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民国北平漂流记 > 第七十章补一章

民国北平漂流记 第七十章补一章

作者:喜欢乐天的风箱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9:2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先的京都,八大胡同就是女人的地狱。白日里,那些挂着红灯笼的勾栏院门庭若市,脂粉香气混着酒气飘满整条街巷。到了夜里,莺莺燕燕的笑声里总夹着几声压抑的啜泣,像是被掐住喉咙的猫儿,挣扎几下,又被人按进了水里。

可在这片污浊里,竟还有一方净土,叫“清倌小馆”。这里的姑娘不卖身,只卖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拿得出手。她们大多出身官宦世家,只因父兄获罪,一朝跌落云端,被发卖至此。虽免不了被人轻贱,可比起八大胡同里那些被碾进泥里的姐妹,到底还算是体面些。

梁锦儿,便是其中一个。“锦儿”是艺名,她本姓什么,连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年抄家时,母亲被拖走前死死攥着她的手,指甲掐进她肉里,声音却轻得像片落叶:“活着……活着才有指望……”

后来,她被卖进了清倌小馆,遇见了三个姐姐。

大姐最漂亮,一双凤眼微微上挑,不笑时冷艳逼人,笑起来却像春水化冻,勾魂夺魄。当年有个宫里来的嬷嬷瞧中了她,说贵人喜欢这样的,要带她进宫。

大姐临走那夜,抱着她们三个哭湿了半边袖子,可第二天还是抹了胭脂,笑着上了那顶青布小轿。

再后来,听说她成了公公的“痰盂”——老头心情不好时,便让她跪着,一口唾沫啐在她脸上,再让她自己擦干净。

二姐生得最是温婉,嗓音如黄莺出谷,弹得一手好琵琶。有个掌印太监看中了她,说要收作对食。

二姐不肯,可老鸨子,拿藤条抽得她后背血肉模糊,最后她还是被抬进了那太监的宅子。不到三年,人就没了,说是“病死的”,可送回来的尸身上,手腕脚腕全是勒痕。

三姐最刚烈,拼死护着锦儿,自己却被一个内务府庆丰司主管瞧上。那人被迷的不行,家里早有小妾,可偏要三姐给他生个儿子。三姐咬牙应了,怀胎十月,拼了半条命生下个男婴,这才换得些许自由。

而锦儿,因着三个姐姐的庇护,总算没被推进火坑。她学琴、学画,小心翼翼地周旋于那些来听曲儿的文人雅客之间,不让人碰,也不让人欺。

可她知道,这清倌小馆的“干净”,不过是层薄薄的纱。风一吹,就破了。

就像当年大姐被抬走时,那顶青布小轿的帘子被风掀起一角,她看见大姐的手死死攥着帕子,指节泛白,像是攥着最后一点尊严。

“自个儿做了什么,自个儿好生想想。”福晋撂下这句话,像剥笋似的将她剥得干干净净。那镶着玳瑁的护甲轻轻划过茶盏边缘,发出令人心颤的脆响。

梁锦儿攥紧了帕子,指节发白。她最不愿回首的便是那段往事,可三个姐姐临终前的嘱托却总在夜深人静时萦绕耳畔。

记得大姐弥留之际,三姐妹围在病榻前,大姐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她的腕子:“咱家走洋务这条路,输了就是输了...老三的孩子,得干干净净地活。都记着………”

二姐往她手里塞了块绣着兰花的帕子,上头还沾着咳血的痕迹:“那些腌臜事,永远都不能让宝宝知道。”

三姐最是刚强,那时已病得说不出话,只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案几上一笔一划写下“小宝”二字。两个孩子,都是姐姐救得她。如今死了三个,她心里自然知道该珍惜什么。

“德才兼备的好名字。”送走三个姐姐,梁锦儿攥紧帕子盘算,“我们姐妹搜肠刮肚...才想出来的...,这孩子我得一辈子护着。”

“不丢脸。“大姐说这话时,正蘸着桂花油给她梳头,铜镜里映出那张过早憔悴的脸。

“你自打进了那个地方,就该把清高二字嚼碎了咽下去。”木梳卡在发结处,大姐的手顿了顿,声音忽然低下来。

“野猪………这名字还能再丢脸吗?咱得把前尘旧事一五一十地摊开说。这世道,越是藏着掖着,越容易被人拿捏。大大方方的,家没了,我们败了,都是姑娘,赔笑不陪睡。”

镜中的大姐突然捏住她下巴,力道大得让她疼出了泪花:“记着,做事要干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滴水不漏——就像当年我家,那里错了………维新、西征都是大势所趋。咱们拼命抬你,你得给我们一个洗怨的机会。”

“姐姐......”梁锦儿指尖一颤,想起以往,她茶盏险些脱手。那些陈年旧事像潮水般涌来,她慌忙用帕子按住眼角。当年在王府伺候时,福晋那双能洞穿人心的眼睛总让她无所遁形。

可她知道,这位面冷心软得厉害。记得有回自己染了风寒,福晋嘴上骂着@没用的东西”,转身却差人送来上好的川贝枇杷膏。

那装药的珐琅盒子至今收在箱底,盒盖上并蒂莲的纹样都磨花了边——福晋每次发完脾气,自己倒要躲在屏风后懊恼半天,绢帕拧得能绞出水来。

最教人唏嘘的是,这般冰肌玉骨的美人,老王爷竟从未碰过。年近四十的福晋至今守着女儿身,绣帐上的鸳鸯还是簇新的金线。

梁锦儿常看见她对着铜镜出神,玉簪斜插在未梳起的散发间,镜中人眼角已生出细纹,却仍保持着少女般的天真情态。

福晋这张脸生得极是福相——圆润的脸庞如满月般莹润生光,双颊丰腴却不显臃肿,反倒衬得那对杏眼愈发灵动。

偏是这般富贵面相,却难入那些男人的眼睛。那个不要寻那瓜子脸的纤弱美人,殊不知这等福相才是真正的聚财之相。

老话说得好,男子娶妻犹如二次投胎。娶得贤妻旺三代,这般福泽深厚的女子,原该是千金难求的贵人。

偏生世人眼拙,倒把珍珠当鱼目。福晋端坐在雕花椅上时,通身的气度贵不可言,那等庸脂俗粉站在跟前,顿时就失了颜色。这般金贵的命格,岂是寻常人能消受得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