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7章 造纸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7章 造纸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22:42:21 来源:小说旗

王莽独自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心里总不能,一直住在陈汤的家里,难道真的要当上门女婿,总得想想办法。

脚步停下,手捏着下巴,思考一会别人穿越都自带系统,虎躯一震,召唤大炮,召唤武将,而我带着一个脑袋穿越过了,想有致富以前看一本天工开物,里面记载的造纸,现在西汉时期,纸张尚未流行,可以在长安开设纸铺。

于是王莽事不宜迟,立马开干,去长安郊外找竹子。一片茂密的竹林映入眼帘。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王莽选择了一根稚嫩的竹子,抡起斧头,一下接一下地砍去。都有竹屑纷飞,发出“笃笃”的声响。

背上竹子来到,后院起过起锅将竹料浸入石灰水中进行蒸煮,以去除原料中的杂质,之后将其捣碎,加入适量的水调配成纸浆。然后,使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形成一层纸膜。

将形成纸膜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移开竹帘,使纸膜落在板上,然后使用重物挤压出水分。

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王莽站在阳光下,看着手中刚刚晒干纸张,有些粗糙,思考找谁合作,毕竟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

陈汤看着桌上这有点粗糙的纸,拿起毛笔写下个字,敏锐的嗅觉感到商机无限,心想这小子初到长安,无依无靠找我合作,趁这个机会,多攒点利益摩挲着手中那张粗糙的纸张。

仿佛已经看到了无尽的财富在向他招手,目光如炬地盯着王莽,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这纸张确实是个新奇玩意儿,想必能在长安大受欢迎。

停顿下,眼神更加贪婪:\"你我二人联手,你负责造纸,老夫则利用关系,纸张推销出去。但所得利润,我要七成!\"

七成

王莽简直想当场给他一个巴掌,老王八蛋,真是贪得无厌,真当我是好欺负的翘着二郎腿一脸无所谓开口:,五五对半分,不然就一拍两散。你不合作,有的是人可以合作。

陈汤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反驳,四六老夫出钱又出力,还有承担风险。

王莽于是说道,可以但全权由我负责,你只负责拿钱就行。这也是做出最大让步。

成交合作愉快。

陈汤笑咪咪握着王莽的手,让王莽暗骂,这家伙在钱面前毫无底线,让怀疑我到底是不是那个所向披靡的陈汤?

长安的一个小作坊内,老冯头正忙碌地操作着简陋的工具,粗糙的双手,紧紧盯着手中的活计。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

老冯头在吗?

陈汤大步迈入小作坊喊道。

老冯头放下手里的活,擦了擦汗,声音十分苍老微笑道:,陈将军有空光临着小作坊?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

陈汤从袖子里拿出东西给他,老冯头用手摸粗糙的纸张,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迎着阳光仔细端详,那粗糙的纸面在阳光下微微泛黄,多年的经验,这是件宝物,这种面料前所未闻,语气略带激动,陈将军此物从何而来?

不等陈汤开口,王莽一脸自信:这张纸能够批量生产,

老冯头浑浊的老眼看向这位年轻人激动的问道:真的吗?内心波涛汹涌,仿佛见到了不得了的宝藏。

王莽说出造纸的过程和配料,老冯头听得神采飞扬,之后两人互相交流,决定多找几个工匠设立造纸的作坊。

所有的银两和材料,通通报给陈汤看完后,顿时傻了眼,,没想到有这么多,超出了他的钱袋子,心一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全部的钱压了上去。

陈府账房,

陈轻雪那面容清丽,却透着一股不输于男子的刚毅之气。一身素净的衣裙随着轻摆,看着账本。陈汤好歹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三百户赋税,算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府内大小事务,都有陈轻雪打理。

轻雪啊,这个月如何?陈汤面带微笑走了进来。

陈轻雪手指停下,眼神仿佛知道他这位父亲又来干什么,于是抽出暗格,拿出一袋银子,这个月的省点花。

陈汤接过掂了几下银子面露难色,哎呀,不够啊。

陈轻雪斜了他一眼,怎么个不够法,你要多去几次倡寮吗?

有所不知,我和巨君最近在做一笔大生意,手头的银子有点不够,若能慷慨解囊,到时候巨君对你感激不尽,陈汤一本正经的说道。

哦,是真的吗?陈轻雪质疑的目光看着他,太了解这个父亲,不见兔子不撒鹰。

哎呀,你不信就算了,我和巨君只能另想法子,陈汤脸色透露出来无奈,转身离去。

陈轻雪脸上略带犹豫捏着玉指,后喊道:好吧,有多少?

陈汤停下脚步,暗自窃喜,咱这女儿,心里舍不得个小情郎,看来以后得多多找这样的借口,搞钱才容易,顿时心里狂笑不止,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

再精明强干的女人,躲不过恋爱脑。

作坊内,王莽站在作坊的中心,周围是忙碌的工匠们。

一位工匠手持沉重的石锤,将捣碎的竹料放入一个巨大的石臼中,随着他有力的敲击,竹料被细细地研磨,直至变成细腻的纸浆。另一位工匠则将纸浆倒入一个水池中,轻轻搅动,使纸浆分布均匀。

紧接着,老冯头手持细竹帘,缓缓浸入纸浆中,然后轻轻提起,一层薄薄的纸膜便依附在竹帘上。他小心翼翼地将竹帘移至一旁,轻轻拍打,使纸膜更加平整。随后,纸膜被放置在压榨板上,工匠们用重物压在上面,挤压出多余的水分,之后透火焙干”一张张雪白如亮的纸,逐渐成形。

…………………………

咚,咚。咚

走过不路过,不要错过,千年不腐的纸

长安城最繁华的街道上,王莽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一边敲打着锣鼓,一边高声喊着。

引起了路人的围观,穿着布衣陈汤,穿着儒袍的李吉也混在其中,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王莽不慌不忙,拿出一卷纸,在众人好奇的眼光注视下,吊在上面,拿起毛笔沾上墨水,在洁白如玉的纸上,写下歌以咏志四个大字,笔法发铿锵有力。

王莽手拿着这幅字对着周围的,转一圈走边:此纸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写起字来犹如宝光,不蛀不腐可存在千年,方便携带,。

周围的人,也是头一回见到这种东西,上下打量着这幅字,十分的好奇。

这时有人问,价格如何?王莽伸出五指朗声:一卷纸五百文钱。

随着王莽的话音落下,人群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的百姓瞪大了眼睛,手里攥着几个铜板,面露难色;有的则摇着头,小声嘀咕:这么贵,怕是连一张都买不起吧。

汉代工资水平大致是,日薪5钱到12钱,月薪150钱到360钱,五百文钱等于两三个月的工资。简直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买到的。

穿着布衣陈汤走上前捏着胡须语气带着质疑:你这年轻人,说话没底,一张破纸就有五百文钱,莫非是金子做的吗?

面对陈汤的质问,王莽挺直了胸口,娓娓的问道,你不知,这纸制造不易,但最大的原因是能写出好文章,得到贵人赏识,甚至能流传千古,千金都难以买到。

位兄台,的话十分的有理,一篇好文章,总能得到贵人的赏识,这何尝不是我们儒生的毕生追求,身穿儒袍肥胖的李吉表情十分兴奋,伸出手掌,我要十卷。

这一举动四周围有不少的读书人和儒生,心动了千古的文章,何尝不想纷纷上前购买,有些百姓,虽然大字不识,懂得一些道理的咬咬牙,拿出为数不多的积蓄。

霎时间纸店的门前,人潮涌动,仿佛一条蜿蜒的长龙。王莽另两人,互相拍了拍手成了。

并非造纸有多贵,而是又懂得怎么卖。

有些商品再好,不懂得抓着购买者的心理,永远卖不出去,而有些商品,说的天花乱坠反而卖得出去,懂得运营和不懂得运营之间的区别。

不久后王莽的纸坊在长安声名鹊起,甚至引起一些权贵的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