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 > 第4章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民歌在祁连山麓里回响,也在身处燕京饭店的许灵均的心中回响。

他又想起了离别的前夜,妻子的无限信赖和无条件的理解,儿子的听话懂事,让他陷入深深的纠结和痛苦。

终于,他做出了决定,他不能离开祖国,这你有他的亲情,他的爱,他的根。

……

许景由不再勉强儿子跟他走了,他叮嘱儿子在大陆为他买块墓地,死后他想葬在祖国。

金秋十月,许灵均送走了父亲,他又踏上了他用汗水侵染过的土地,又回到了患难与共的亲友中间,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儿身旁。

“呼,终于抄……啊呸,终于写完了。”

陈耀东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已经开始怀念起后世的电脑了。

他写的这篇小说叫做《牧马人》,是他根据记忆中《牧马人》这部电影改编的。

没错,常说某部影视剧是根据某部同名小说改编的,其实这个公式反过来也成立。

这不,陈耀东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演算’过了,确实是成立的!

至于他为什么不直接抄《牧马人》的原著小说《灵与肉》?

原因很简单,当然是他没有看过那部小说啊。

不然他又何至于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把《牧马人》改编成他现在手里的三万字小说呢。

是的,三万字,虽然《牧马人》的剧本只有不到两千字,但这是小说。

剧本和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剧本里的角色只要有个设定就成,自然有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去揣摩角色的方方面面,而小说里的角色是直接抛给读者的,读者,嗯,懂得都懂。

所以小说在塑造角色方面,自然少不了多浪费一些笔墨。

其次,剧本是为了拍摄服务的,很多故事、场景都不必写实,因为就算写得太详细剧组也不会一比一的还原,通常只要有个大概的故事脉络就行了,至于最后电影拍出来是个什么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剧本的好坏,关键看导演往里面塞了多少私货。

再说小说,核心是为了让读者拥有代入感,如果也学剧本走‘朦胧派’的路子,你是想让读者看你的故事大纲吗?

用屁股想都知道,那样肯定不行。

所以陈耀东为了讲好《牧马人》这个故事,他整整花了一周时间来构思和查阅资料,才终于写出了这篇三万字的小说。

是的,为了写这篇小说,他不仅需要构思,还需要查阅不少资料。

因为现在还是1978年,虽然嗡嗡嗡已经过去了,但又没有过去多久,人们还处在相对保守的观望状态,陈耀东担心自己写的这篇小说会触及某些禁忌。

固然不至于像前几年那样招来麻烦,但人家杂志社为了求稳,不给他发表总还是可以的吧?

而要是不能发表,陈耀东这一周干嘛起早贪黑?

还不是为了能够早点蹭到杂志社的招待所嘛。

咳咳,是的,蹭招待所就是陈耀东这么努力的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

至于这个初衷为什么不是小说的稿费和作家的名声,理由也很简单——

他们老陈家有7口人,三间卧室,他被分和大侄子睡一间,结果连着三晚遇到水漫金山。

如果不是这个年代还不允许私房买买,如果不是住公家的招待所需要介绍信,如果不是他口袋里比较拮据,如果……

陈耀东早就搬出去住了。

写小说,蹭杂志社的招待所,就是陈耀东想到的最快最简单的办法。

但是前世陈耀东对小说并不热衷,当不了文抄公。

也幸好他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当年就大火的电影,如《牧马人》《庐山恋》《高山下的花环》《城南旧事》《少林寺》……

甚至‘后来’陈耀东进入娱乐圈时又会时不时重温一下,对里面的剧情可以说如数家珍,再加上重生后的记忆好像变得更好了亿点,这就给了他一个当影抄公最好的土壤。

……

房间里,陈耀东又把今天写完的小说结尾读了一遍,修改了几个错别字。

接着取出之前几天完成的部分,按照先后顺序装订起来,一起塞进了一个大号的信封里。

做完这一切后思索道:

“寄给哪一家杂志社好呢?”

这个年代的杂志社很多,因为人民刚经历完那个特殊的时期,对知识和外界讯息的渴望就好像干涸已久的河床,迫切希望一场大雨的浇灌是一样的。

而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无数杂志报社也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但要说最出名的,除了《人民文学》之外,大抵就是《收获》《花城》《当代》《十月》《萌芽》《芳草》《青春》……《燕京文艺》这些杂志了。

陈耀东筛选杂志社的标准有两点。

一,首先外地的杂志不要。

虽说他投稿的目的就是为了去蹭招待所,但也没必要跑去外地蹭。

二,名气太大的不要。

因为名气大,意味着收到的投稿多。

既然投稿多,那么选择就多。

陈耀东固然对自己的《牧马人》有信心,但也不敢说他投了,人家杂志社就一定会收。

万一被退回来了,岂不是浪费他的时间嘛。

再说了,这个年代的小说稿费都是一个标准,不管你是《人民文学》,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杂志,因为都是公家单位,小说的稿费标准都是千字2到7元,翻译稿千字1到5元。

这个标准要延续到1980年才有所提高。

陈耀东是个新人,如果《人民文学》真愿意发表他的《牧马人》,大抵给的也是最低标准。

反之,一些迫切需要好的作品打响名气的杂志,因为《牧马人》的质量,可能还会主动给他涨涨价。

比如涨到千字3元,千字4元……再往上也不大可能了。

除非《牧马人》火了,陈耀东的下一篇小说还有希望。

但他会写下一篇小说吗?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现在陈耀东自己也说不清楚。

总之他已经想好自己的小说准备投给哪家杂志了。

《燕京文艺》。

首先,这是一家本地的杂志。

其次,《燕京文艺》不像《人民文学》《收获》这种全国闻名,但又不是籍籍无名。

正好符合陈耀东的要求,所以,他略作思量便在信封上写下了‘寄给《燕京文艺》’。

接着又填了自家的地址过后,陈耀东便决定绕过邮局,亲自往《燕京文艺》跑一趟。

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省那一张邮票,只是为了节约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