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七零病西施,痞帅硬汉抱着宠 > 第59章 二旬初九舌战五旬老太

“办学校,让咱们村的娃娃都来读书。”

“嚯!”

村民们哗然,这乡下地方办学校,还当真是稀奇啊!

翠芬婶子一把扒开人群,冲到最前面,阴阳怪气道:“这祠堂死过人的你知不知道?这么晦气的地方还让娃们来读书,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

旁边有人附和着:“就是。”

知道这翠芬婶子一向爱跟自己唱反调,初九也懒得搭理她,转而看向其他人。

“办学校这事儿村长和支书都同意了,让孩子们读书认字那也是为他们今后着想,能够多条出路,这是好事。”

“好事?”人群中有婶子不解,“那我家铁蛋下地都能算工分了,哪有那闲工夫来上学?”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接茬,无外乎都是孩子能在家里帮忙,没必要多此一举。

更何况,大人们都不进这祠堂,更别说让孩子来了。

眼见村民们是说什么都不同意,初九深吸一口气,又上前一步,将当时和村长讨论出来上学也算工分的方案讲给了大伙儿听。

这下,质疑声少了一大半。

有心思活络的村民犹豫着上前,“方家丫头,你是说,让娃们来这儿,也算工分?”

“是的,大爷。”初九看向众人,“只要是到了年龄的,送过来,每个月都给记上工分。”

见她这样说,已经有少部分人被说动,他们哪管这地方死没死过人,能换粮食回来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但还有些村民仍然纠结。

那上学可是要交学费的啊,都是乡下人,哪有这个闲钱?

心里还觉得是这方初九在大城市里待久了,要把那资本的浪费做派带回村子,败坏风气可不行。

而这一点,初九也早就料到了,当时也跟支书私底下讨论过。

既然是村子里的学校,那就意思意思收点玉米面或者地瓜土豆之类的粗粮,到时候发给上课的老师。

既解决了学费问题,老师的工资也有了着落。

至于上交的那些东西,一学期的工分能换来的价值远比这三瓜两枣要多得多,村民们稍加思考便能算出到底占了多少便宜。

如今该说的都说了,初九见形势差不多,适时出声:“下个月月底,等县里的手续批下来,有想来上学的,都可以来找我做登记。”

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女娃也能送过来。

翠芬婶子不悦,“丫头片子上学有啥用?到头来还不是嫁人生娃,净整些虚头巴脑的。”

初九瞧着她,没个一分面子。

“当然是读点书,今后避免变成婶子你这样的人。”

“你个小娘皮!”

翠芬婶子说着就要上前来扇她的嘴,初九侧身躲过,江淮见状立马走过去挡在二人中间。

几个平日被翠芬欺负过的年轻媳妇明显动摇了,交头接耳起来,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大着胆子问:“方家丫头,就不能换个地方办学校吗?”

这村子还有不少荒废掉的地方,既然都能出钱修缮,那为什么偏要选这里?

“为什么?是跟其他人一样觉得不干净吗?”初九目光灼灼地扫过众人,“主席说过,破四旧立四新,祠堂不过就是几间破屋子,晦气不晦气,全在人心。”

而后又看向自己身前的江淮,“江淮同志当初被村长送去读书,你们当中也有人看不起,可如今他在县里工作,你们知道他每个月能赚多少钱吗?”

突然被点到名的江淮一愣,回头看见初九朝自己眨了眨眼睛,立马会意。

“二十一块钱,外加十五斤粮票。”

人群“嗡”地炸开了,这个数字比他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强太多。

初九趁热打铁,“这不就是读书最好的例子?现在县里招工最低都要会识字的,难道你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她这几句话,无疑是正中大伙儿的眉心。

这村里谁不羡慕村长家好福气,老子吃工家粮,儿子有铁饭碗,还盖了青砖房,这说出去多有面子?

而且谁又不想多赚一些钱?

这庄稼地里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勉强凑合一大家子的温饱,平日里连个小病都不敢生,就怕没钱治。

人群中突然有个婶子大声赞同道:“方家丫头说得在理,这还是得读点书,当初要不是她,咱们村得被粮站的黑心人骗去多少吃食啊?”

经她这么一提醒,大家也都想起上个月大广场还粮的事。

是啊,当时他们差点就吃了没文化的亏,如今想来都还有些生气。

眼见有人带头支持,其他人也陆续站出来,反对声逐渐消失。

但仍然有几个老顽固在嘀嘀咕咕,翠芬婶子不死心地扯着嗓子喊:“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是不是想昧下大伙儿的粮食,毕竟有些人啊,是懒得连地都不会下。”

初九正要反驳,就听见毛根站出来,把那账单拍了出来。

“方同志差你那点粮食了?人修祠堂的钱都是她自个儿出的,真当别人都跟你一样爱占小便宜?”

“你!”

翠芬婶子见初九这边帮手多,她和三大娘是一样的,典型的欺软怕硬,连忙“呸”了一声,转身离开。

这时,支书从远处走来,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县里下发了文件,支持农村办扫盲班,初九丫头也是带着咱们大队响应国家号召,你们总不能跟政策对着干吧?”

这句话说完,那几个老顽固瞬间噤了声。

初九看着这一幕,早知道他们这么听话,就不说开头那些大道理了,直接搬出政策不就行了?

但结果总归是好的,村民们陆续散去,有些婶子还热情地上前问着需不需要帮忙。

初九一一谢过之后婉言拒绝,在她们走时还不忘提醒,别忘了给家里的娃娃们送来报名,她好按照年龄来分一下班。

等祠堂前只剩下初九三人和支书后,她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总算是把最难应付的事情解决了。

支书笑眯眯地看着她,满眼都是掩饰不住的赞赏,他就知道这孩子能成大事儿。

接着又拍了拍毛根与江淮的肩膀,叮嘱他们好好干,有需要随时去办公室找他,便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

看来这办学申请也该交上去了,至于老江那边,他将亲自去监督人履行承诺。

给县里头递交申请报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