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 第17章 势力众多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第17章 势力众多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7:18:45 来源:小说旗

郦靖宁正沉浸在对自己身世与皇宫秘辛的思索中,姜安诚的声音再次响起:“今上育有九子二女,只是前六位皇子都早早夭折,如今活下来的,只有七皇子、八皇子寿春郡王和九皇子。”

“寿春郡王不是死了吗?而且我在京城怎么没听过七皇子?”姜湛忍不住低声惊呼,脸上写满了诧异。

姜安诚没好气地抬手轻轻打了他一下,没好气道:“让你别多嘴,乖乖听着便是。”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郦靖宁,接着说道:“说来也巧,寿春郡王的年纪与宁哥儿相仿,都是十五岁。原本朝野上下对他寄予厚望,谁能想到,入秋之后竟突然病逝了。”

郦靖宁心中暗自思量,这哪是什么巧合,自己与这寿春郡王同年出生,若不是刘皇后当年那一出“狸猫换太子”,自己可不就是八皇子嘛。

“至于七皇子,他出生那年,钦天监说他是不详之命,于是皇上就把他送到宫外去养了。”姜安诚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

这时,姜似秀眉微蹙,猜测道:“这恐怕是有人在暗中搞鬼吧!”

郦靖宁看了姜似一眼,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自己冰雪聪明的表姐,看来这七皇子背后的事儿,大概率是刘皇后在捣鬼。

“那七皇子还活着吗?”姜湛又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便是当下朝中争议最大的事儿了!”

姜安诚压低声音说道,“寿春郡王死后,皇上和皇后自然悲痛万分。

但在寿春郡王的丧仪结束后,朝中大臣们便开始纷纷上书。

寇相公进谏,称储君乃国家重中之重,恳请皇上召回在外的皇七子,以安定民心。

而属于皇后一派的萧相公则表示,七皇子自幼长于乡野,品性如何无人知晓,应当册立九皇子为储君。

这两派人马,如今争得不可开交。”

郦靖宁心中不禁泛起疑惑,这寇相公想必就是寇准了,可这个萧相公又是谁呢?

姜安诚见郦靖宁一脸疑惑的模样,还以为他对朝中重臣不太了解,便缓缓解释道:“宁哥儿,如今朝中文臣主要分为三个派系。一派是以寇准寇相公为首,一派是以萧钦言萧相公为首,最后一派则是以御史中丞齐牧为首的清流。”

郦靖宁听到这儿,心中已然明了,看来由于历史轨迹发生了变化,出现的人物也不尽相同。在原本的历史上,与寇准针锋相对的不是丁渭吗?

那其他历史上的名人,还会不会在这个时空出现呢?

“这便是朝中文臣大致划分的派系,你们出门在外,一言一行都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要轻易涉及其中。”姜安诚一脸严肃地告诫道,郦靖宁、姜似和姜湛三人赶忙连连点头。

而后,姜安诚又继续说道:“除了文臣派系,朝中剩下比较有影响力的便是皇族勋贵了。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荥阳大长公主。她乃是太宗皇帝的幼女,下嫁给了辅国大将军崔旭。”

“嗯!宋朝的公主竟有这般大的影响力吗?是后来被削弱了,还是受时空影响才如此呢?”郦靖宁心中暗自揣测。

“在荥阳大长公主之外,要数兖王、邕王的影响力最大。在早些年寿春郡王尚未长大成人之前,甚至朝野之中都有传闻,说皇上可能会让他二人入嗣宫中。”

姜安诚稍作停顿,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又接着说道,“至于勋贵,那是以英国公府为首。不过,勋贵们大多以皇上的命令马首是瞻,目前还没有出现明确支持哪一方的动静。”

“多谢姨夫相授,若不是姨夫今日这番详细解说,靖宁在这汴京城中,恐怕真就成了个眼聋耳瞎、啥都不懂的懵懂之辈了。”

郦靖宁赶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向着姜安诚躬身行礼,言辞恳切,满是感激之情。

姜安诚见状,连忙伸手稳稳地扶住郦靖宁,一脸和蔼地开口道:“你这孩子,说的是什么话。

我这一生,挚爱唯有似儿的母亲,你母亲与她是亲姐妹,你自然就如同我的子侄一般。咱们都是一家人,何须如此客气。

何况,你才刚与我们见面,就肯为似儿仗义出头,可见你是个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好孩子啊!”

“姨夫放心,靖宁日后若是有幸高中,飞黄腾达,定然与表兄表姐守望相助,绝不辜负姨夫今日的教导与关爱。”郦靖宁目光坚定地说道。

“好好好!!!”姜安诚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

郦靖宁正与众人相谈甚欢,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要紧事,一拍脑袋,开口说道:“姨夫,瞧我这记性,我初来汴京,实在不知你们的喜好,所以从家中精心挑选了一副字画,还有我自己注解的典籍,权当是给姨夫和表兄的见面礼物。”

“你这孩子,来就来了,何必如此客气呢!”姜安诚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长辈特有的慈爱。但郦靖宁已经快步将礼物拿了过来,他也不好推辞不收。

姜安诚先是小心翼翼地将字画展开,瞬间,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铺陈开来。他微微眯起眼睛,细细品鉴着,时而点头,时而发出几声赞叹,嘴里还不时点评着画中的笔法、构图与意境。

赏完字画,他又拿起郦靖宁送给姜湛的书籍,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才看了几页,他便忍不住大惊道:“宁哥儿,这上面的注解竟然都是出自你手?”

“不错,姨夫。这是我平日里读书时,偶然间有所感悟,便随手在书中做了些注解。都是些浅薄之见,让表兄拿去看看,倒也无妨。”郦靖宁谦逊地说道。

姜安诚连连摆手,一脸认真地说道:“宁哥儿可莫要谦虚,就从这书中的注解来看,便能看出你求学之心是何等坚定,见解又是如此独到深刻,丝毫不比那些久负盛名的大儒差啊!”

就在姜安诚感慨之际,郦靖宁又从袖中拿出刚刚在城中首饰店购买的首饰,走到姜似面前,微微躬身,将其递上,说道:“表姐,我随身所带物品中,实在没有适合女子的物件,这是小弟刚刚在城中精心挑选的珠钗,还望表姐不要嫌弃。”

姜似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赶忙伸手接过珠钗,略带歉意地说道:“宁弟一路舟车劳顿,本应是我们为你接风洗尘才是。如今反倒让你破费,倒是我们这些做兄长和姐姐的失礼了。

他日,我和哥哥定去你那里拜访,也算是为你补上这接风洗尘之宴。”

“是呀,来日我和妹妹一定登门,给你带上一堆好吃的!”姜湛在一旁大大咧咧地应和着,脸上满是热情。

随后,几人重新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起了汴京和洛阳的各种趣事。

姜似说起汴京城中那些新奇的玩意儿和热闹非凡的集市,郦靖宁也分享了一些在洛阳求学时的趣闻。一时间,欢声笑语在庭院中回荡。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一直到午后时分,郦靖宁才在姜安诚父子的热情护送下,缓缓离开了姜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