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 第121章 不愿参军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第121章 不愿参军

作者:清炖小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19:50:48 来源:小说旗

“呵,这些肮脏不堪的城池居然要我们慢慢将这些蛮夷教化,实在是令人反感,要我说就把他们全部变成我们的军粮。”

贾诩看着面前脏乱不堪的城池,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情,甚至他们看到了不少天竺人直接当街拉屎,那场景实在是令人恶心的不行。

“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要是能把他们都杀了是最好的,可是现在居然要我们教化他们,还要我们设置一些规矩,什么当街拉屎,罚款之类的。”

王永胜也是有些无奈,比起教化他人,他更喜欢直接杀了一了百了。

李济世政府给他的命令就是让他们把这些人进行洗脑,并且传播他们的文化。

把天竺的所有文化全部摧毁,让他们的书籍,语言之类的东西都消失的干干净净,这样两三代人以后他们就根本不知道有天主这么个国家只知道自己是大乾的人。

这个过程不会经过太久时间最多也就是30年。

30年后出生的所有小孩儿都将不会再知道任何有关天竺的事情,同时第一批出生的孩子们也都已经三十岁了,这样一来他们也是不清楚天竺,自然也没有办法和自己的孩子讲述。

如此一来就可以将这个国家彻彻底底的从根源上抹消他们存在的痕迹。

李济世不想让自己的统治遭到任何人的质疑,他能做的就是把这里的人全部同化成大乾的百姓。

不然天竺这个人口大国要是全都杀光的话,必然会血流千里,而且很有可能会引起他们民众的激烈反抗。毕竟谁知道自己要死了肯定也会拼一下命,不可能就站在那里白白让你杀。

如果逼的这天竺大量的人口全部成了士兵和他们拼命,那接下来就要出问题了。

恐怕他们会陷入到天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一时之间难以脱身。

李济世需要的是安稳的天主是一个可以给自己提供大量农作物,给自己提供大量经济支持的天竺,而不是一个破败并且随时有可能捅他士兵一刀的天竺。

天竺的地理位置比较靠近南方,在这里的农作物一年甚至可以做到三次成熟。

只要能把这个天竺夺下来以后,他们几乎就相当于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到时候他便可以在自己的国内大力发展工业,少部分发展农业。

然后主要在天竺这边发展农业,毕竟这里有着独天得厚的条件,他们这里自然环境资源不是很丰富,但国内的却丰富的不行。

双方可以进行互补,当然他们只要有了足够强大的工业底蕴,哪怕天竺人想要重新建立天竺这个国家,也得先掂量掂量他们有没有这个实力。

人家拿着火箭筒,坦克,大炮直接对他们开火,这帮天竺人手里还拿着大刀,穿着盔甲,那都不是一个层次的战斗。

很快他们所占领的所有城市天竺的学校都开始教授大乾的历史。

而且还告知他们自古以来都是大乾的人。

于这些老师到底是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国内的那些没有科举成功的老儒生身上来。

这些老儒生去教化这些天竺的子孙后代,一时之间他们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同时也相当于进入了到了仕途当中。

他们早就已经郁郁不得志,失去了当官的念想,但却也一生碌碌无为,现在陛下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可是能养家糊口的机会。

大量的孩子接受了教导以后,逐渐开始相信天竺这个国家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天竺自古以来就是大乾的一部分。

但凡是有人敢宣扬天竺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会直接被拉去砍头,而且是当街砍头,当着所有百姓的面。

罪名便是妖言惑众,破坏国家团结稳定。

开始的确有不少热血青年走上街头想要抵制,甚至有一个城市当中几乎六成的人都要抵制,然后这六成的人就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士兵挥刀都挥了三天三夜。

贾诩本来就想把这些天竺的百姓全部杀的干干净净,如果不是因为陛下阻止的话,他们早就已经成了尸体,现在陛下既然已经放开了权限,那他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些人居然敢说陛下的统治是假的,居然敢忤逆陛下不杀他们杀谁呀!

王永胜和贾诩两人一路南下携带了三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几乎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拿下了十几座城池,然后在这些城池当中进行改革。

他们要一点一点的完成侵吞天竺的计划,如果一次性将战线拉的太长,他们后方的兵员补给都有可能会跟不上,到时候现在得到的一切优势很有可能会被对方打回来。

“怎么会这样啊?他们不应该两败俱伤了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天竺就要灭国了!”

天竺王坐在自己的王位之上,吓得浑身颤抖,他下方的一众文武百官也都是紧紧的闭上了嘴,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没有人愿意前去大乾,我愿意对他大乾俯首称臣,甚至可以把我的女儿嫁给他们的皇子!”

天竺王还以为大乾会和曾经的封建王朝一样,只要和亲就可以稳定住朝纲就可以稳定住自己的国家不被侵略,他们只需要低头一段时间,等那个国家什么时候变得衰弱就可以开始反扑。

只可惜这一招在面对其他帝王的时候或许会同意,毕竟那些帝王认为打仗是劳民伤财。

同时自己可以凭借不费一兵一卒掌控一个国家,让他们成为自己的附属国,会让帝王在历史上青史留名。

李记是和这些帝王都不一样,他要的只是土地,要的是子孙后代的根基,这虚名他根本不需要。

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敢站出来。

之前派出了那么多的大军,现在都已经折损的差不多了,他们拉不出来更多的军队,也没有百姓愿意加入他们的军队。

为百姓发现大乾找他们要的税收可比天竺找他们要的税收少的多。

天竺或许一亩地要交200斤粮食,可在大乾一亩地只需要交100斤粮食,区别一下就显现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