王恒交换了一下目光。

王恒虽不太懂画,但在本家也看见过珍品,他的目光也是疑虑。

王才不懂,只看个热闹,他见魏先生他们两个的表情,便问:“先生,这画怎么样?”

老仆阿良见状道:“这卷山水,是咱们太爷的珍藏,若是放在从前,都锁在橱里不叫人看见呢。”

魏先生略一思量,道:“这真是黄大痴的名作啊,色彩,布局,无一不精。等你家公子回来了,我再来跟他谈谈价钱。”

阿良面露喜色,恭维道:“先生真是好眼光,先太爷留下的物事,件件都是精品。”

沿着原路返回到天井,一道正午的阳光直射在魏先生的眼中,他眼冒金星,闭眼用手捂住,“啊,原来是这样,五色令人盲。”

王恒小哥俩一头雾水,不知魏先生葫芦里卖甚么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