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58章 府邸着火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58章 府邸着火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20:13:16 来源:小说旗

夜色渐深,甄府内灯火通明,映得整个府邸如同白昼,红绸高挂,喜气洋洋,穿梭其间的仆人们忙碌而有序,脸上也洋溢着喜庆之色。

宾客们身着华服,谈笑风生,他们或是孔光门下的儒林学土,满腹经纶;或是甄氏远亲近邻,血脉相连,共同见证着这场联姻的盛况。

厅堂内,觥筹交错,笑语喧哗,热闹非凡,甄邯身着大红喜服,眉宇间尽是喜色,频频举杯,向宾客们致谢。

甄丰则已醉意朦胧,脸上泛着红光,步履蹒跚,却依旧笑容满面,显然对弟弟的婚事感到无比欣慰。

王莽与陈轻雪坐在宾席一角,两人皆是面带微笑,身居高位,却毫无架子,与众人谈笑风生,显得格外平易近人。

陈轻雪则是一袭素雅长裙,举止端庄,偶尔低声与周围的夫人交谈几句,欢声笑语不断。

正是他们二人牵线搭桥,促成了甄邯与孔光之女的婚事,使得甄氏家族得以在长安立足。

甄丰与甄邯兄弟二人端着酒杯,步履坚定地走到王莽面前,深深一揖,齐声道:“大司马,全赖您的提携与厚爱。此恩此德,甄氏永世不忘!”说罢,二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以示敬意。

王莽微微一笑,举杯回敬道:“不必多礼。甄氏乃名门望族,你们两家结为姻亲,实乃天作之合,他日我必举荐你们在朝中担任要职,为朝廷效力。”

此言一出,甄氏兄弟更是感激涕零,连连称谢。

这时,郭昌手持酒杯,笑吟吟地走了过来,拍了拍甄丰的肩膀,调侃道:“甄兄,今日可是双喜临门啊!不仅弟弟娶得佳人,甄氏一族也在长安站稳了脚跟,真是可喜可贺!”

甄丰闻言,哈哈大笑,与郭昌碰杯,一饮而尽。

郭氏与甄氏家族早已交好,今日更是带着几位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郭昌酒量极佳,频频举杯。

王莽则在一片喧闹中注意到了郭昌。轻轻招手,将郭昌拉至一旁,低声问道:“郭昌,你可有兴趣接手皇家纸坊,成为那里的负责人?”

郭昌心中一惊,皇家纸坊,那可是朝廷重地,负责制造皇家专用的纸张及书籍,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竟要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他,郭昌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这既是荣耀,也是挑战,难免生出几分忧虑。

“大司马,皇家纸坊规模庞大,责任重大,恐怕难以胜任。”郭昌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言语间透露出一丝犹豫。

王莽却是哈哈一笑,轻轻拍了拍郭昌的肩膀:“郭昌啊郭昌,何时变得如此胆小?你经营商贾多年,人脉广布,经验丰富,正是掌管皇家纸坊的最佳人选,再者说,谁生来就能胜任一切?不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吗?”

王莽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郭昌的心田,仔细想了想,所言不无道理,给了这样一个机会,又岂能轻易放弃?

于是,郭昌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大司马放心,郭昌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王莽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郭昌是个能担大任的人。

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宾客们才陆续告辞离去。甄邯与甄丰兄弟二人虽已疲惫不堪,却依旧坚持将宾客们一一送出门外,以示谢意。

王莽与陈轻雪最后离开,临行前,拍了拍甄邯肩膀:“甄邯,今日之后,便是丞相的女婿,望你勤勉努力,不负众望。”

甄邯深深一揖,郑重其事地答道:“大司马放心,甄邯定当竭尽全力。

今天晚上,王莽与陈轻雪不坐马车走着回去,并肩走在街道上,夜色如墨,星辰点缀其上,月光如水,为这静谧的夜晚添上一抹柔和。

街旁偶尔传来一两声夜鸟的啼鸣,更添几分幽静,微风拂过,轻掀起陈轻雪的发丝,

王莽伸手轻轻为理顺,动作温柔而细腻,这一刻世间万物都已静止,只剩下二人,在这宁静的夜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甜蜜。

娘子你说永瞻(王寰的字)也老大不小了,是否有给安排一门亲事,让他早点成家立业,王莽望向星空感慨道。

陈轻雪思考片刻之后,含笑的说:,确实是老大不小了,该是时候考虑成家立业了,只不过夫君,不知又找哪家的小姑娘。

王莽摇摇头,暂时还没有想到是哪家,等我哪天去问问,哪家比较合适。

陈轻雪紧紧捉住王莽的手,轻声说道:,不如由我去安排,保证能让你满意。

一切都由娘子安排,王莽点点头,王寰作为最重要的接班人,而且他相信陈轻雪,肯定能寻找到好人家。

漫步街道不知不觉,已然来到府邸。

就听见阵阵呐喊声。

救火,快点救火。

火光冲天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眼,火焰如同猛兽般吞噬着一切,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仆人们慌乱地提着水桶,来回奔波,试图扑灭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火势却愈发猛烈,要将整个府邸化为灰烬。

王莽和陈轻雪急匆匆地赶到现场,只见王安满脸焦急地跑来,声音颤抖地喊道:“不好了,三弟还在里面!”

陈轻雪心中一紧,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火海。不顾一切地奔向那被火焰包围的房子,只有一个念头:救出她的儿子。

火舌舔舐着的衣角,热浪扑面而来,但陈轻雪却感觉不到疼痛,眼中只有那个站在火光中傻笑的王临,

迎着火焰,奋力冲向王临,将他紧紧抱在怀中。火势却愈发猛烈,两人被困在火海之中,无法逃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轻雪猛然一挥手,极寒成冰,无数的空气凝结成冰块,几座房子瞬间被冻成冰块。

周围的仆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目瞪口呆,火焰在极寒之力的压制下迅速熄灭。

王莽这才松了一口气,看着陈轻雪抱着王临平安走出火海,大石终于落地。

随后经过调查,没有过多人员的伤亡,只不过侍女原碧,在火堆中烧死。

王莽站在府邸的庭院中,望着那被熄灭的房子,怒斥着周围的仆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无缘无故的为什么会着火?”

仆人们低着头,不敢言语,最后一名仆人鼓起勇气,低声说道:“是三少爷放的火。”

王莽一脸错愕,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是自家的傻儿子放的火,到底是为什么?

房间内,陈轻雪温柔地安慰着王临,虽然知道真相,但却没有怪罪。对于这个先天缺陷的儿子,充满了无尽的宠爱和宽容,轻轻抚摸着王临的头:“临儿,别怕,有娘在。”

王临依偎在母亲的怀中,脸上露出了一丝安心的笑容,在陈轻雪转身离开房间的那一刻。

黑暗中,王临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邪笑。他知道,这回再也没有人敢轻视他了。

…………………………

在汉武帝时期极力开辟海上交通,致力于海上各国往来,开辟三条重要的海上航线。

分别是,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白仑河口南北沿海航线。

从山东沿岸经黄海通向朝鲜、日本。

海上丝绸之路:徐闻、合浦航线。

徐闻口岸具体地点有讨网港、磨丰港、博涨港、沓水港、三塘四塘港、三墩港、港头港、新地港、鲤鱼港一带,面积很大,码头众多。

古谚有云:\"欲拨贫,诣徐闻\"。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与徐闻口岸那错落有致的码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繁忙而又不失和谐的画卷。

码头上,人声鼎沸,各式各样的商贩、水手与旅客穿梭其间,热闹非凡。讨网港、磨丰港等各港口间,货船与客船交织如梭,旗帜飘扬,色彩斑斓,仿佛是大海与陆地间最生动的纽带。

商贾们或肩扛手提,或车载马驮,将一箱箱,珍贵货物搬上船舱,海风中夹杂着海盐的咸味与货物的香气。

李吉所在的楼船,是这众多船只中的佼佼者,其体积庞大,结构宏伟,三层甲板高耸入云,雕梁画栋,尽显威严。

船身覆盖着厚实的桐油,闪烁着乌亮的光泽,一头即将潜入深海的巨兽,蓄势待发,旌旗猎猎,随风飘扬。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楼船缓缓离岸,激起层层浪花。

甲板上,李吉一家与商队成员站立,望着渐渐远去的陆地。

两个儿子,李浩与李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对广阔世界的渴望。

妻子则紧紧握住李吉的手:,咱们这回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李吉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肯定的说道:“别担心,一定会平安归来,而且这回我们肯定能立大功。

楼船继续前行,海风拂面,带来咸涩的海水气息。船上的商队成员们开始适应海上的生活,学会了如何在颠簸的船板上行走,如何在风浪中保持平衡。

李吉虽然曾是北方的旱鸭子,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已经能够自如地在船上活动,不再晕船。身体虽然瘦了一圈,但精神却更加饱满。

随着深入海洋,周围的景色也发生了变化。蔚蓝的海水一望无际,天空中偶尔有海鸟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