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从黄埔开始 > 第83章 落幕

重生从黄埔开始 第83章 落幕

作者:撸猫的星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20:14:58 来源:小说旗

随着战事的平息,皖军的高层和保安团长们还是没有逃脱,特别是皖军旅长被城南百姓们抓到了,在得知他是皖军旅长后,当即被百姓一通乱打,所以在周亦云等人的见到他的时候已经被打成了猪头。

战后周亦云按照传统开始安排俘虏,蒋现云则负责统计,此役我直属团福州之战伤亡600余人,歼灭敌人一个精锐旅又6个保安团,歼敌5325人,俘虏人,在福州平定后周亦云和姜云就对着福州开始重建了起来,俘虏承担了重建南城,洪山桥和万寿桥的重任。

随着战斗的结束,福州的城南已经满目疮痍,当地百姓陷入了生活困境之中,直属团在周亦云的带领下从城北和缴获守军的粮食分给了城南北抢的百姓,开始努力的帮助百姓恢复生活水平。

在一片老旧居民区,几间房屋被战火折磨得 “体无完肤”。墙体上那一道道裂缝,无不述说着战争的残酷,屋顶也塌了架,破碎的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在周亦云的等人的组织下班排连四散开来带着俘虏给百姓做事,士兵们肩扛工具,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来到此处。他们迅速有序地进行分工:一部分士兵身手矫健,敏捷地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块破损的瓦片轻轻取下,随后稳稳地换上崭新的瓦片,每一个动作都流畅且精准,尽显熟练技艺;另一部分士兵则手握泥刀,全神贯注地修补开裂的墙壁,把和好的泥浆均匀地涂抹在裂缝之上,再细致地压实、抹平。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声音微微颤抖着说道:“多亏了你们啊,孩子们,要不是你们,我们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恐怕就彻底毁了。” 负责现场指挥的班长,脸上绽放着温暖的笑容,亲切地回应道:“大娘,您千万别客气,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尽快回到安稳的家中,重新过上往日平静的生活。”

洪山桥和万寿桥被皖军在战斗的硝烟肆虐下,炸断了一段。断裂的桥面,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硬生生阻断了两岸百姓的往来通行,只能借助于船只。

周亦云和蒋现云亲自负责这两块工地,带着战士们和俘虏们开始了造桥和修缮之旅。转眼间,施工现场便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由于桥梁的底座没有被摧毁所以只需要铺设路面即可,俘虏和战士们从山里砍下木头,运到现场,在进行加工,座成长条状的木板,搭在上面,附近的百姓们听闻后,纷纷自发赶来助力。他们有的穿梭在人群中,忙着为战士们递上各类工具,有的则提着水壶,为在太阳底下辛苦劳作的士兵们送去清凉的茶水。

一位年轻的妈妈,轻轻抱着年幼的孩子站在岸边。她温柔地指着那忙碌的施工现场,轻声细语地对孩子说道:“丫丫,你看呀,北伐军的叔叔们正在给我们修桥呢,等桥修好啦,以后咱们又可以去对岸玩耍咯,去看对岸那美丽的风景,还能找小伙伴们一起开开心心地玩呢。” 孩子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凝视着施工现场,眼中闪烁着满满的期待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在桥上欢快奔跑的场景。

随着木头的固定在桥梁两边打上,木桩拉起绳索,两座桥梁便已经造好了,直属团也从百姓的手里面买下了他们支援北伐军的船只,浮桥免费开放给了百姓,竣工当日,鞭炮声,欢声一片祥和。

1926 年 8 月以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先遣部队,在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中击溃吴子玉,吴子玉的主力部队全军覆没,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吴子玉覆灭。

1926 年 9 月,赣省北伐军部队,进攻孙清元部队。经过多次激战,北伐军于 11月攻占南昌,孙清元被重创。

李万成带着部队从大山里钻出来就得到了两个噩耗,一个是南昌已经没有了,一个是福州已经陷落整个长江以南只有他们这一支孤军,李万成部一枪未放,当即潜人到福州打算投诚,李万城的2万余人被整编成革命军递11军,李万成任军长,前往福州驻防,负责清剿残敌保障后路,

1926年10月闽省光复。这时的长江以南在无大股的军阀部队,周亦云的直属团奉命在福州休整,补充人员和装备,

在休整期间,周亦云收到了李雪,林娥的来信得知林娥已经前往上海学习无线电不由的有些担心如今的上海还在孙清元的手里,周亦云的直属团除了训练就是给福州百姓造桥修路,深受福建百姓的爱戴。

战事暂歇,福州城难得恢复了片刻的宁静。周亦云脱下军装,换上一身青布长衫,邀上蒋现云、叶戈罗夫等人,漫步在福州的街巷中。两世为人的他,第一次真正走进这座千年古城,感受它的烟火气息。

一行人拐进一条小巷,空气中飘来阵阵香气。一家挂着";老福州小吃";招牌的小店映入眼帘,跑堂的小二正站在门口吆喝:";锅边糊、肉燕、芋泥,新鲜出炉嘞!";

";几位客官,里边请!";小二热情地招呼着,用抹布擦了擦桌子。

周亦云等人穿着便装,看起来与普通游客无异。他们坐下后,周亦云笑着问道:";小二,听你口音,是本地人吧?";

小二一边倒茶,一边笑道:";客官好耳力!听您几位口音,倒像是南边来的?";

周亦云点点头:";是啊,第一次来福州。你这儿有什么好吃的?";

小二眼睛一亮,如数家珍:";咱们店最有名的就是锅边糊、肉燕和芋泥了!锅边糊是用米浆现做的,配上虾米、香菇,那叫一个鲜!肉燕是咱们福州特有的,皮薄馅大,一口下去满嘴香!芋泥更是甜而不腻,保准您吃了还想吃!";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小吃端了上来。锅边糊的香气扑面而来,米浆在铁锅边烙成薄片,配上鲜美的汤头

小二和周亦云聊起了家常,当他知道是给北伐军送物资的,小二对着周亦云的直属团一阵夸奖,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不抢劫,不扰民,买卖公平,还帮助老百姓修桥,修路,修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