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第73章 谢宁才学震慑文坛!

谢宁三人走出大厅的时候,赵斌紧随其后,“谢兄,吴兄!”

他刚喊,谢宁就转过头来,手指着地下,“你站那儿,在往前一步准保揍你!”

这三孙子,两次了他都和稀泥和得开心。

赵斌手中扇子一扬,朗声笑道:“谢兄不要小心眼么,你方才一言天下皆是我赵家的天下,此话甚对,你对我胃口,咱们交个朋友找个地方继续喝两杯怎么样?”

“不怎么样!”

谢宁道:“你不和我胃口,再会!”

谢宁几人走后,场面一度尴尬。

闹成这样卢家等世家,再想打什么鬼主意,也没法继续。

谭佑铭出逢仙小筑的时候,谢宁几人已经不见,还没上马车谭佑铭就道:“府衙门前还没散?”

阎学政之所以等在这,也是料到世家对会院试结果有微词,听谭佑铭这样说,他道:“回大人的话,还没散,说是一定要个公平的结果。”

“……公平?”谭佑铭气笑出声,“一群被人煽风点火就没了脑子的乌合之众,去把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的前十名答卷全部张贴大榜上,我看技不如人之下,他们拿什么脸要公平!”

科举试卷向来没有公然张贴的先例。

阎学政犹豫了下道:“大人,要不要向上请示廖大人,或者是明早得了廖大人的令再张贴?”

“不用!就现在!”

谭佑铭怒道。

今日一场饭局世家门阀欺人太甚,他们什么意思,一会拿去年的灾民说事,一会拿谢宁小三元舞弊说事。

什么意思?!!

是不给他们城外的山地,那谢宁的小三元就是舞弊得来的,不给他们想要的目的,十几万灾民的疫病蔓延他们就都不管了?

谭佑铭为官二十几年,这辈子在官场上都没受过此等窝囊气。

便是西北门阀世家遍地,也没有这样胁迫地方官员的道理!

谭佑铭想着谢宁席间的一番话,犹觉不解气,他道:“把小三元的卷子第一个贴出来!”

*

这边谢宁吴俊源一出来就捧腹大笑。

尤其吴俊源乐得都要扶墙根了。

张子宸惊魂未定地道:“你们还笑?谢宁,你知不知道你刚才得罪的是什么人?”

“什么人,不就一帮老头子!”

谢宁笑着。

看起来有些没心没肺。

“老头子!”

张子宸在本地念了十三年的书,对本地门阀如何打压贫民学子的手段可太知道了,他又惊又急地道:“那可是整个西北地区所有门阀世家的家主,都在哪儿了!都让你一口气给骂得下不来台!”

“那又如何?”

不是谢宁不知天高地厚。

而是那样的场面,就连一州知府都被逼迫,他一个农家出身的秀才,咄咄相逼之下,一个弄不好功名都能给逼迫成舞弊得来的。

再说,那谭知府,明显在他站出来后,眉眼舒展,看向自己的目光全是喜爱之气,藏都藏不住,自己帮他解了那么大一个围,他谢宁又是云州府亲自提拔上来的小三元。

他不信,谭佑铭日后不护着他。

“还如何?”

张子宸气谢宁根本不知道世家的可怕,他道:“在咱们大宴,世家高过皇权,地方更是如此,别的地方不说,就说咱们云州本地,私盐煤矿钱庄哪一样不是握在世家手中?”

“便是咱们城里的几个私塾,要想出个秀才,那都得是世家点头!”

“你能如此冒尖,能榜上有名就烧高香了,怎还敢这么得罪!我记得你家是清水镇的,要是云州城外的山地都租借给了世家门阀,恐怕他第一个扒的就是你家祖坟!”

其实张子宸说的并没有多夸张。

历史上门阀氏族的力量的确庞大。

乌江项羽一条腿,弘农杨氏两千年。

门阀世家最鼎盛的时候,连龙椅上的天子都可以左右换人。

更遑论平民百姓了。

要是云州府外的山地都租借给了世家门阀,甭说他家祖坟,就是寻常百姓家死个人都得去世家门口跪着恳求,求能在祖坟里下葬。

“他们敢!”

吴俊源缓过来笑劲,横眉冷肃正色道:“我虽为世家子弟,但也最明白世家根底,谢宁你不用怕,你与我虽然今日第一次见,但投契这东西无需年份,只一眼,我就认定你了!”

“我之所以放着好好的家里不待,就是看不惯世家行事。”

“你把心放肚子里头,明日我给兄长去一封信,叫他派几个兵勇过来看护你,有赤甲军相护,我看他们敢拿你怎么样!”

赤甲军?

这下不光是张子宸,就连谢宁都为之一愣。

赤甲军是什么,乃是镇守西北门户最精悍勇猛的骑兵部队,但凡赤甲军所到之处,胡人退避三舍,官府门阀的人就没有不忌惮的,他吴俊源一封信就能调来赤甲军的兵士,简直让人大吃一惊。

“你俩这么吃惊做什么?”

吴俊源笑了,“哈哈,你们当他卢霆老儿宴席之上怎会请我,可不光是因为我解元的名头,那是因为家兄乃吴世英是赤甲军统领。”

“莫说他们几个没落门阀的老不死,便是西北节度使,看在我兄长的面子上,我兄长要保你,廖大人他也得让上三分,更别说廖大人行事清明根本不会这么做!”

吴俊源拍了拍张子宸惊惧的脸,走到一旁摊子上买了三壶酒,递给谢宁和张子宸一人一壶,“子宸不是我说你,你胆子也忒像个娘们了些,门阀世家若放在前几十年,倒是值当怕他一怕。”

“可现在么……”

吴俊源目光晶亮地盯着谢宁,像是在隐隐传达某种讯息,“逍遥散之祸已过,前朝先帝之所以大开科举门第,为的就是牵制这帮有碍社稷的江山蛀虫,有朝一日,寒门必不再只是寒门,世家也不一定永远是世家!”

“一姓之光辉,岂能盖过皇姓!”

三人走走停停,迎着风左一句右一句没有主题地聊着。

吴俊源说他当初写那本真题,就是看不惯世家打压民间私塾,随便写的,而且写那本真题用的时间也仅仅不到十天。

不到十天的功夫,就写出一本十几万字,句句点睛的真题,实在是让谢宁佩服。

在得知,谢宁无师无门,全靠自己死读书,吴俊源脑门一热,竟想要当谢宁的师傅,他俩就差了六岁,谢宁十九,他二十五,功名上只差了一个台阶,谢宁倒是对这没啥不乐意的。

吴俊源自己说说乐了。

他当下表示要跟谢宁去乡下看看,去看看谢宁资助的谢氏族学,当不了谢宁的授业恩师,那就去教几个鼻涕孩过过瘾。

张子宸也来了兴致。

他家中穷苦,虽然考到了举人,但布衣出头哪么容易,他家里既没钱疏通门路,又没靠山给他引荐,就只能在官府挂个备官的名字,月月白领一两银子的俸禄。

谢宁家里的族学他是真心动了。

听谢宁的意思,进族学做先生一年最少有三十两的束修。

三十两,那是他现在收入的三倍!

还有年节村里学生孝敬的米面、猪肉,这些折算下来可都是银钱。

可才第一次见面,张子宸面矮想去谢氏族学当先生这种话,没好意思直接说出口。

三人不知不觉在东城逛到了府衙门口。

“子宸,这么一大帮子人他们干什么呢?”

吴俊源喝的脸有点红。

谢宁也没好到哪里去。

吴俊源买来的地瓜烧虽然度数不高,但一壶一斤,都喝完脑袋确实晕乎。

“不、不知道啊!”

张子宸也是今日才从云州往南的颍川把他接回来,并不知道院试放榜之后发生的事。

半刻钟前,府衙门前静坐了一天,腿都麻得不像自己的学子们,见到官差捧着一大摞纸张走出来。

纷纷询问之下,官差也没好脸色,只道:“不是要公平么?那就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答卷从案首开始张贴,一层一层,第一个就是案首谢宁的。

还没等答卷全部贴完,考生们便急不可待地拥了上去。

谢宁的字一出场,有些人便知道,光看字人家就已经比他们强出了一大截,谢宁的字,每个都一般大,横平竖直像是被一把尺子框住一样,精确到文章最后收尾的一行,连一行多余的都没有。

整张答卷看下来,就像是事先测量好刻印上去的一般。

再看他的文章,县考第一篇他的文章便言之有物,引经据典皆有出处,其文章深思引人遐想。

再看那首以春天为题的诗句,更是惊为天人。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寥寥几句话,将春日将暖,万物生发之气描写的灵气活现,这样的诗句便是他们想破脑袋也琢磨不出比这更高明,意境更深远的了。

再往下看。

府试的试卷,谢宁的文章更是将精准发挥到了极致,整篇文章下来,字里行间,除了满篇的经史子集,便是他盖人的才学,策论之上,句句落到民生实处。

诗句更是杀气慢慢。

但凡有血性的大宴男儿看了无不热血沸腾。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是啊,面对胡虏强敌,上到十五少年郎,下到垂垂老矣的暮年汉子,只要是站着撒尿的真男人哪一个不想提刀上阵,一血大宴雄风。

光是县试、府试的卷子,就已经将他们这些普通学子拉开了天堑一般的差距,可是谢宁的才学与文章,越往下看去,越让人觉得这差距大到令人绝望。

站在最前方的学子将谢宁的文章、诗词大声朗读出来。

几百上千人的场面,只闻听掷地有声的读书声,连半点惊扰的呼吸声都没有。

此刻更没有人能想得起来去翻看,之前在西北学子中备受追捧季俊山的文章。

“怎,怎么会是这样……”

最后一篇策论念完,当下就有人颓然地跌坐在地上。

他们都是参加过这一场院试的学子,对于院试那道截搭题的难度再知晓不过。

这般难度的题,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听都没听过,出处更是经史子集翻看了个遍,才找到出处,更遑作出像样的文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