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0章 大宴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0章 大宴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22:42:21 来源:小说旗

六月的天气烈火炙烤,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燥热的气息,太阳还快要落下,天边泛起一片金黄,

大院内,王莽身穿洁白的长袍,眼睛深邃而锐利,头带玉笄,长发如瀑,儒雅公子,陌上人如玉,行走间如风拂柳到了门口。

驾驶马车的原涉勒着缰绳,已经等候多时了。

王莽上了马车后,闭目养神远处的蝉鸣此起彼伏,车轮缓缓滚动,发出的节奏的吱嘎声,马匹使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马车到了北阙门,王莽下来后抬头望去,巍峨耸立,它高大而庄严,散发出厚重的皇权威严,日落的余晖洒在三出阙一的大门上,金色光芒与石质的冷硬互相交织。

让王莽感到敬意,武帝征战四方,将敌人头颅高挂在北阙门上,扬我汉家国威,文治武功,这里也成为,吏民上书、请愿、庭争、请罪之处。

巨君在发什么呆呢,快进去吧。

王莽转头望去,王凤身穿黑色绛服,头戴进贤冠,腰间佩剑,面无表情给人感觉不怒自威,

进入北阙门,王凤迈着步伐,一边说道,我已经向陛下举荐了你,今晚大宴后将独自召见你,有把握好机会。

多谢叔父,巨君感恩不尽,王莽拱手语气诚恳。

王莽对于王凤举荐非常感激,汉朝上进之路,何其艰难,都掌握在权贵手里,孝廉,被人看中了才能晋升,曹孟德成为孝廉,也得排在袁绍后面。

王凤摆手,你我以后就不必客气,千里马有常,伯乐不常有,吾很高兴做你的伯乐。

几个月的相处王凤对王莽刮目相看,精通各种儒学,能说会道,懂得武艺,而且经过多方打探,自己哥哥守孝三年,上对母亲孝顺,下对嫂子尊敬,心里感慨王莽又是自己儿子该多好啊。

一名宦官从不远处,迈着小步走了过来开口:,大将军请到白虎殿。

王凤点头跟着宦官的脚步。

温室,清凉,麒麟,金华,承明,高门,白虎,玉堂,宣德,椒房,昭阳等40多座宫殿,而平日里皇帝日常起居。

主要在前殿,宣室,温室、承明四座殿内,其他的都是,举办宴会,收藏兵器,娱乐,狩猎以及祭祖,因此未央宫的面积才庞大,将娱乐行政祭祖为一体,不比明清单纯的行政宫殿。

白虎殿内,一排排青铜钟矗立,钟面上雕刻着精致的图案,乐师们端坐在钟旁

殿内座位错落有致,每一席都铺着锦绣的坐垫,摆放着玉器和金樽,王莽和王凤步入殿内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让人心神宁静。

王莽找到自己位置正坐着,大殿上有三个主位这场宴会来的人不简单。

隔壁坐着白发苍苍的老者垂帘闭目,王莽心想现在离宴开还很久,好无聊找个人聊天,余是手指绕到后面对他脚底,轻轻一挠。

老者睁开眼睛看向王莽疑惑问道,小友有何事。

王莽露出大白牙尬笑拱手道:,在下王莽,不知老者是何姓。

刘向拱手,中郎刘向,王莽惊讶说道,久闻大名,曾听家师说过。

就尬聊了起来,儒家经典,以及奇闻诡事,五行玄学两人通通聊个遍,王莽都能对答如流。

刘向抚摸着胡须,眼光中带着一丝欣赏,这位小友跟自己儿子,差不多的岁数,竟然能懂得这么多,余是问道,小友是在哪位夫子门下。

王莽谦虚回答,家乡私塾的老师孔仲,名不经传而。

刘向瞬间大吃一惊,怎么是他肯收关门弟子了,才能教出这样的徒弟。

王莽没注意到刘向表情,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师名声显赫。

外面此起彼伏的谈话声,慢慢靠近,随着丞相匡衡的步入,百官们如潮水般涌入白虎殿,交头接耳,或是点头示意,后面跟着,张禹,孔光,翟方进,马宫,等当世大儒以及门下弟子,大臣们按照品级和职位,井然有序地入座。

宫门外站着宦官头上扬喊道,诸侯王进殿,声音洪亮,整个宫外回荡着。

吱,吱……吱

悠悠的脚步声传来。

准阳宪王刘钦,带着楚孝王,东平思王,定陶共王,中山孝王,等数十名王,小步走入殿中个个头戴远游冠,身穿朝服。

正坐的诸位大臣起身行礼,为首刘钦点头说道:,诸位大臣免礼吧。

众人坐在主位最靠近的地方。

女子身穿曲裾深衣,那柔顺乌黑秀发别着两把金钗,身材丰满匀称,尤其那双浅画丹凤眼,妩媚漂亮,娇艳而又不失庄重,衣摆随着步伐轻轻摇曳,款款走入殿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她身上,微微颔首,向着众人示意,突然间看向王莽的方向,走了过去。

刘向起身拱手,见过敬武公主,踩了王莽一下,行礼的意思,王莽起身拱手。

刘宓点头那丰满的红唇张开说道:,刘中郎几日来身体可好。

刘向回道:多谢公主关心,老朽身体健朗。

刘宓语气关心说道:,刘中郎,国之诤臣敢于直言,身体有多多保重,府上有百年丹参,叫人送到你那里。

多谢公主,老朽必然再接再厉,直言政事,刘向一脸感激。

刘向奏密石显等人的罪状被排挤,不受重用,难得今天有人鼓励自己让他感到激动万分,以后更敢于书上直言。

刘宓对刘向有好感,总是能为刘氏着想,而不是某些人拿着汉庭的俸禄,胳膊往外拐。

刘宓的头突然附在王莽耳边一股淡淡的幽香,袭来让人不由自主沉醉其中,唇角上扬静悄悄开口,王公子真是年轻有为,能够救下原涉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而且还开设纸坊,说音刚落王莽瞳孔一缩,不由得背后发凉,自己在长安城里一举一动,都知道。

刘宓自顾自的走开,到大殿中央向大臣和诸侯王,轻声说道:,皇太后偶感风寒不能赴宴,让我前来。

大臣和诸侯王点了点头,刘宓在主位坐了下来。

王莽面色凝重,青衣楼竞然和皇室扯上关系,楼主不是陈遵吗,怎么突然冒出来敬武公主,这位可是王莽前世的老对手。

身旁的刘向发现刚才两个人举止亲密后王莽发呆着,抓住他手臂声音非常低沉,这敬武主公稼了两任丈夫,现在已经第三任,而薛赣君常年在外,你可别…王莽白了他一眼道,我王某人仪表堂堂,虽然家境贫寒,还不至于做人家面首。

王莽看刘向,这老头不研究学问,怎么八卦起来人家公主的私事。

复株累若鞮单于王驾到。

雕陶莫皋身穿锦绣长襦,绣着精美的图案和纹路,左衽(古代匈奴人的服装特点)身高九尺,上身宽阔,皮肤因草原上风吹日晒而显得黝黑,犀利的小眼,头戴匈奴王金冠之上,四匹狼和四只羊相互叠,下面的额圈则是卧虎,卧羊,卧马。

迈着坚挺的步伐,长襦随着抖动,进入大殿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大臣和诸侯王,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在场的人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之后正坐在主位旁边上,匈奴人自从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后历任匈奴位置,都在诸侯王之上。

陛下驾到。

这时所有人起身,拱手吾皇万岁,万岁。今晚刘骜穿着一身黑色外衣红色打底的常服,仪表堂堂,面如冠玉,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天生的帝王之气,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大殿。

诸位爱卿免礼。

坐在正位的刘骜注意到旁边的敬武公主。刘宓说道,皇太后偶风寒,不能前来。

刘骜语气关切问道:,母亲有叫太医前去吗。

刘宓回答,太后说多加休息就会好,不必叫太医。

刘骜点头,近来国事繁忙,得抽空多看望母亲。

刘骜看见坐在不远处的刘康,突然开口,定陶共王此次前来朝见,不如多留些时日,朕有文学向你请教。

正坐的刘康诚慌诚恐,回到封地整日提心吊胆,生怕有御史弹劾自己,这次朝见母亲逼着,真的不想来,于是拱手说,封国事情繁忙…刘骜摆手打断了,:你我之间就不必这种客套话,这事就定了。

刘骜的强势,刘康只能接受了。

宫殿外的天空渐渐变黑,宦官再次喊道,开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