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 第42章 儒家之仁,法家之风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第42章 儒家之仁,法家之风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7:18:45 来源:小说旗

自长兴侯府之事后,郦靖宁这边倒真如他所料,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而长兴侯府世子曹兴昱杀人之事,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被汴京那些嗅觉敏锐的小报传载得沸沸扬扬。

一时间,整个汴京的目光都被此事吸引,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皆是这件事。

有人义愤填膺,指责曹兴昱的恶行;有人暗自揣测,长兴侯会如何营救自己的儿子;更有人对皇城司此次的行动评头论足。

郦靖宁心中暗自猜测,这长兴侯如今怕是焦头烂额,一心扑在救儿子这件事上,根本无暇顾及自己这个无名小卒。

又或者,真如他所怀疑的,是荥阳公主在暗中出手,凭借其皇室的威望和势力,护住了自己。

自那日后,郦靖宁进学的努力程度比往日更甚。白日里,他在学堂全神贯注地聆听先生授课,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夜晚,回到家中,他又独自坐在书房,在摇曳的烛光下,翻阅着一本本古籍经典,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

虽说那日,在众人面前,他表现得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长兴侯府后院那十几具无辜之人的尸骨,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内心。

他历经两世,本以为对世间的丑恶已有足够的认知,可这次的经历,却让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丛林法则”的残酷。

他眼中这个看似繁荣的大宋,原来只是一部分人的天堂。在那繁华的表象之下,竟是累累白骨,隐藏着无数的冤屈和不公。

前世,尽管世间也存在诸多不公不平之事,但大多数人好歹还对道德和法律有所忌讳,行事尚有底线。

可如今身处的大宋,在他看来,却像是一个无“法”之地,权贵们肆意妄为,草菅人命,法律在他们眼中形同虚设。

他深知,自己唯有默默苦读,用知识充实自己,将来掌握了权力,也就是掌握了“法”,才能真正护住身后之人。

他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寿华、福寿等人的面容,他暗暗发誓,绝不能让她们像那些无辜的少女一般,埋骨荒野,无人知晓,死得不明不白。

而他也通过系统,给沈万三下达指令,命他往庐州派人,调查情况。

······

庄先生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缓缓开口:“今日,我为你们出一道策论题目,那便是论一论‘八议’!”

“莫非是长兴侯府的案子?”

顾廷烨反应极快,瞬间捕捉到了其中的关联,率先开口问道。

庄先生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许。众人见状,纷纷陷入沉思。

郦靖宁心中暗自思忖,这长兴侯果然老谋深算,怕是想借“八议”来为那曹兴昱脱罪,如此行径,当真是无耻至极。

“八议”这一古代法律制度,是专门维护贵族官僚特权的条款。

一旦触发“八议”,司法机关便不能直接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通常会给予犯罪者减免刑罚的优待。

长兴侯此举,显然是企图将此案从皇城司、大理寺这些正常的朝廷司法机构中剥离出来,直接交到皇帝手中,然后凭借自己的关系向皇帝求情,以达到为儿子免罪的目的。

几人思索了好一会儿,盛长枫率先打破沉默,站起身来侃侃而谈:“‘八议’源自古法,乃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天下安宁,自当遵从。朝廷若以‘八议’为长兴侯世子免罪,也无可厚非!”

“长枫此言差矣,”

齐衡也站起身来,言辞犀利地反驳道,“‘八议’虽有前例,但曹兴昱却是与此无关,无论是‘议亲’‘议功’,曹兴昱都与之无关,其他更不用说了。”

“元若说的不错,曹兴昱无才无德,与‘八议’却是搭不上一点关系。”

顾廷烨也是一脸不屑地附和道,而后他微微皱眉,又摇了摇头道,“只是长兴侯对朝廷功勋卓着,若是朝廷杀他独子,确实失了民心啊!”

盛长柏闻言,目光炯炯,立刻反驳道:“廷烨只言长兴侯之功,心中却无国法乎!我等自当明事理,尊国法,那曹兴昱如此罔顾国法,怎能以‘八议’之说,轻易饶之。”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字字句句都彰显着对国法的尊崇。

盛长柏等人的言论一字不漏地落入郦靖宁的耳中,却让他不禁流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他在心中暗暗叹息,长柏、齐衡平日里品行才学皆是上上之选,可如今看来,真如那句话所说,每个人都无法背叛自己的阶级。

庄先生目光敏锐,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郦靖宁那与众不同的神色,他微微眯起眼睛,缓缓开口问道:“靖宁,你如何看此事?”

郦靖宁听闻,不慌不忙地缓缓起身,身姿挺拔如松,对着众人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神色庄重地说道:“靖宁却是不敢苟同诸位兄长之言。”

盛长柏等人闻言,脸色瞬间一凛。倒不是他们觉得郦靖宁冒犯了自己,毕竟相处以来,郦靖宁一直给人温润如玉的印象,很少有如此严肃清冷的模样。

郦靖宁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说道:“刚才听诸位兄长所言,有论贵、论礼、论人伦、论国法者,然而,靖宁却是没有听到有论百姓者。百姓虽然势弱,却是我们衣食的来源;百姓才是,天下不可或缺的根基。圣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曹兴昱残害百姓的恶行,在靖宁看来,堪称天下首恶。”

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众人,接着说道:“靖宁那日就在长兴侯府,亲眼所见那侯府之中,累累白骨堆积,其中大多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女。倘若这些受害之人是我们的姊妹,诸位兄长可还会主张用‘八议’为曹兴昱开脱?”

盛长枫听了,心中有些不服,忍不住反驳道:“我等皆是士人官宦,那些平民身份卑微,如何能与我等相比。”

郦靖宁听闻,眼神瞬间变得冷冽如冰,毫不留情地说道:“长兴侯府如今敢残害百姓,兄长又怎知未来不会出现长兴伯、长兴王之类的权贵,将屠刀指向你呢?”

众人被这话惊得愣在当场。毕竟,虽说他们平日里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大多都还未真正经历过世事的磨砺,就如同后世那些脱离实际生产的大学生,心中满满都是对于世界的美好憧憬,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强烈自信,却未曾想过现实的残酷。

庄先生此时轻轻开口,打破了这略显沉重的气氛:“你们所言,各有所长,但靖宁却是少年老成,思考已经走在你们的前面了。只是······靖宁你······”

他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缓缓吐出几个字:“心怀儒家之仁,行事却是法家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