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民国北平漂流记 > 第十四章朝代更替之际

民国北平漂流记 第十四章朝代更替之际

作者:喜欢乐天的风箱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21:3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民国的北平,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变革的地方。与那些最先开放的城市一样,这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普通百姓对变化的感知,往往来自于街头那些趾高气扬的洋人,他们的存在仿佛在提醒着这个古老城市的剧变。

曾经依靠朝廷俸禄生活的旗人,如今已因生计所迫,纷纷离开了北平。即便是那些有编制的旗人,也因断了生计而哀叹洋人的强大与命运的不济。

知识分子中,有些人受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启发,选择远赴海外留学。随着新学的兴起,他们的打扮和做派变得既不完全西化,也不全然传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洋不洋,中不中”的风格。

走在北平的街头,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群:有依然留着长辫的旗人,也有剪了辫子却披头散发的普通百姓,还有那些早已剃了短发、如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新派人士。

皮鞋、自行车、香水、文明杖等洋货开始在商铺中售卖,西洋钟成了有钱人家的标配,怀表则成了炫耀财富的象征。

曾经的四九城,道路多是黄土夯实的土路,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要在路上洒水,以防尘土飞扬。

如今,有钱的王公贝勒和商贾们在自己的胡同里铺上了青石板,再也不用担心雨天泥泞的尴尬。

洋人也对这样的道路感到不满,于是在他们经常出入的几条路上进行了铺设。轿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富贵人家继续乘坐马车,而学者、医生等有地位有资产的人则开始选择人力车。

于是,在北平的街头,你可以看到披着长发、穿着传统服饰的旗人坐在人力车上;也可以看到穿着长衫、留着短发的学者匆匆拦下人力车赶路;甚至还有洋人手持文明杖、身着礼服,坐上人力车。而一些学生则骑着自行车,灵活地穿梭在胡同之间。

北平,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新旧交织中悄然改变。赚到钱的陆嘉衍豪掷五千大洋,几乎掏空了家底,在早先买下的大沽地皮上建造了三间宅子。

如今,工程正式动工,他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并请学校的美术老师绘制了平面图。设计包括两个三进的四合院,在大沽置下的地皮上勾勒出一片新天地——两座青砖灰瓦的三进四合院傍着一栋红砖尖顶的西洋小楼,楼前还圈着片精巧的西式花园。

民国时期的商人,远比后世更有原则。他们收了钱便踏踏实实做事,尤其是那些有身份的商人,格外爱惜自己的声誉,生怕别人说出一句不好。

陆嘉衍明白这一点,他备足了钱款,但后世的谨慎,还是让他选择按照工程进度分批支付。他时常抽空前往大沽查看进度,亲自结算工钱。

这座宅子,不仅是陆嘉衍对未来的投资,更是他财富猛增的伏笔。泥瓦匠们挑着扁担穿梭,担子里青砖与红砖混在一处。四合院比较传统,可以卖给避难的富贵老人。而西洋小楼则象征着时代的变迁。适合厌倦斗争年轻新潮的人士居住。

造房子的预算最初只是一个数字,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花园里的太湖石假山、檐角蹲着的石兽、汉白玉雕的西式天使、景泰蓝的莲花灯盏,这些使预算也在不断攀升。幸好,陆嘉衍的生意越做越大,资金充裕,完全能够应对这些额外的开支。

市面上,像他这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那些曾经显赫的贵族如今已渐渐没落,身边人开始尝试类似的营生。不过,大多数只是小打小闹,最终因经验不足而吃了亏,琉璃厂的晨雾里总裹着三分真假难辨的江湖气。

自打二品大臣毓璜顶的管家,把一尊大明宣德炉卖了八百大洋之后。上了当又挨了别人嘲笑的名门,暗地里纷纷搭线,找到陆嘉衍寻求帮助。陆嘉衍谦虚的态度,让他们觉得自己依旧是主子。只不过找个下人出面打点些不方便的事情。

陆嘉衍的名声在琉璃厂越来越响亮,成了当地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随着收入的增加,他的生活也逐渐改善。尽管这种改善起初只是偶然的机会。

这一天,陆嘉衍和大壮受王掌柜的邀请,前往新丰楼聚餐。王掌柜刚刚康复,便迫不及待地邀请陆嘉衍出来“打打牙祭”,顺便联络感情。

过去的三个月,对王掌柜来说可谓难熬。陆嘉衍不断拿一些珍贵的物件来请他掌眼,件件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然而,王掌柜因身体原因只能躺在床上,无法亲自操持,只得让富贵带着陆嘉衍一家家客户跑。虽然他也从中分到了一部分利润,但心里却隐隐作痛。

客户资源被陆嘉衍摸得一清二楚,利润也被他拿走了七成。尽管躺着赚了两千大洋,王掌柜依然觉得亏大了。

如今,身体康复的王掌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牢牢抓住陆嘉衍这棵摇钱树。因此,这一顿饭是必不可少的。

新丰楼的经典名肴“白菜紫鲍“,以精妙配伍演绎山海之珍。精选肉质肥嫩的小紫鲍,经猛火急蒸锁住鲜味,再施以传统蓑衣花刀技法,令鲍身舒展如菊瓣绽放。

配以取霜打后的黄秧白菜心,以老母鸡、火腿慢煨而成的上汤悉心煨制。成肴时鲍鱼柔韧弹牙尽显本味,白菜吸足荤鲜莹润如脂,两相成就出至简至鲜的隽永之味。

这道看似清简的佳肴,实则在火候把控与食材对话间,尽显庖厨真章,将鲁菜“以汤提鲜,用火赋魂“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

开春头一茬糯米配着虎跑泉,酿的黄酒犹如琥珀一般颜色,这是王掌柜特意定下的好酒。

掌勺的必须是新丰楼的头牌王师傅,餐具都要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筷子是他自己带来的牙筷,能想到他尽量做到最好。

“陆公子您上座。“王掌柜亲自执起酒吊,琥珀色的酒液在空中拉出三寸不断的金丝。陆嘉衍看他殷勤的态度,就知道他多半是想的太多了。

“王掌柜,我不是不讲情分的人。你敬我一尺,我也还你一尺。如今朝代更替,我多个朋友还来不及哪。你可千万不要多心,咱今后合作的日子长着那。”

“那就好,那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