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65章 效率……还是太低了

\"太低?\"娄厂长瞪大了眼睛,\"我们现在的效率已经是全国最高的了啊!\"

李明远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厂区里忙碌的工人和堆积如山的原材料,轻声说道:

\"那是因为大家还没有真正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本质。\"

娄厂长一头雾水,\"什么本质?\"

\"规模化和自动化。\"李明远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增加几座转炉,而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生产体系,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的连续生产线。\"

娄厂长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你……你是说……像那个流水线一样?\"

\"不,比那个规模大得多。\"李明远走回桌前,展开一张宏伟的蓝图,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从矿石到钢材的完整生产链,每个环节都高度自动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干预。\"

娄厂长凑过去看,只见那图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各种机器设备和传送带,纵横交错,首尾相连,俨然一个庞大的工业迷宫。

\"这……这……\"娄厂长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这得怎么搞啊?得花多少钱啊?\"

李明远淡定地报出一个数字,娄厂长当场就蹬了蹬腿,脸色煞白,差点晕过去,

\"你疯了?这比整个工业部一年的预算还多!\"

\"但回报也是惊人的。\"李明远胸有成竹,\"按我的计算,这套系统建成后,年产钢量可以达到200万吨,是目前全国产量的两倍还多。\"

娄厂长摇着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别做梦了,这种规模的项目,没人会批的。\"

李明远微微一笑,\"那可未必,要看怎么说服他们了。\"

……

第二天一早,工业部临时会议室,李明远向在座的各位首长详细介绍他的\"连续化自动生产系统\"。

随着他的讲解,会议室里的气氛从开始的怀疑,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是完全的沉默。

所有人都被这个年轻人宏伟的构想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按照您的计算,这套系统真的能达到年产200万吨钢的产能?\"杨部长小心翼翼地问,生怕自己听错了什么。

李明远点点头,\"而且这只是初步估计,如果运行顺利,产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震惊的寂静,200万吨……这个数字太疯狂了!

\"李总工,您知道我们国家去年的钢产量是多少吗?\"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首长问道。

\"大约90万吨。\"李明远不假思索地回答。

老首长点点头,\"没错,90万吨。你一个厂就想产200万吨?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

李明远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

\"我做了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和投资回报计算。虽然初期投入很大,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最经济的选择。请各位首长过目。\"

文件传阅一圈,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李明远的计算精确到令人发指,涵盖了从初始投资、运营成本到产能预测、投资回报期的每一个细节。

经过几个专家当场计算,只需要两年,就可以实现第一步计划,

\"这……这不像是一个工程师的工作,更像是一个……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的作品。\"杨部长喃喃自语,眼中的惊讶已经无法掩饰。

一位年近六旬的首长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地盯着李明远,\"年轻人,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我有一个问题……\"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位威望极高的老首长发话。

\"我想知道,你为什么对这些数据这么有把握?你的经验和年龄,似乎不足以支撑这种级别的规划。\"老首长的问题一针见血。

李明远早已想好了答案,微笑着解释道:

\"我只是根据基本的物理和数学原理进行推导,再加上一些实际测试数据进行验证。科学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思路正确,推导逻辑严密,得出的结论自然是可靠的。\"

老首长盯着李明远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爽朗地笑了,\"好一个'科学没有年龄限制'!我看这项目可以上马试试!\"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杨部长激动地拍着桌子,\"太好了!我这就去准备报告,争取最快速度拿到批复!\"

众人正在欢欣鼓舞之际,李明远却轻轻咳嗽一声:\"两年……其实还是太长了。\"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李明远,仿佛他是从外星来的怪物。

\"太……太长了?\"杨部长声音发颤,\"小李,你……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两年建成这样的工程,已经是史无前例了!\"

\"是啊,小伙子,别太心急。\"老首长语重心长地说,\"再厉害也要脚踏实地啊,欲速则不达。\"

李明远看着众人惊骇的表情,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过了。

在这个年代,两年完成这样的工业化进程确实已经是极限速度。

\"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杨部长急切地问。

李明远目光坚定,\"我建议采用并行推进的策略。一方面开始大型生产线的审批和建设,另一方面立即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小规模改造,先提高一倍产能,为大项目积累经验和资金。\"

\"这……这可行吗?\"与会者们面面相觑。

李明远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一份文件,

\"我已经准备好了详细方案,只需要三个月时间,投入不到大项目的十分之一,就能使红星轧钢厂的产能翻一番。\"

杨部长接过文件,仔细翻阅后,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方案……太周密了!从设备改造到人员培训,从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

另一位首长凑过来看了看,惊叹道:\"而且这改造方案非常巧妙,利用现有设备,只需少量新增部件,就能大幅提高效率!\"

李明远谦虚地笑了笑,\"这只是一些小技巧而已,重点是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单纯追求设备性能,转向优化整个生产流程。\"

会议很快达成一致,即刻批准李明远的两项方案:短期改造计划立即实施,大型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同步启动审批程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