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民国北平漂流记 > 第二十七章白老爷的家教

民国北平漂流记 第二十七章白老爷的家教

作者:喜欢乐天的风箱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21:3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两块怀表可都是实打实的稀罕玩意儿,以陆嘉衍的本事,不愁找不到买家。但京城里做事讲究个先来后到,既然已经有人先开了口,哪怕出价再高,他也不能再转卖给别人。除非先前那两位明确表示不要,否则一旦坏了规矩,往后在这行里可就没法立足了。

陆嘉衍小心翼翼地把怀表揣进盒子,揣在怀里,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好不容易拦到一辆人力车。

他刚要抬手招呼师傅,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拉车的师傅也愣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开口说道:“哟,这不是陆小哥吗?怎么在这儿碰上您了?”

陆嘉衍满是疑惑,凑近一瞧,惊讶道:“大茶壶,居然是你!你不是在庆丰司干得好好的吗,怎么出来拉车了?”

大茶壶苦笑着叹了口气,低下头说道:“嗨,陆小哥,您也知道,宫里如今一年就拨四百万大洋,哪能跟以前比啊。到处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能省则省。内务府那么多人,哪能全留着?像庆丰阁卖包子的,人家有手艺,自个儿能养活自个儿。可我这种只会拉板车的,没了差事,只能出来自谋生路了。”

陆嘉衍想起,这人以前在庆丰司专门拉板车,和自己关系还不错。自己时不时找他拉趟货,他也从不计较,给点赏钱就行。

大茶壶是个实打实的憨厚人,不管什么时候叫他,二话不说,拉起车就跑,每次都累得气喘吁吁,停下时端起茶壶“咕咚咕咚”就是一大壶,这才有了“大茶壶”这个绰号,日子久了,倒没几个人记得他的真名了。

“行吧,拉我一程,咱俩路上好好聊聊。”陆嘉衍说道。

“得嘞,陆小哥,您上车!”大茶壶也不啰嗦,麻溜地扶着陆嘉衍上车,撒开腿就跑了起来。

一路上,大茶壶竹筒倒豆子般把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个清楚。陆嘉衍这才明白,原来内务府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宫里在逐步裁人。这些被裁的人,没了编制,一下子没了依靠,日子过得凄惨无比。

从御膳房出来的倒不愁,四九城馆子多,凭手艺总能混口饭吃。可太监、宫女就惨了,没什么谋生本事,富人家用着他们总觉得别扭,实在难以找到出路。

像大茶壶这帮人,除了卖苦力,也没别的办法。陆嘉衍仔细打听了一番,好家伙,没着落的人少说有二三十个。

陆嘉衍若有所思,一路上沉默不语。到了家门口,他下了车,掏出一块大洋递给大茶壶:“三天后,你还到这儿等我。等我琢磨出个章程,给你们指条新路子。往后就跟着我干吧!”

就在此时,茶馆的喧嚣渐渐平息。白老爷步出茶馆,径直前往鲜鱼口的马聚源帽店。四九城有个约定俗成的说法,脚上内联升,头上马聚源。都是上等的货色,讲究!

白老爷挑选了一顶新瓜皮帽,瓜皮帽虽是便帽,但六皮合一,暗合《周礼》六官。帽身由黑色毡子制成,边缘镶嵌一圈黄色织锦缎,这是天玄地黄的意思。前端还点缀着一块青玉帽正,要打磨的“五面见光”才算合格。

这顶帽子足足花了他十二块大洋。这就是刚才让瑞泽气的,什么叫戴不起新帽子!

戴上新帽后,白老爷随手就要丢弃旧帽。幸好,三才眼疾手快,一把将旧帽收入怀中。这顶旧帽若进了当铺,或许还能换得一块大洋。

白老爷对此未置一词,转而前往享用烤鸭。时值中午,他打算随意垫些食物。

白老爷吃烤鸭时,不喜用荷叶饼包裹,而是偏爱元兴楼的烧饼,夹着烤鸭和葱丝一同入口。再配上一碗鸭架汤,润喉解腻。

饱餐一顿后,白老爷才悠哉游哉地回家。这并非因为他思家心切,而是到了喂鸟换食、取些银元的时候。

下午闲暇无事,他打算去听听京韵大鼓。这一天的开销不小,买茶叶、购新帽、品烤鸭、喝茶,总共花费了三十多块大洋。口袋里仅剩的十几块大洋,让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白老爷是舒坦了,白夫人心里越想越气。钱到手里还没捂热,就流水一般往外淌。这日子啊,真没法过下去了。

但是白老爷不是这么想的,这都是早就约好的事情。今儿多花了点,明儿省一些就完事了。所以,他心里并没有一点点不妥的感觉。

离了家就去听大鼓去了,喝着茶,歇一歇,一下午打发了。这个年代的茶馆是极具烟火气的地方。

四九城这地方,各行各业都分三六九等,茶馆也不例外。有的茶馆专门接待贵客,上下两层,设有雅座,还会请一些艺人常驻表演。

稍差一点的茶馆也有常驻表演,不过已经从京韵大鼓、评书、小曲,变成了说书、快板、鼠来宝。总的来说,茶馆是个闲人打发时间的地方。

白老爷就是一位沉浸于往昔荣光中的闲人。他的生活仿佛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游园惊梦。在他的世界里,提笼架鸟、品茶听曲,便是日复一日的消遣。

有人捧着,云里雾里的感觉,才让他感受到往日的风光。然而他忘了,家族往日的风光是父亲一身本事换来的,也是他们家谦逊有礼得到的尊重,而不是靠着提笼架鸟玩出来的。

打发了一下午时间,白老爷抬脚走出了茶楼。差不多该去吃宴席了,一众人簇拥着他向酒楼走去。

走了一段,见到陆嘉衍领着两个孩子从一间茶楼出来。其中一个孩子正是他唯一的子嗣——白连旗。

白老爷走上前去,搂住儿子:“乖,今儿学了什么?吃了什么?”

白连旗道:“中午吃的庆丰阁的包子,在贝勒府上抄写了一章戏文。先生放学了带我们听杨家将。现在去傅记二荤铺吃饭去。”

白老爷笑了笑:“傅记的猪头肉、猪肝确实不错,不过今儿带你去八大楼好好吃一顿。对了,这个给你拿着玩。”

白老爷领着白连旗走了,连招呼都没和陆嘉衍打。抬眼看去,他塞给儿子的分明是一个鸟笼。自己玩还不够,还得带着儿子耍。

白老爷这是言传身教,生活不必太过认真,享受和玩乐才是最重要的。他没有教导孩子家里祖祖辈辈传下的规矩。反而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提笼架鸟、游手好闲是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