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从黄埔开始 > 第117章 武昌事变

重生从黄埔开始 第117章 武昌事变

作者:撸猫的星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2 22:35:36 来源:小说旗

周家那场盛大的婚礼已然过去许久,热闹的场景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回忆。佰民先生在回去之后,郑重地翻开从林娥处拿到的笔记本,上头标题赫然写着《论革命武装的建立》,佰民先生的目光被这几个字牢牢吸引,他缓缓坐下,调整了下坐姿,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

周亦云在字里行间阐述着自己对革命武装建设的深刻见解,从武装力量的组织架构,到人员选拔与训练,再到武器装备的筹备与管理,无一不详细论述,佰民先生一边看,一边不自觉地点头,心中暗自赞叹周亦云思考之全面、见解之独到。

接着,佰民先生打开了随笔记本一同收到的信封,信封是用普通的牛皮纸制成,上面没有过多装饰,简单朴素。抽出信纸,只见周亦云在信中言辞恳切地表达,希望在全国代表大会上,由佰民先生代为转述他的这些意见。佰民先生深知此事意义重大,轻轻将信放在桌上,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周亦云此举并非为了个人扬名,而是心系革命大局,期望能为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而另一边,周亦云看似过上了平凡上班族的日子。每日清晨,他准时从家中出发,前往武汉政府办公地点,傍晚再按时回家,过着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周亦云一直在暗中积极联络武汉政府内的黄埔军官,他巧妙地利用各种机会,或是在工作间隙与军官们交流,或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组织小型聚会,在这些接触中,他从不直白的谈及敏感话题,而是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见解,潜移默化地拉近与军官们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想法与诉求,慢慢的影响他们。

7月影响全国的大事终于来临了,在武昌的汪季新,公然反对红党然而世事无常,革命的道路从无坦途,随着南京政府的和武昌的反革命势力开始抬头,深层次的阶级矛盾如深埋地下的火山,瞬间爆发且急剧激化。

民族资产阶级与上层小资产阶级,这些在革命初期曾怀揣着些许热情的群体,在工人运动如汹涌浪潮般兴起,土地革命大刀阔斧地触动他们切身利益之时,内心的天平悄然失衡。

对财富与地位的贪恋,对社会变革不确定性的恐惧,让他们忘却了曾经的革命誓言,纷纷倒戈,投向反革命的怀抱。汪季新集团身处这复杂的政治旋涡中心,深受这些动摇势力的裹挟,原本与红党并肩作战的坚定立场,开始渐渐右转。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也愈发紧张。帝国主义列强对对着不买他们账的武昌政府革命党人觊觎已久,怎会容忍中国革命威胁到他们在华的利益,他们露出狰狞獠牙,从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同时发力。

军事上,列强将军舰开到了长江,并且武昌的租界增兵,时刻威胁着武昌政府的安全,经济上,实施严密的封锁政策,切断贸易往来,使武昌地区物资匮乏,经济陷入困境,政治上,他们施展分化瓦解的阴谋诡计,扶持亲帝国主义势力,妄图从内部颠覆武昌政府,逼迫其就范。

而国内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这群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面对革命的冲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紧紧抱住汪季新集团的大腿,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不断施压,要求汪季新采取强硬手段,镇压革命,以维持他们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

1927 年 7 月中旬,汪季新在武昌召集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这一会议,成为了反革命叛变的关键转折点,会议上,汪季新等人撕下伪装的面具,公然抛出分红主张,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他们决定在短短一个月内,召开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妄图通过所谓的合法程序,将分红合法化,更为令人发指的是,在会议尚未正式召开之际,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向红党,党人举起屠刀,以裁制红党违反民党主义政策的言论行动为借口,实则是为大规模镇压红党人和革命群众制造舆论氛围,为即将到来的血腥屠杀制造合法借口。

会后,汪季新的武昌政府彻底撕破了脸面。工会、农会等承载着广大劳动人民希望的革命团体,被反动势力无情封闭,大门紧锁,曾经热闹非凡的活动场所变得冷冷清清,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这些革命的武装力量,被强行解除武装,他们手中的武器被收缴,反抗的力量被无情镇压。

在大街小巷,在乡村田野,无数红党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杀害,他们或被残忍枪杀,或被绞刑处死,鲜血染红了武昌的大地,无数的红党党员们怀揣着红色主义的崇高理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在这场腥风血雨中,英勇不屈,视死如归,不为反革命所诱惑,英勇就义。

这一系列反革命行动,彻底无情的摧毁了革命的成果,民红合作的轰然崩塌,曾经携手共进的革命伙伴,如今分道扬镳,甚至兵戎相见,中国革命陷入了至暗时刻,原本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暂时转入低潮,全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

在这个危机存亡的关键时刻,党的全国大会终于要在武昌进行召开,为了全国大会的召开,周亦云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发难,借着剿红的名义,周亦云将军队里面表示效力忠于南京的黄埔系军队调动南下,并且向南京方面要求第一军和第一装甲师西进进行接应,部队沿着长江以北行动。

当汪季新得知三分之一的军队脱离了武昌政府,直气的汪季新大骂周亦云忘恩负义,不为人子,如今的汪季新已经自绝于红党,周亦云在武昌汪季新也不敢动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