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101章 除夕夜,发动机测试

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很累的,大家给点鼓励吧

……

除夕傍晚,轧钢厂门口静悄悄的,大部分工人都已回家过年,只有几名值班人员还在岗位上。

与寂静的大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测试车间里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林副部长带领的专家组如约而至,一行人神情凝重地走进车间。

他们大多不相信李明远能在三天内完成样机制造,此行更多是抱着\"看你如何收场\"的心态。

\"李总工,我们来了。\"林副部长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十几位专家。

\"欢迎各位。\"李明远面带微笑,神态从容。

尽管三天没怎么睡,但他精神状态却异常好,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专家们环顾四周,很快就看到了测试台上那台崭新的发动机。

发动机外表朴素无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精工细作的痕迹。

\"这就是按照您设计图纸制造的发动机?\"张总工第一个走上前,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怀疑。

李明远点点头:\"是的,这是按照我的设计图纸,由厂里的同志们加班加点制造出来的样机。\"

\"三天时间?\"张总工还是难以置信,\"从零开始?\"

\"不完全是从零开始,\"李明远实话实说,\"一些基础零件我们之前已经试制过,但最终组装和调试确实是这三天完成的。\"

张总工仔细观察着发动机,不得不承认,至少从外表看,做工确实精良。

但这不足以让他改变看法:\"外观不错,但关键是性能。\"

\"当然,\"李明远微笑着说,\"测试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转向身旁的工程师:\"准备启动测试程序。\"

测试台上,各种仪器设备已经连接到发动机上,一旁的计算员准备记录各项数据。

专家们自觉地退到安全距离之外,紧张地注视着测试台。

整个车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的滴答声。

\"各系统检查——油压正常,冷却液正常,电路正常。\"一名技术员报告道。

李明远环视一周,确认一切就绪,然后深吸一口气:

\"启动!\"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测试员按下启动按钮。

发动机的启动马达发出嗡嗡声,随后,几声清脆的爆响,发动机轰然启动,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

与普通发动机相比,这台发动机的声音更加均匀、稳定,没有任何杂音和抖动。

\"怎么可能...这么顺利就启动了?\"眼镜专家喃喃自语。

按照他的经验,新型发动机的首次启动通常都会有各种问题,需要多次调整才能正常运行。

但眼前这台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就如此完美,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转速稳定在800转每分钟,\"测试员报告,\"油温、水温正常,油压稳定。\"

李明远点点头:\"进入第一阶段测试,缓慢提高转速至2000转每分钟,保持五分钟。\"

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提高,但运行依然平稳,没有任何异常现象。

专家们紧盯着各项仪表,不放过任何细节。

张总工看着转速表和功率表,眉头逐渐舒展:\"转速曲线非常平滑,没有波动...功率输出也很稳定...\"

\"现在进入第二阶段测试,\"李明远宣布,\"提高转速至3500转每分钟,进行中负载测试。\"

测试员调整负载装置,发动机的负担立刻增加,但它依然保持着平稳运行,只是声音变得更加低沉有力。

\"真不可思议,\"一位专家小声说,\"这个转速下,普通发动机早就开始抖动了,但它居然如此稳定……\"

李明远微笑不语,继续指挥测试。

\"最后阶段,全负载测试,转速提高至4500转每分钟,持续十分钟。\"

这是最严苛的测试,许多新型发动机在这个阶段会出现过热、抖动甚至熄火等问题。

随着负载的增加,发动机的轰鸣声达到了**,但运行状态依然稳定,没有任何异常。

\"功率输出——82马力!\"测试员激动地报告,\"这比设计目标还高出2马力!\"

\"油耗数据——比标准cA10型降低了26.7%!\"另一名测试员难以置信地看着仪表,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

专家们面面相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发动机依然在测试台上稳定运行,每一声轰鸣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专家们的心上。

整个车间安静得出奇,只有机器运转的声音和测试员偶尔报出的数据。

\"热效率稳定在42.2%……\"

\"油耗每马力小时214.8克……\"

\"功率曲线完美平滑,没有任何波动……\"

这些数字如同魔咒,把在场的每一位专家都钉在了原地。

张总工呆呆地站在测试台前,手中的笔记本不知何时掉在了地上,他却浑然不觉。

作为国内发动机领域的泰斗,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这……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声音几乎微不可闻,\"我们研究了几年……花了多少心血……\"

林副部长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老张,你怎么看?\"

张总工回过神来,嘴唇颤抖着:\"这至少……至少超前我们十年的研究水平!不,可能更多!\"

他突然转向李明远,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李总工,您是怎么做到的?燃烧室结构、喷油角度、活塞冠形状……这些都是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难题啊!\"

李明远平静地解释道:\"主要是对燃烧过程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设计。传统柴油机的燃烧室设计过于依赖经验,而我尝试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进行了系统优化,特别是涡流混合燃烧室的设计,能大幅提高燃油雾化效率和燃烧完全性。\"

专家们听得目瞪口呆,这些理论他们并非不懂,但能把这些理论如此完美地应用到实际设计中,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存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清脆的钟声,一下,两下,三下……大家这才恍然发现,已经是除夕夜了,新年的钟声正在敲响。

那位戴眼镜的专家——北京工业学院的李教授,此刻手抖得拿不稳笔记本,几次想要记录数据,却怎么也写不出一个字来。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