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 第216章 大秦内阁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第216章 大秦内阁

作者:勤奋小萌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4:08:15 来源:小说旗

苏长青目光如炬,继续高声宣旨。

“张辽,你深谙水战之道,智勇双全,朕封你为水师大都督,官居一品。

大秦水域广袤,水师至关重要,望你操练精锐水军,巩固我朝水上防线,护我大秦万里江河。”

张辽大步跨出,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陛下圣恩,臣必倾尽所能,打造一支令敌闻风丧胆的水师,保我大秦水域平安!”

“白起,你征战沙场,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今朕封你为镇北王,管理北蛮之地。”

“虽说北蛮已经归顺大秦,但此地局势复杂,民俗各异。你需恩威并施,稳定地方,促进民族交融,保北疆长治久安。”

白起上前,跪地叩拜。

“臣白起领旨!

定当不辱使命,以铁血手段震慑宵小,以怀柔之策安抚百姓,让北蛮之地彻底融入大秦版图,成为稳固北疆的坚实壁垒!”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勇猛无双,战功卓着。

朕封你为西南大元帅,坐镇西南。西南地势复杂,部族众多,外有他国窥探,内有隐患潜藏。

朕命你统御西南军务,整肃边军,保境安民。”

项羽豹眼圆睁,一步跨出,单膝跪地。

“陛下放心!

臣必横刀立马,荡平一切不安定,让西南之地固若金汤,大秦军旗猎猎飘扬!”

“张飞,你勇冠三军,性情忠直。

朕命你为先锋大将军,随各路大军出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我大秦开疆拓土。”

张飞一听,向前踏出一步,抱拳吼道。

“俺老张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望,杀他个片甲不留!”

苏长青轻笑一声,接着看向贾诩。

“贾诩,你智谋超群,心思缜密。

朕封你为军机国师,为我大秦出谋划策,参赞军机要事,协助众将保我大秦安稳。”

贾诩微微欠身,拱手说道。

“陛下信任,臣定当殚精竭虑,以微薄之力,为大秦社稷尽心。”

金銮殿中,气氛庄重而热烈。

苏长青目光扫视一圈,看到自己的心腹将领们已然各就各位,便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前朝旧臣所在的方向。

“左相李居正,自朕登基以来,你勤勉奉公,为朝堂诸事劳心劳力。

朕念你功绩,特赐黄金千两,良田百顷,府邸一座,望你往后继续为大秦江山尽心。”

李居正快步出列,撩起长袍下摆,双膝跪地,叩首道。

“陛下隆恩,臣必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苏长青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户部侍郎顾胜,掌管天下钱粮,账目从无差错,使得我大秦国库充盈,百姓富足,特赏绸缎千匹,珠宝十箱。”

顾胜身形微颤,赶忙跪地谢恩:“陛下明察,臣定当更加用心,不负陛下重托,为大秦的繁荣昌盛竭尽所能。”

“工部尚书何正德,你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建造城防,为民生与国防立下大功,朕赐你白银五千两,上等宅院一处,望你再接再厉。”

何正德连忙出列,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陛下如此厚待,臣定鞠躬尽瘁,将大秦的各项工程办得更好,不负陛下信任。”

待这些前朝重臣谢恩完毕。

苏长青目光再次扫过大殿,朗声道。

“诸位皆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无论新臣旧臣,只要一心为国,朕绝不亏待。

愿我大秦在诸位的辅佐下,国势蒸蒸日上,永享太平!”

殿内众人纷纷跪地,齐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众人高呼的声音渐渐平息。

苏长青神色平静,沉稳开口。

“今日朝会,朕还有一事要宣布。”

他微微一顿,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语。

“朕决定,组建大秦内阁。”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面面相觑,众人眼中皆是震惊与疑惑,一时之间,殿内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

苏长青看着下方臣子们的反应,不慌不忙,神色平静地解释道。

“诸位都知晓,我大秦疆土辽阔,事务繁杂,单靠朕一人,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事事周全。

这内阁,便是协助朕处理政务的核心机构。”

“内阁成员由朕亲自挑选,他们将汇集各方意见,对各类奏章进行初步的审阅与票拟。

如此一来,便能大大提高政务的处理效率,使得朝堂之上的决策更加精准、迅速。”

“而且,内阁直接对朕负责,诸事皆需经朕的首肯方能施行。

这不仅不会削弱中央集权,反而是加强了朕对朝政的掌控。

内阁的存在,就像是朕的左膀右臂。”

下方的大臣们纷纷露出思索的神情,有的人微微点头,似乎已经理解了其中的深意。

有的人则眉头紧皱,满脸担忧。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拱手说道。

“陛下,此乃大事,关乎我大秦的社稷根基,还望陛下三思啊。”

苏长青轻声说道。

“爱卿不必担忧,朕深思熟虑许久,才有了这个决定。

内阁的组建,只会让大秦的统治更加稳固,让我大秦的江山,千秋万代,永固不倒。”

老臣犹豫着退下,朝堂上陷入短暂的寂静。

此时,户部尚书李斯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内阁票拟虽能提升效率,可如何保证内阁成员不结党营私,假公济私呢?”

“李尚书所虑极是。

朕会设立专门的监察御史,对内阁的一举一动进行监督,但凡发现有违国法朝纲之事,严惩不贷。

而且内阁成员相互制衡,诸事皆需集体商议,杜绝一人独断。”

这时,武将出身的张飞憋不住了,瓮声瓮气道。

“陛下,俺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内阁到底能对咱大秦的兵马有啥好处?”

苏长青微微一笑,耐心解释。

“翼德莫急。内阁组建后,能更好统筹粮草调配、军备制造。

往后你领军出征,物资调配会更及时,不必再为粮草短缺发愁,全力杀敌便是。”

张飞挠挠头,咧嘴笑道。

“原来是这样,那陛下您这主意,俺张飞举双手赞成!”

见张飞表态,不少大臣也开始低声议论,态度逐渐松动。

苏长青趁热打铁:“朕明白诸位心中仍有疑虑,但改革势在必行。

内阁组建并非一蹴而就,朕会先选拔几位得力大臣试行,期间不断完善制度。”

左相李居正上前,恭敬道:“陛下既有决心,臣等自当全力辅佐。

只是选拔内阁成员乃重中之重,需审慎考量。”

苏长青点头:“朕已初步拟定内阁人选,诸葛亮,智谋无双、治国安邦之才,任内阁首辅,统筹内阁事务。”

诸葛亮神色平静,出列拱手:“承蒙陛下信任,亮必殚精竭虑,不负圣恩。”

“左相李居正,朝堂元老,经验丰富,入内阁协理政务。”

李居正跪地谢恩:“陛下重用,臣定当鞠躬尽瘁,与诸公齐心协力,辅佐陛下。”

“此外,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皆入内阁,各部事务繁杂,需诸位尚书在内阁中协同商议,共促大秦政务通畅。”

六部尚书纷纷出列,跪地领命。

吏部尚书出声道:“陛下,内阁初立,事务千头万绪,往后还望陛下多多指示,臣等定当竭力。”

苏长青微微颔首:“内阁成立后,朕会命人修缮内阁衙门,作为诸位日常办公之所。

日后,每日早朝后,内阁成员便在此处商议要事,票拟奏章。”

诸葛亮上前一步,神色认真。

“陛下,内阁既掌票拟大权,为保公正,还需制定详细的议事流程与规则,避免权力滥用。”

苏长青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右相所言极是。此事便由你牵头,会同诸位内阁成员,尽快拟定规则,呈朕审阅。”

张飞在一旁嘟囔:“这内阁以后可别成了发号施令的衙门,把俺们武将都架空咯。”

苏长青朗声笑道:“翼德放心,内阁掌政务,你等武将守疆土,皆是大秦不可或缺的栋梁,朕怎会厚此薄彼?

往后内阁在粮草、军备调配方面,还需仰仗你等,相互配合,大秦才能安稳昌盛。”

张飞挠挠头,憨笑道:“陛下这么说,俺就放心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