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73章 骂相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73章 骂相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22:42:21 来源:小说旗

未央宫的清晨,雾气云绕,宫殿的在朦胧中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宦官尖锐而洪亮的声音划破了宁静,“上朝——”这一声呼喊,仿佛惊动了沉睡的巨兽,宫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抹初升日光的金辉。

大臣们身着朝服,手持笏板,步履匆匆却井然有序地步入大殿,已经许久没有上朝了,今天刘骜突然召见,神色各异,似乎预感将有大事发生。

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骜慢悠悠的走过来,神情十分悠闲,一边的说道:,已然许久没有上朝,近日来朕特地走访了,成都侯的家里金银珠宝璀璨夺目,比朕的未央宫也不遑多让。尤其是那花园,更有流水潺潺,假山堆叠,成都侯的生活,可真是令人艳羡呐。”

此话一出,王音顿时慌了神,快步走上前:“双手拱起,额头几乎贴到冰冷的地面上,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成都侯奢华无度,臣身为大将军,未能及时察觉并劝阻,实乃失职。请陛下准许臣辞去大将军一职,以正朝纲。

刘骜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不是大将军的错,朕心中自有计较,人已经带来了。”大殿的门扉再次被推开。

只见王商踉跄步入,上身**背负着粗重的藤条,每走一步,藤条上的血珠便如断线珍珠般洒落,在地面上留下一串串触目惊心的痕迹。脸色苍白如纸,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大臣们目睹此景,无不震惊失色,大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王商沉重的脚步声和藤条上血滴落的滴答声。

刘骜的目光如寒冰般刺骨,缓踱步至王商面前:“成都侯,你可知之罪。

臣有罪,其罪当诛,王商声音沙哑地喊道,每吐一字都像是从胸腔中挤出,艰难地跪下,发丝散乱,遮盖住满是尘土与血污的脸庞。

刘骜对于两人的认罪态度非常满意,但是依旧还是面露严肃,朗声说道:,死罪倒可以免,朕不会因为小小的过错便轻易夺人性命,免除侯爵之位,禁足在家好好反思。

谢陛下仁慈,饶臣一命,臣定当好好反思。王商的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面,身体因剧烈的疼痛和过度的紧张而不住颤抖。

旁边的薛宣,见刘骜对王氏如此的处理,一目了然,只不过是敲打一下而已,立马快步向前,拱手称赞道:“陛下真乃仁慈之君!”

薛宣的话语,带动了大殿内的气氛。其他大臣们纷纷效仿,有的躬身作揖,有的高举笏板,赞颂之声不绝于耳,张禹却也满脸敬仰:“陛下圣明,宽宏大量,实乃我大汉之福。

刘骜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那笑容里既有得意也有深意,打压了王氏。有得到大臣们的美誉,一举两得。此时不远处,传来一道声音。

朱云一步一步走出列队,直视刘骜,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可闻:“陛下以藤条责罚成都侯,彰显自身英明。真正的仁慈,是体恤民生,是清除朝中奸,今日大殿之上,臣斗胆直言,望陛下能聆听忠言,勿让天下百姓失望。

朱云身形挺拔,宛如青松,静待风雨,大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这个张禹当任丞相以来,碌碌无为,大臣们早就忍他很久了,终于有人站出来直言面对,大臣们面面相觑,屏息以待刘骜的反应。

刘骜眼皮微微一抬,这朱云想要搞什么鬼,难得的气氛被他搞乱了,随即开口问道:,你要进什么言。

朱云的手指向张禹,破口大骂:,丞相张禹身为三朝老臣,就任丞相毫无作为,实为“尸位素餐”的佞臣,理应罢相免官,以谢天下……

他越说越激动,向前几步,几乎要扑到张禹面前,声音因愤怒而颤:“你身为丞相,对朝政不闻不问,百姓疾苦视而不见,你愧对先皇,愧对天下苍生!”

张禹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大臣们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行啊,朱云你放肆,

刘骜手里的袖子一甩,厉声道:“你竟敢在大殿之上无礼,辱骂丞相,实属大不敬!来人,将他拖下去!”话音未落,两名羽林军迅速上前,一左一右架住了朱云的双臂。

朱云剧烈地挣扎着,双眼圆睁,怒视着刘骜,大声喊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您若不听忠言,大汉危矣!”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得梁柱都似乎微微颤抖。

快到大殿门口之时,朱云猛地发力,竟硬生生摆开了两名羽林军铁钳般的束缚,几步跨至大殿门槛前,双手死死抱住的殿槛,双眼充血,声嘶力竭地喊道:“陛下!朝纲不振,臣虽粉身碎骨,亦要直言进谏!若今日赐给臣尚方斩马剑,唤醒朝堂的清明,臣死而无憾!”

两名羽林军硬生生地将朱云扯出门槛前,门槛在巨大的力量下轰然倒塌,激起一阵尘埃,朱云的身体被半拖半拽地带离大殿,死死盯着的刘骜,仿佛要将最后的谏言烙印在帝王的心中。

大臣们目睹此景,有的面露不忍,有的则低头沉思,整个大殿内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氛围,只余下朱云那激昂的言语在梁柱间回荡,久久不散。

在列队之中的辛庆忌,毫不迟疑地跨出队列,恭敬的行了一礼,挺直腰板,朗声道:“陛下,朱云虽言辞激烈,但实乃忠臣之举,忧国忧民,敢于直言进谏,望陛下念其一片赤诚之心,宽恕其过,使其能继续为大汉效力。”话说时,目光与刘骜交汇,眼神中既有恳求也有期许。

哦,忠臣,那朕就是昏君了,刘骜怒目圆睁,声音如雷鸣般在大殿中炸响,转身面向辛庆忌,脸上满是怒意与不屑:“执金吾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朕的面前如此放肆!”

辛庆忌身形微微一颤,却仍旧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望着刘骜,毫不退缩:“陛下,微臣并非此意。朱云一心为国,情急之下言辞过激,还望陛下念在他一片赤诚的份上,宽恕他的无礼。”

刘骜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凌厉:“那既然要宽恕他,那你也一起宽恕,辛庆忌大殿之前无礼,贬为庶民,不得再录用。

辛庆忌深吸一口气,双膝缓缓跪地,额头轻轻触地,声音沉稳而充满敬意:“微臣谢陛下宽宏。”

周围的大臣们,更是心如死灰,连续两位大臣被贬,都无法扳倒张禹,对他的恨多了几分。

张禹面无表情,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是时候退了,不然再这样下去,在朝中已然无立足之地,已是微微叩首,颤声道:“陛下,臣有罪,担任丞相以来碌碌无为,以当避贤能。朱云之谏,字字肺腑,臣亦觉羞愧难当,允臣辞相,颤抖着双手解开身上的紫袍。

刘骜疾步上前,双手轻轻搭在张禹颤抖的肩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与恳切。低声细语:“老师,不可啊,德高望重,朕还有许多时日需您悉心辅佐。

对于张禹,刘骜现在不想让他卸任,因为上任以来处处维护着他的各种荒唐行为,因此又是换做别人,恐怕连续上奏。

张禹正要再次开口之时,已经被刘骜打断缓缓开口:“今日之事,朕自有决断。老师劳苦功高,亦需体谅。但朝纲不可废,国事为重。朱云念其忠心,贬为郡守,以示惩戒。”言罢,刘骜转身宣布退朝。

宫门外,大臣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低声议论着远处的张禹,眼神中满是失望与不满。

薛宣却不跟这些人讨论,一路快走,准备上马车回家,突然后面有人喊他转身过去,原来是淳于长。

恭喜御史大夫,不久之后荣登相位,淳于长拱手满脸微笑的祝贺道。

“此言何意?”薛宣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这家伙又干什么,平日里又不熟悉,突然拉近。

淳于长轻轻一笑,凑近薛宣耳边,用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说:“张禹已失圣心,以御史大夫之才,若能听我一言。丞相之位,迟日可待,近日来陛下因为皇后之事非常的烦恼,我们若能推波助澜。成就此事……

听完之后薛宣动心了,这无疑是个好机会,借此讨好刘骜,丞相之位指日可待,看来回家找刘宓好好商议此事,再来做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