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民国北平漂流记 > 第四十三章 宿命之环

民国北平漂流记 第四十三章 宿命之环

作者:喜欢乐天的风箱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21:3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春的暖阳慵懒地洒在白家的庭院,白夫人坐在雕花梨木椅上,怀里抱着珐琅暖手炉,重重地叹了口气。暖手炉散发的温热,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她满心的愁绪。

不得不说,白家能有这番光景,全仰仗老太太当年的深谋远虑。临终之际,老太太把陪嫁的田产地契,一股脑全塞给了她这个儿媳。

以往,白老爷最大的花销主要在吃喝和听戏这两方面。吃喝这一项,在他的众多开支里其实还算最低的消费。他特别钟情于各类小吃,门钉烧饼、褡裢火烧、白水羊肉等等。

他是戏园子的常客,捧角儿、打赏从不吝啬,一晚上在戏园子的花费,有时候够寻常人家几个月的开销。

尽管白老爷如此能花钱,可他的日子却愈发滋润。不得不说,他确实玩出了精。那些经他手买入的玩意儿,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价格一路飙升。

前些日子,他花二十块大洋收来的蝈蝈葫芦,那葫芦造型别致,材质稀有,转手就有人出价二百大洋求购,直接翻了十倍。

去年他在外头淘换来一个竹鸟笼,据说是名家之作。他给鸟笼配上乾隆年间的鎏金勾子、又找来刻着繁复花纹的红木盖板,又配齐一套从造办处寻摸来的青花食罐,搭配起来十分漂亮。

今年这鸟笼已经是茶馆里的宝贝,成了镇店之宝,开价就是二千大洋。

白老爷这人可藏着旁人没有的本事。他眼光独到,所置办的物件不光件件是精品,还都能为他带来丰厚收益。

就拿他收集的玩意儿来说,扳指质地温润,玉色上乘;鼻烟壶小巧玲珑,壶身的绘画和雕刻精妙绝伦,每一件都称得上是收藏珍品。他养蛐蛐、蝈蝈的葫芦,更是品质绝佳,只要一出手,就没有卖不上好价钱的。

所以,每每白夫人看着账本上那些收入和支出,心中就五味杂陈,最后也只能无奈地感叹一句:“这败家爷们儿,倒是有一手钱生钱的本事。”

可白老爷如今偏偏有个要命的嗜好。他爱上了一个名角儿!这可比抽大烟还烧银子!

在四九城之中,若是个寻常的角儿,凭他这点身家,大抵也能让他得手。可偏生,他看上的不是寻常人!而且着了魔一般,不光追捧那戏子,还彻底沉沦,疯狂地爱上了人家。

前儿个广和楼新来了个唱青衣的名角儿宝燕琴,白老爷一见那水袖翻飞的模样,当场就把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摘下来往台上扔。

第二天更是在鲜鱼口订了五十桌席面,专为给这角儿“打茶围“。管家捧着算盘直哆嗦:“老爷,这都够买两进四合院了...”

最要命的是这位爷捧宝燕琴还捧出了门道。今儿送个点翠头面,明儿打对金镯子,后儿又惦记着要给这位角儿置办私房行头。

四九城里的戏班都晓得,白老爷捧宝燕琴那可是真下血本。上次为她置办的全套行头,用的皆是苏绣双面锦。在这行里,要寻摸一套好的戏服,那价钱可没个准儿,贵得没边儿。白老爷花钱就像流水一样,活脱脱一个散财童子。

白夫人目光落在账本上,“广和楼”三个朱红大字,刺得她眼睛生疼,心里的火“噌”地一下就冒起来了。

每一回瞧见这三个字,她都觉得像是眼睁睁看着大把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从自家库房往外淌,淌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些钱,本能够用来购置田产,让家里的产业更厚实;也能修缮府邸,让白家的门面更气派;又或者给儿孙积攒下殷实家底,保他们衣食无忧。

可如今呢,全打了水漂,都填进了戏园子这个深不见底的窟窿里,自己的夫君,竟然拿祖上传下来的家底去养戏子!

此时,白老爷正翘着二郎腿在广和楼包厢里,手里核桃转得哗哗响。台上武生一个鹞子翻身,他甩出去的银元就雨点似的砸在戏台上。

他摸着翡翠扳指对管家嚷嚷:“去,把你儿子送到府上,好好陪陪我儿子。我最近没空陪他,放心吧,我单开一份例钱。”转头又冲着台上喊:“好!唱得好,爷再赏你一把。”

这位宝燕琴,是个极有眼力见儿的女子。白老爷在她身上砸下上千大洋,才总算博得了她些许好脸色。

谁能料到,半道上竟杀出个强劲的竞争者,而且这人还是身份尊贵、赫赫有名的皇亲国戚。

相较之下,白老爷无论是身份还是家底,都差得太远了!一番明里暗里的炫富比试过后,白老爷仍心有不甘,还想着再拼上一拼。

可宝燕琴没给他留太多念想,只是劝他留下了些许家底,别浪费在她身上了,便转身与那皇亲国戚结婚了。

成婚当日,白老爷悲痛欲绝,在护城河边痛哭流涕,差点就跳了进去。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全四九城的人都知道白家老爷痴迷戏子,最后却输给了佟五爷的哥哥,大家都笑他自不量力、不识天高地厚。这一闹,白夫人的颜面也跟着丢尽了。

自那以后,白夫人便与白老爷各过各的,形同陌路。白连旗这下可遭了殃。所谓言传身教,正值十几岁关键时期的他,不但没得到父亲陪伴读书教导,白老爷还给他找了个家奴伺候。天天回家就教孩子怎么玩乐,这样的环境,孩子又怎能学好呢?

或许白家祖上真传下了这份灵性,白连旗虽识字迟钝,于玩乐之道却颇有慧根。那些风月场上的门道,他一点就透;市井间的把戏,他看一遍便能摹个**分。

后来陆嘉衍知晓此事,也不过摇头轻叹。这人哪,命数何曾全握在自己掌心?当心智尚且蒙昧时,周遭的风烟便已描摹了大半人生轨迹。

幼时未能培植的良木,待到根须盘错,再要扶正便难如登天。更遑论置身浊流之中,所交非人,所遇多舛,半生光阴便似那染缸里的素绢,纵使日后幡然醒悟,青春早如指间流沙,散尽无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