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从黄埔开始 > 第57章 克里姆林宫

重生从黄埔开始 第57章 克里姆林宫

作者:撸猫的星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20:14:58 来源:小说旗

莫斯科的寒冷的天气笼罩着克里姆林宫,炽热太阳时不时的冲出了云层提供了热量,光线在斯大林办公室的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亦云的军靴踏在波斯地毯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在叶戈罗夫元帅的带领下周亦云走进了莫斯科的权力中心。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从门口传来,叶戈罗夫元帅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没过一会儿,他便出来邀请周亦云进入办公室。随后,叶戈罗夫元帅转身离开。斯大林极为礼貌地示意周亦云入座,周亦云同样彬彬有礼地向斯大林问好。

当斯大林听闻周亦云急切求见的消息时,心中不禁泛起层层好奇,在斯大林在办公室中,待周亦云被引入后,便温和且直接地询问起他求见的缘由。

周亦云神情庄重而诚挚,在见到斯大林的时候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斯大林同志,我之所以如此渴望能与您相见,实是怀着一个关乎中国未来军事发展的重要想法。我衷心希望,斯大林同志您能够伸出援手,助力中国组建一支装甲部队。”

斯大林静静聆听着,待周亦云话音落下,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审慎的神情,并未当即予以认同。他的语气沉稳而理性,缓缓说道:“在我国,目前军事发展的布局中,这项工作都还未正式提上日程。况且,我们的坦克技术现阶段也仍处于紧锣密鼓的试验阶段,距离能够真正成熟地投入到实际作战使用,还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周亦云见斯大林有所顾虑,赶忙挺直了身子,更加诚恳地对斯大林说道:“斯大林同志,经过我亲自去现场的反馈, t - 16 这款装备,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测试与评估,实际上它已然具备了相当可观的实战功能。我深知组建一支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并非易事,所以,我只期望红色联盟能协助我们建立一支团级规模的实验部队,以此作为开端,探索装甲部队在中国战场上的运用。倘若觉得团级规模在当前情况下困难较大,那么缩至营级规模,作为初步的尝试,也是可行的。

当下,红色联盟肩负着诸多重要事务,或许确实没有过多的精力来进行这类实验。但是,斯大林同志,您也清楚,一个军事理论,哪怕它在理论层面上设计得再精妙绝伦,若始终未曾经历过实战的严酷检验,终究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谈,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力。而华夏正是绝佳的试验场。在华夏的战场上进行装甲部队的试验,既能检验理论与装备,又能推动红色联盟的的发展,而且苏联不光可以获得实战经验,还能得到一批已经有经验的工程师,维修人员,坦克驾驶员,还能在实战中检验坦克,而红色联盟只需要付出区区几百吨钢铁。

而且,一直以来,华夏革命的进程都离不开红色联盟的大力支持,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如今对广东革命政府施以援助,助力其组建装甲部队,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一旦这项援助取得成效,必定能够显着提升红色联盟在共产国际中的威望,让更多国家看到红色联盟在推动国际红色主义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强大实力。”

斯大林听完不免的说道:“好吧亲爱的周,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想我暂时不能答应你,我们需要在委员会上讨论。”

周亦云站起身对着斯大林敬了个军礼,走了出去。

在周亦云出去以后,斯大林招来了伏罗希洛夫和库利克,并且库利克对着说道:“让坦克工厂先将几辆样车送到广州,在调配人员和机械师去帮助广州革命政府组建装甲部队,告诉布柳赫尔同志这件事由他全权负责,保证在中国组建的部队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伏罗希洛夫元帅将手中的铅笔重重拍在桌面:\"我们为何要协助组建这样一支装甲部队?广州革命政府目前既无工业基础,也缺乏相关人才。\"

斯大林将烟斗轻轻磕在水晶烟灰缸上,火星在文件缘明灭:“伏罗希洛夫同志,正是因为广州政府既无工业基础,也缺乏相关人才,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施加影响。”他的烟斗桌面叩出清脆声响,“一支忠诚于红色联盟的机械化部队,将成为维护我国在远东利益的重要砝码。”

伏罗希洛夫元帅取过地图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华夏说道:“好吧,斯大林同志,正好可以利用华夏战场进行坦克实战测试与人员培养的建设,恰好能解决我们装甲部队没有经验的问题。”他忽然冷笑,“至于托洛茨基在共产国际鼓吹的世界革命”伏罗希洛夫元帅直接嘲讽道:“让广州的钢铁洪流替我们回应他的聒噪”。

午后时分,克里姆林宫那座古朴的青铜座钟,准时敲响了三下,悠扬的钟声在静谧的会议室里回荡开来。斯大林正手持烟斗,陷入沉思,听到钟声,他微微一怔,随即将手中的烟斗在烟灰缸的边缘轻轻磕了两下,火星闪烁间,烟灰簌簌落下。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向伏罗希洛夫,问道:“伏罗希洛夫同志,依你之见,要验证大纵深理论和装甲理论这个方案,究竟需要多少辆坦克才行?”

伏罗希洛夫听闻,神色严肃起来,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面前,沉思片刻后说道:“斯大林同志,叶戈罗夫来找我过我仔细探讨过这个问题,经过分析,至少需要二十辆坦克,才能形成一个基本的作战单元,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效能。” 说到这儿,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库利克,补充道,“当然,这一数量的实现,还得取决于我们当下的坦克产能情况。”

斯大林微微颔首,紧接着迅速将目光转向军工生产和武器研制部长库利克,直接发问:“库利克同志,如果从现在开始扩大生产规模,我们能够提供多少辆 t - 16 改良型坦克呢?”

库利克反应敏捷,立刻熟练地翻开随身携带的生产日志,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据间快速游走。片刻后,他有条不紊地汇报:“目前,我们有两条试验生产线,每月能够生产十五辆 t - 16 改良型坦克。但是,如果我们把悬挂系统转包给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话……” 他的手指在数据上精准移动,快速计算着,“产能可以提升至每月二十五辆。”

斯大林凝视着窗外的风景,若有所思。忽然,他像是做出了某个重要决定,将钢笔尖用力抵在面前的文件上,语气斩钉截铁:“库利克同志先给二十五辆。”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紧紧锁住伏罗希洛夫,“转告叶戈罗夫元帅,周必须留在伏龙芝,直到实验部队真正形成战斗力为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