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带崽和离!再嫁世子她宠冠全京城 > 第六十九章 无处可去,帮我种地

只得灰头土脸的捂嘴离去。

刘二郎看人已经走远,这才停了下来,慢慢打扫。

身后的虎丫和杏儿早在打扫时就已经回到院子里去了,见赵莲走了,两人这才回到屋里。

虎丫看一眼两人,立马道:“刚刚耽误了,我这还没来得及做饭,妹子你等等,马上就好。”

说完,人已经去了厨房,留下姜瑶和杏儿在堂屋。

“你回去休息吧,既然不走,就留下来,和离的事急不来。”姜瑶语气虽然没什么情绪,可这话让杏儿心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情。

她点点头,朝书房走去。

虎丫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又快,一会就将饭菜做好端上了桌。

姜瑶招呼着小宝和虎丫还有刘二郎一起吃饭,虎丫先分出一份出来,端到杏儿面前,让她先吃。

杏儿看着碗中白白的大米饭,眼眶一瞬间红起来,这是她活了二十几年第一次吃到满满一碗的大米饭。

“你就安心呆在这里吧,姜瑶妹子面冷,心善,她不会对你怎样。”

虎丫笑着说道。

“嗯,我知道,多谢你们照顾我了。”杏儿知道姜瑶现在的性子。

“可别回去了,他们不敢拿你怎么样,你可别犯傻。”

虎丫又劝慰道。

杏儿擦擦脸上的泪痕,哽咽说道:

“我不回去了,我要跟他和离。我想和姜瑶一样,和离。”

她已经认清这家人了,赵莲也并非是真心让她回去,左右不过是回去伺候他们一家,既然他们一开始就把她丢下,连着肚子里的孩子也一起没了。

这个家还有什么好回的。

虎丫听到她的话,心里稍微放心下来,又安慰一番才来到餐厅和几人吃饭。

姜瑶看虎丫对这人这么上心,好奇问道:“姐姐往日不是和她不和,怎么今日如此帮她。”

虎丫瞪一眼姜瑶:“你还有理说我,不知道是谁给的棉衣。”

提起这姜瑶语塞,小声道:“我只是不想她晕倒,浪费我的药材。”

虎丫切了一声,道:“她已经无人可依靠,就楚家那样,回去不把她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现在小产失去了孩子,婆家又不待见,看起来怪可怜的。”

“看不出来,嫂子还挺有同情心的。”刘二郎插了一嘴。

“婶婶以前对我挺好的。”

小宝突然说道。

姜瑶也知道这件事,杏儿之前对原主不好,但是对孩子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她才没赶走她。

“咱们小宝才是乖的。”

虎丫笑笑,给孩子夹了一块菜。

“谢谢虎姨。”

小宝乖巧应道。

……

杏儿这几日已经好多了,姜瑶最近忙着跟村长商量种植药材的事,又看中五亩田地,是没人要的,想从村长那边买过来,先尝试种种。

但是自己还有医馆的事,一时间忙不过来,又想到上次翻地的辛苦,自己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姜瑶回到家中,见到虎丫和杏儿聊的投契,以前这两人相互看对方不顺眼,现在在一起聊的这么好,让她觉得有些恍惚。

“妹子回来了,一会饭就好了。”虎丫看到姜瑶回来,打了声招呼。

杏儿立马起身,从灶台走出来,来到屋内,替姜瑶倒上一杯热茶。

“你身子还没好利落,不用做这些。”

“我好多了,你不用担心我。”

两人对视一眼,姜瑶没再说话,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算是回应。

杏儿这几日在姜瑶这每顿都吃大米饭,她自己都不好意继续再继续下去,咬咬嘴唇,道:“我要走了,日后这些汤药钱,我都会还给你的。”

姜瑶抬眸,眉头微蹙:“你要去哪儿?”

“我……我不知道。”

杏儿低下头,回娘家,家里的人估计会将她送回楚家,还不如不回去的好。

姜瑶无语的扫了她一眼,道:“若是无处可去,就呆在这里,帮我种种地,就算是还了汤药钱。”

杏儿抬头,眸子闪着光亮:“种地我在行的,种什么都成。”

别的她不一定做的好,这种地别看她一个女人,那可是一把好手,只是这些年,吃不好,劳力多,这才拖垮了她的身子。

“行,那我将村东头的五亩地买下来,你就帮我种种药材,但得等你身子好了再说。”

这样一来,自己家中也有人看顾,既能帮自己料理家务又能帮忙种地,再好不过了。

“种药材?”

这她可不会啊,没做过,万一做的不好,那不是给姜瑶找麻烦。

姜瑶看出她的顾虑,开口道:“你放心,到时候自会有人教你,只要你认真学会了,就没问题。”

“我会认真学。”

姜瑶点点头,没再说话,喝完茶回到主屋,看到小宝在案桌前看书,凑上前,问道:“小宝,你认识多少字了?”

这阵子她忙的稀里糊涂,小宝的事还没怎么关注,这是她这个娘亲做的不称职了。

“娘亲,上次阿泽叔叔来,我又学会了好多字呢。”小宝把书合上,露出书名《三字经》,将旁边的纸拿出来,看着上面的字一个一个念给姜瑶听。

念完后,姜瑶感叹,这孩子真是块学习的好料子啊。

看来找先生的事得尽快提上日程了,不然这埋没了她心里过意不去。

这件事姜瑶打算交给石峰去办,在县城里找找,看有没有好的启蒙先生。

吃过晚饭,村长和刘大郎来到姜瑶家里,继续商议着种植药的事。

“瑶娘,我看还是得先种出来,大家看见成效了,这样才能有人愿意去做。”

刘德柱考虑这么久,最后说了这句话。

“最稳妥的还是得从咱们家开始,那三十亩地,全部用来种药材。”刘大郎在一边补充道。

姜瑶思来想去,也觉得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得有个示范,大家才会效仿。

“那就按照村长说的办吧,我明日就派人去府城将人接来,到时候还得细学。”

“是,这得好好学学。”

村长也没干过这事,心里还是拿不准,但瞧着姜瑶笃定这事能成,也拿出全部家当支持,那三十亩的田地可是全家人的命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