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从黄埔开始 > 第58章 国内反应

重生从黄埔开始 第58章 国内反应

作者:撸猫的星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20:14:58 来源:小说旗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那宽敞的长廊里,叶戈罗夫元帅迈着坚定的步伐,他的皮靴踏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清脆的声响来回激荡。只见他轻轻推开教员办公室那扇厚重的橡木门,径直走到周亦云面前,将一份盖有斯大林签名的文件,郑重地放在了桌上,说道:“周,你简直创造了奇迹我第一次见到斯大林同志答应一个我外国同志的要求” 元帅伸出手指,在文件上斯大林的签名处短暂停留,眼神中满是感慨,“不仅批准给二十五辆坦克,还决定将你从临时教职转为终身教授。”

周亦云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同意下来。一旁的林娥,脸上瞬间绽放出掩饰不住的欣喜。待叶戈罗夫离开办公室,周亦云兴奋得忍不住挥拳庆祝,紧接着赶忙吩咐林娥,将这份文件的内容以电报形式发回国内。林娥看着周亦云如此激动的样子,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吐槽:“平时老是把自己伪装得老成稳重,我都快不清咱俩究竟谁更年长了。”

此时在广州,当红色联盟顾问布柳赫尔告知广州革命政府,红色联盟将助力他们组建一支装甲部队用于北伐时,广州革命政府的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一致认为红色联盟的电报出现了错误。

而汪季新就得知这事,当听到红色联盟要帮助广州革命政府组建装甲部队,顿时将手中的茶盏在红木茶几上磕碰出刺耳声响:“装甲部队?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红色联盟自己都没有不必理会”,然而没过多久给了汪季新当头一棒,再想补救已经为时已晚。

当天晚上,林娥的电报就被送到了司令办公室,校司令才终于确信此事千真万确。周亦云让林娥传回情报时,特意提出了几个要求,他希望国内能精心筛选出懂俄语的人才,作为红色联盟援助人员的翻译,如此一来,华夏便可借此契机学到相关经验,把真本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周亦云又一次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司令暗自盘算着,等周亦云回来,一定要好好嘉奖他。此后不止一次在黄埔军校、军队中,甚至私下场合,都对周亦云赞不绝口,已然将他树立为黄埔和党军中的楷模。

此刻,在红党广东区委的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瞿恩以及粤省区委的同志们,就装甲部队的建立与归属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支部队的意义非凡,与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相比,简直不可相提并论。他早已获悉绝密情报,知晓是周亦云领导这支装甲部队,所以他主张在党内选拔尚未暴露党员身份的精锐力量参与其中。

然而,大部分同志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们觉得这无异于我党在给国民党做嫁衣,认为我方应该全力争取指挥权。还有不少同志认为,必须核实消息的准确性,要即刻向红色国际确认。后来,消息确认后,许多同志对红色国际心生不满,觉得如此重要的部队建立,理应通知他们,这支部队的主导权应该在他们。

而当托洛茨基得知这个消息时,同样惊讶万分,他怎么也没想到斯大林竟转变了态度,愿意支持国际革命,似乎放弃了将红色联盟打造成单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想法。直到托洛茨基派别的不少党内同志,因这一事件对斯大林的印象大为改观,转而支持斯大林,托洛茨基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对斯大林对国际派的影响已然无能为力。

随着周亦云的电报以及红色联盟真要帮助华夏建立装甲部队的消息不断扩散,各方势力这才如梦初醒,明白红色联盟此次是动真格的了。一时间,广州的议会炸开了锅,各方势力纷纷摩拳擦掌,妄图将这支部队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红党内部更是吵得面红耳赤,布柳赫尔的住所顿时成为了矛盾的焦点,热闹非凡。其中,有位主任秉持着不争不抢的态度,却因此遭到红党内部的批判。

过了好一段时间,布柳赫尔出面确认,他找到司令,直接表明装甲部队的实验部队将交由周亦云的直属团负责待周亦云回来将担任指挥官,并且斯大林同志明确说明这支部队红色联盟只相信周亦云,司令当即点头表示同意。广州的其他势力才消停了下来。

随后司令派遣了陈辞修到直属团传达命名,蒋现云做为代团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着陈辞修一起到来的还有苏联顾问布柳赫尔直属团的改组工作将由他全权负责,然而在计划正在推行的时候民党方面开始对红党在军队的党员开始清党,要求留在军队的红党党员要退出红党,保留红党党籍的要退出军队,由于事先周亦云就和他进行了商议,所以在直属团中暗中加入的潜伏了下来,有倾向的者假装退出了红党,像曾自豪同志一样的人员则是离开了直属团。

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下,他在党的安排下宣布佯装退出红党。这一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黄埔军校引发了一场惊涛骇浪般的轩然大波。一时间,校园内人心惶惶,不少意志原本就不坚定的人员,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纷纷跟风选择退出。

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党的队伍在此情形下竟也算因祸得福,除去了大批意志不坚定的人员,为后来的起义减少了损失,同时,布柳赫尔顾问的指导工作正稳步推进,如同一场春风,吹进了军队的各个角落。在这股改革的浪潮中,大批来自原军阀、文化程度较低的士兵和军官,因无法满足部队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被有条不紊地淘汰出直属团。与此同时,就像百川归海一般,大批怀揣着理想与热血的黄埔学子,纷纷朝着直属团涌来,积极地为这支部队注入新鲜血液,进行人员填充。

那些因文化因素而离开直属团的原士兵和军官,尽管文化程度有所欠缺,但其凭借着在直属团长期军事生涯中练就的高超军事素养,就如同闪闪发光的金子,备受其他部队的青睐与争抢,也为其他部队增加了军事实力,整个第一军在这样的人员变动中,好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充满了活力与变化,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有序运转。

远在莫斯科的周亦云,虽然无法回到国内,却始终心系直属团,一直通过电报与国内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司令深知周亦云对于部队发展的重要性,特意为蒋现云选派了一位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通讯副官。这位副官身负重任,专门负责与周亦云进行顺畅无阻的交流沟通,及时将部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反馈给周亦云,同时带回周亦云针对这些问题的宝贵建议和解决方案。

周亦云在与蒋现云的通信中着重强调,思想教育工作乃是部队建设的重中之重,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停止与懈怠。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教育工作,经过深思熟虑与全面规划,重新成立了一个训导处。这个训导处将肩负起重大使命,专门负责对部队全体成员开展系统、全面且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为部队的长远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