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 第199章 皇家国债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第199章 皇家国债

作者:勤奋小萌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3:00:15 来源:小说旗

翌日清晨。

阳光刚洒在皇城的青石板路上,皇城内的告示栏前就已经人头攒动。

“这告示栏又出新告示啦,快瞅瞅!”

众人闻声,纷纷围拢过来,将告示栏堵了个水泄不通。

只见告示栏上贴满了朝廷最新的告示,纸张崭新,墨香还未散尽。

一个识字的老者,眯着眼,逐字念了出来:“朝廷将在整个北方大地新建超过五千座水利工程,欲把北方大地打造成下一个塞外江南。”

这话一出口,周围瞬间炸开了锅。

“啥?这可太惊人了!

五千座水利工程,这得花多大的力气啊!”

“是啊,我活了大半辈子,可从没听过这么大的手笔。”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旦这个宏大的计划成功,整个北方大地的格局必将彻底改变。

老百姓们心里都清楚,困扰北方大地许久的就是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无疑将会大大缓解北方缺水的困境,生活水平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告示上还公布了朝廷开始大规模招收工匠和工人的消息。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城外的难民营。

难民营里,衣衫褴褛的难民们或坐或躺,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

突然,一阵铜锣声打破了这里的沉闷。

“乡亲们,都来听听!朝廷有新政策啦!”

一位官员在几个衙役的簇拥下,站在一辆马车上,扯着嗓子喊道。

难民们纷纷站起身来,围拢过去。

官员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参与修建水利工程,能够优先获得朝廷开荒土地的分配权,大家都能分到土地,在北方大地安家。

除此之外,参与修建工程,包吃包住,还有一定的报酬!”

“真的吗?能有自己的土地?”

“当然是真的!这可是朝廷的告示,还能有假?”

官员拍着胸脯保证道。

难民们瞬间沸腾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咱以后终于有盼头了!”

“对,赶紧报名,说不定能分一块好地呢。”

一时间,报名的队伍排得老长。

这些难民们,曾经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如今,朝廷的这个政策,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奔头,那就是在北方大地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重新安家。

人一旦有了奔头,有了希望,眼神都变得明亮起来,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难民营热闹非凡。

每天天还未亮,就有难民陆陆续续赶来报名点。

“官爷,俺要报名!”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步跨到桌前大声道。

负责登记的官员忙不迭地点头,记录下他的信息。

一旁,一位瘦弱的妇人拉着两个孩子,怯生生地说道:“官爷,俺们娘仨也想报名,能行不?”

官员抬头,打量了他们一眼,和声说道:“能行,只要有力气干活,都能报名。”

妇人一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连道谢。

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名的人数如潮水般不断增加。

官员们忙得焦头烂额,却丝毫不敢懈怠,日夜不停地为报名的难民进行登记和安排。

仅仅过了几天,就有将近一百多万难民完成登记,随后便浩浩荡荡地前往各地,投身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一时间,整个北方大地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瞬间活跃起来。

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到处都是施工队伍忙碌的身影。

工人们喊着响亮的号子,齐心协力地搬运着沉重的石块。

工匠们则聚精会神地绘制图纸,指导着工程的关键环节。

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也都被这份热情与希望所感染。

村里的老人们自发组织起来,为施工队伍送水送饭。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更是直接加入到水利工程前期的工作当中。

“咱祖祖辈辈都盼着解决水的问题,现在朝廷带头干,咱可不能在一旁干看着。”

在这片广袤的北方大地上,所有人齐心协力,为打造下一个塞外江南而努力奋斗。

…………

皇城深处,御书房庄严肃穆。

户部大臣顾胜神色匆匆,在太监的引领下,沿着长长的回廊快步前行。

一路上,他暗自思忖,不知此番苏长青急切召他所为何事。

来到御书房外,太监高声通报。

待里头传出应允,顾胜整了整朝服,稳步走进。

只见苏长青已等候多时,见他进来,微微颔首,便带着他走向一间小房间。

小房间内,两人相对而坐。

顾胜满脸疑惑,拱手问道:“殿下如此急切召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苏长青开口道:“顾大人,本殿下有意在大乾发行皇家国债。”

“皇家国债?”

顾胜眉头一皱,满脸不解,“殿下,皇家国债是什么东西?”

苏长青身子前倾,耐心解释:“顾爱卿,这国债,便是朝廷向民间百姓借钱。

打个比方,民间将手中的银钱借给朝廷,朝廷会给他们立下字据,写明借了多少银钱,约定在日后的某个期限,连本带利一并归还。”

“殿下,可民间为何要把辛苦积攒的银钱借给朝廷?”

苏长青说道:“这便是国债的妙处。

其一,民间把钱借给朝廷,朝廷给出的利息可比存放在钱庄要高,他们能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

其二,百姓信任朝廷,知道这是为了大乾的繁荣昌盛。

如今北方大兴水利,所需银钱甚巨,发行国债,便能解燃眉之急。

待到水利工程完工,北方成为塞外江南,整个大乾繁荣起来,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顾胜若有所思,心中暗自盘算着其中利弊。

苏长青见状,继续说:“顾大人,发行国债,不仅能解决当下的资金难题,还能让民间与朝廷紧密相连,共同为大乾的未来出力。

这是一举多得之事,还望顾大人能明白本殿下的深意。”

顾胜听完,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微微摇头说道:“殿下,恕臣直言。

虽说这国债听着是个好主意,可民间各界向来对朝廷心存顾虑,要让他们把辛苦积攒的钱拿出来借给朝廷,实在是难如登天呐。

百姓们辛苦劳作积攒下的银钱,都看得重,就怕打了水漂。”

苏长青闻言,开口道:“顾爱卿所虑不无道理,不过本殿下早有思量。

对于购买国债者,朝廷可以给予税收优惠。

以后他们做生意、种地缴纳赋税的时候,都能少交一些。

百姓过日子,不就盼着能多省些银钱嘛,这税收优惠,对他们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再者,此次国债以皇家名誉为担保。

皇家信誉关乎天下,百姓们都清楚,本朝自开国以来,向来是一言九鼎。

有皇家背书,他们还怕什么?

百姓借给朝廷钱,就如同把钱放在自家最稳妥的箱子里,万无一失。”

顾胜沉思片刻,脑海里快速权衡着利弊。

秦王所言确实有可行之处,税收优惠能吸引不少逐利的商人,皇家名誉担保也能给百姓吃下一颗定心丸。

但如此大规模的向民间借钱,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举措,其中风险也不容小觑。

“殿下,此事事关重大,虽有殿下所言诸多利好,但仍需从长计议,仔细谋划一番才是。”

苏长青听了顾胜的话,缓缓点头。

“顾大人所言极是,此事确实需要周全谋划。

本王希望你即刻着手去调查一番,把民间对国债的看法、可能遇到的阻碍都摸个清楚,回来与本殿下商议。”

“本王定要让这国债在民间掀起热潮。”

顾胜起身,双手抱拳,恭敬说道:“臣领命,殿下放心,臣定会全力以赴。

只是这国债发行,牵一发而动全身,臣定当谨慎行事,仔细调查。”

苏长青摆了摆手:“顾大人尽管放手去做,有任何问题随时向本王汇报。

本王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这国债顺利发行,助力大乾走向繁荣。”

顾胜再次拱手行礼,随后转身离开御书房。

刚踏出御书房的门槛,他就暗暗思忖,得先从商贾聚集的集市入手,那里消息灵通,定能探出民间对国债的第一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