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民国北平漂流记 > 第七十六章 一鲸落万物生

陆嘉衍近来察觉一桩颇为蹊跷之事。按理说,如今尚不到八旗彻底式微的年月,他原想着慢慢的出货,方能将那些物件卖个好价钱。

可这三个月来,王掌柜只遣富贵来过一回,孙、张、陆三位掌柜更是踪影全无。这般情形,着实令人费解。

陆嘉衍思来想去,终究按捺不住心中疑虑。这日他特意绕道同仁堂,精心挑选了一支上好的老山参,又寻了个匣子仔细装好,这才往王掌柜府上递了帖子。

虽说老掌柜因年迈体弱,早将铺面盘了出去,如今只在家中静养,可在这行当里浸淫数十载,三教九流的人脉、南北往来的客商,没有他不相熟的。若要打听这桩蹊跷事,找这位老江湖准没错。

陆嘉衍来到王宅门前,抬手轻叩门环,铜环碰在朱漆大门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多时,富贵便小跑着迎了出来,一见是他,脸上顿时堆满笑容:“哟,陆爷!您可算来了。我们掌柜前儿个还念叨您呢,里边请!”

陆嘉衍含笑点头,随富贵穿过影壁,绕过回廊。迈进正房门槛,便见王掌柜正倚在罗汉榻上品茶。

陆嘉衍连忙拱手行礼:“老掌柜气色愈发好了。今儿特意给您带了一支长白山的老参,让富贵每日切上两片熬药。指不定过几日您身子骨硬朗了,又要重出江湖呢!”

王掌柜闻言朗声大笑,颤巍巍地撑着榻沿要起身相迎,陆嘉衍赶紧上前搀扶。老掌柜的手虽有些发抖,眼神却依旧炯炯有神,显是见了故人分外欢喜。

“托陆小哥的福,这几日确实松快了些。您快请坐——富贵,去把前儿得的那罐小兰花沏来。”瞧着精神头儿比上回见面时好了不少。

“如今老朽每日到您家水行打缸过滤水,煮茶都格外清甜。”王掌柜捧着茶盏,忽然压低声音道,“陆小哥此来,怕是为着买卖上的事吧?”

陆嘉衍闻言一怔,随即失笑道:“果然是老掌柜,什么事都瞒不过您。不瞒您说,近来确实遇着件蹊跷事,这琉璃厂是没有生意了吗?”

话未说完,富贵已捧着茶盘进来,王掌柜咳了一声说道:“买卖哪儿是差喽,是红火喽。换货场那地界儿,乌泱乌泱全是人。”

王掌柜嘬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您还不知道吧?索大人这回可栽了大跟头!您算算,统共娶了七房姨太太,都这把年纪了还成天泡戏园子、赶饭局。这么多房太太,顾得过来吗?”

说着凑近些,茶盏往桌上一搁:“最要命的是那七姨太,跟他的侍卫勾搭上了。俩人卷了银票细软不说,连宅子都给偷偷变卖了!如今可真是树倒猢狲散——大太太带着嫁妆回了娘家,二姨太拐走了两箱古董,三姨太...”

老掌柜摇摇头,“如今索府就剩个空架子,那些个掌柜的,谁手里没他家出来的东西?”

陆嘉衍闻言恍然大悟,敢情是索府的家底儿都散出来了。这阵子市面上突然冒出这许多好物件,这还哪有人找他要物件啊?

陆嘉衍望着老掌柜问道:“那依您老看,这阵风过去...得什么时候?”

王掌柜急得直拍大腿:“嗨!要不是老朽这身子骨不争气,早出去扫货喽!”

他拽着陆嘉衍的袖子道:“眼下琉璃厂那些个掌柜都捂着货不出,好些铺子也没钱进。您可不就赶着巧了——这会儿满大街都是急着用钱的主儿!”

说着朝富贵那厢瞪了一眼:“这兔崽子学艺不精,现在东西还认不全。您是知道的,打一次眼就白干三年啊。要不然,我早让他出去转悠了!”

陆嘉衍听罢,郑重地抱拳深施一礼:“今儿个可多亏老掌柜指点,要不我还蒙在鼓里呢!”又闲话片刻,这才起身告辞。

走在胡同里,陆嘉衍心里已有了盘算。眼下京城市面虽不景气,可沪上却另有一番天地。那些个精巧小件,倒不妨往南边寻个出路

他自不是那等贪心之人,深知这行当里“各派师傅”的厉害。盘算着只在相熟的圈子里走动:一来这些人家出来的物件,来历清白;二来遇上拿不准的,还能先压着货款,带来请王掌柜帮着掌眼。

殊不知,此时的京城古玩行里早已暗流涌动。正所谓“一鲸落而万物生“,索大人的倒台,在这潭深水里激起了千层浪。

多少人的命运,都随着这棵大树的倾倒而天翻地覆——有人趁机设局,有人仓皇出逃,更有人在这乱局中嗅到了翻身的机会。

古玩行里最落魄的,莫过于那些眼力平平又囊中羞涩的主儿。既凑不出本钱置办像样的铺面,又缺乏慧眼识珠的真本事。

这些人只得干起“铲地皮“的营生,美其名曰“包袱铺“——夹着个蓝布包袱走街串巷,便算是开门做买卖了。

城西有对出了名的兄弟,周三和墩子。这哥俩虽算不得行里的人物,却在市井中混出了名堂。

每逢捞到东西或是听到风声,总能在酒肆里看见他们领着帮同行聚头。那些个包袱铺的伙计们,就着二两烧刀子,把收来的铜钱、鼻烟壶、字画在油腻的桌面上排开,倒也自成一番气象。

周三嘴皮子利索,墩子力气大,两人搭伙,一个靠坑蒙挂骗,一个靠武力威胁,在这行当里竟也混得风生水起。

墩子与索府几个下人素有往来。那日府上大乱,趁着主子外出听曲未归,仆役们卷了细软四散奔逃。他得了风声,赶去分一杯羹,倒是捡着几件像样的玩意儿。

周三那边也没闲着。听闻三姨太匆忙搬家,他早早蹲在新宅墙角守候。待得搬运的伙计们歇脚的空当,他凑上前去递烟搭话,软磨硬泡之下,竟也讨得两件器物。

这日晌午,哥俩揣着收获在常去的“蒲家卤肉”碰头。跑堂的刚烫好酒,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将物件排在八仙桌上。

一来是庆贺今日收获,二来也是互相掌眼——他俩自知眼力有限,总要合计合计。更何况这酒楼里常有掮客往来,保不齐就能碰上个识货的主儿。

酒过三巡,周三那双小眼睛愈发晶亮,墩子粗壮的手指摩挲着瓷器的釉面,两人头碰头嘀咕着,活像一对正在分赃的江湖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