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29章 织绫机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29章 织绫机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1:08:04 来源:小说旗

三国魏时博士马钧将传统动辄五十蹑、六十蹑乃至百余蹑的旧式斜织机,统一改为十二蹑名曰:,织绫机,生产速度提升了四至五倍。

车官城。

小作坊内,工匠们正围聚在一起,目光紧紧盯着王莽画出来的织绫机图纸,那图纸上细致地描绘着各个零件的构造与组装方式。

王莽站在一旁,耐心地向木匠们讲解着这台新织绫机的大致原理。“这十二蹑的设计啊,是经过无数次的思考与计算得来的,“它能大大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织造效率。

众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从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一位年长的工匠拿起一个齿轮状的零件,对着光线反复查看,轻声说道:“这齿轮的咬合必须精准无误,不然整个机器运转起来就会出问题。

”旁边的年轻工匠则拿着锉刀,小心翼翼地打磨着一块木板,用磨刀一点点地去除零件上的毛刺和瑕疵,使它们变得光滑圆润,完美无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渐渐降临。小作坊里的灯火通明,映照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没有丝毫的懈怠,依然沉浸在对织绫机的钻研之中。

王莽穿梭在工匠们之间,不时给予关键性的建议。“这里要再调整一下角度,这样零件安装起来会更加顺畅。”指着一处接口说道。

工匠们按照他的指导,重新测量、切割、打磨,每一道工序都力求完美。

清晨太阳升起,小作坊内,金色的光辉与木质的温润交织,几名工匠小心翼翼的,将最后的零部件安装下去。

一台十二蹑绫织机正式完成了。它的外观简洁,每一个部件都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一起

工匠们围着这台新织机,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

织机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梭子在织机间穿梭自如,十二蹑缓缓转动,带动着经纬交织,发出轻微的却充满韵律的声响。

王莽一声令下,车宫城内顿时沸腾起来。更多的工匠被召集至此,或搬运木料,或敲打锤炼,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每一名工匠双手灵活翻飞,将一块块木头、一枚枚齿轮,精心组装成一台台崭新的织绫机。

太守府内。

官吏们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厅堂之间,手中抱着一摞摞的文书,匆匆地传递着最新的指令和消息。

王莽端坐在主位,一手持毛笔,正全神贯注地批阅公文,外面的人来人往,各种事务交织在一起,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灾民已经如数安置完毕,四百多户人家各自有了房屋,终于在各方的努力下得以完成。

王莽微微点头,吩咐道:“很好。”放下手中的毛笔,长舒了一口气,目光扫过忙碌的官员们,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

“诸位辛苦了。”王莽站起身来,“此次安置灾民之事,能够如此顺利,全赖各位日夜操劳。”

李熊和众官吏闻言,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公文,拱手微微鞠躬:,全靠王太守,领导有方,我等对你万分佩服。

王莽上任以来亲力亲为,身为侯爵却毫无架子,总是身先士卒,与官吏众同甘共苦,众人打从心里佩服。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官吏们,已然好久未休息了,收拾好公文,纷纷走出太守府。

夕阳的余晖在天边逐渐褪去,暮色像一层轻纱慢慢笼罩了整个成都城。街市上行人渐稀,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和归家人的脚步声。

唯有王莽依旧端坐在案前,手中的毛笔在纸上飞快地游走,留下一行行工整有力的字迹是关于织绫机,投入使用,与其对于在教育方面,准备在蜀郡各地大兴文教。

这时候,李熊轻轻推开门,脚步轻盈,手里拿着一张精致的请帖,走到王莽跟前,低声说道:“刚才卓氏听闻太守发明了一种新的织布机,特来邀请你明天晚上,前往府邸,商议此事。”

王莽的笔尖在纸上留下了一个不完美的墨点,放下毛笔,接过请帖,打开了看一看,思考着要不要去,自己与卓氏并无太多交集,突然发出这样的邀请,必定有其目的。

李熊又补充道:“卓氏在本地颇有势力,且乐善好施,也许他真的对织布机感兴趣呢。”

王莽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好,明日我便前往卓府,看看他们究竟有何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